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蘇寧財富資訊,作者丨何南野、代艾玲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資企業在全球市場共完成IPO上市174起,數量較2019年同期增加56起(增長47%)。其中,A股上市企業數最多,佔比達到68%,港股次之,為22%,美股為10%。

如此規模,可以稱之為浪潮。趨勢延續下去,2020年是否會成為境內企業IPO的歷史大年呢?

註冊制下的A股,IPO數量井噴

註冊制,無疑是2020年A股市場最大的看點。隨着科創板註冊制的日趨成熟、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實施,觸及我國資本市場靈魂的改革正越發深入。一旦運行良好,有可能在年內就倒逼註冊制在主板和中小板的全面鋪開。

由於註冊制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獲得了快速上市的機會,IPO企業數量逐季攀升,趨勢非常明顯。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與二季度,包含科創板在內的A股IPO數量分別為51家、68家,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4%、106%。步入三季度的7月,IPO數量增長更為迅猛,一個月左右的時間,IPO數量已達52家,直逼2019年7月-9月三個月的增量。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IPO增量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科創板。自2019年7月首批企業上市以來,科創板IPO企業數量呈現出非常穩定的趨勢,每個月少則3-5家,多則十幾家。2020年一季度,因受疫情影響,科創板IPO進度有所停滯,但6月份之後,IPO發行速度明顯提升,7月更是創下了科創板開閘以來的月度發行最高峯,全月累計IPO數量高達27家。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數量上井噴,質量上更有飛躍。科創板的高定位、高估值,成為眾多企業上市的首選場所,萬億估值的螞蟻集團宣佈A+H股同步上市,A股選擇科創板,芯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由H股火速回A,也是科創板,充分説明科創板已深得優質科技公司的廣泛認同。

中概股迎來“返鄉潮”,港股成大贏家

A股風景很好,港股市場也不差。

一方面,境內IPO井噴帶動了赴港IPO浪潮,很多境內企業出於多方面的考慮,直接選擇赴港股上市,如農夫山泉、字節跳動、物美、大疆近期都傳出赴港上市計劃。

另一方面,嚴苛的美國監管環境,使得中概股集體啓動“返鄉潮”,多數也迴流去了港股。

瑞幸事件是一個標誌性的轉折。瑞幸出事之後,美國證監會和交易所發佈了多項專門針對在美或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多項方案,核心在於加強對中國公司的管理和要求,帶有極強的針對性。

出於風險考慮,很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集體“返鄉”、排隊回國似乎成為當下最正確的選擇。面對“回國潮”,港股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所言:

“我們把家裏一切都打掃好,安頓好,等待那些浪跡天涯、周遊世界的公司回家,阿里都回家了,沒理由不相信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公司不回來。”

今年6月,網易迴歸港股,隨後百度、攜程、好未來、新東方、嗶哩嗶哩等公司也相繼被傳將啓動回港上市計劃,香港市場正成為新經濟公司的首選迴流地。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7月至今),中資企業港股融資金額大幅攀升,融資額分別高達652億元、360億元,均較去年同比增長了150%以上,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四大因素支撐本輪IPO大狂歡

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消費與出口依舊低迷,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本應該是管理改進和業務拓展,是“活下去”,而非上市。這麼明顯的道理,這些企業肯定是懂的。企業上市熱情的背後,顯然藏着其他重要的誘因。

概括來説,主要有四點原因:

一是政策機遇好。無論是國內A股還是港股,都對優質中概股企業、科技企業非常歡迎,政策體現出極大的包容性,這是過往30年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沒有出現過的。A股方面,科創板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實施,無疑為科技企業提供了最佳的上市舞台。港股方面,港交所推行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在錯失阿里巴巴5年後,終於全面放開“同股不同權”的上市限制,劍指內地高成長、大型新經濟公司。

顯然,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做好了全面擁抱以互聯網、硬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

二是市場機遇好。為對沖疫情,世界各國都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刺激政策,新一輪貨幣寬鬆潮愈演愈烈,使得全球資本市場都走出了一波“水牛”行情,幾乎對疫情完全免疫。Wind數據顯示,4月初至今,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3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5%,A股上證指數上漲20%,創業板指數上漲40%,到處都呈現出一片非理性繁榮的景象。

“水牛”行情之下,企業股價和估值水漲船高,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新經濟企業,更是獨佔鰲頭,被大資金“買買買”,很多股票價格都創出了歷史新高。因此,對很多企業而言,當下確實是IPO上市非常好的機會窗口,可以定一個更高的發行價,募集更多的資金,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利益。

三是近期湧現的上市潮,帶有很強的羊羣效應。因為企業家羣體也是焦慮症的重災區,很容易跟風操作。當下國內競爭壓力大,商業模式變遷明顯,企業家若看到已經有同行上市或籌劃上市,就會給自己一種很強的上市緊迫感。

四是很多企業確實有通過上市補充資金的強烈需求。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現金流較為緊張,急需通過股權融資補充鉅額資金,進一步加強研發,開拓市場,前瞻佈局,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這就是資本市場的魔力所在,也是不可抗拒的誘惑所在。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種種跡象表明,發展到今天的A股和港股,正加速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而隨着新經濟企業IPO數量的增長,這一變革將更加快速。

A股方面,牛短熊長備受詬病,但隨着新興科技企業的不斷上市、基礎性改革的不斷推進,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將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新股也會愁賣,垃圾股不再吃香,兩極分化越發明顯,好股票越來越好,差股票無人無津。

沿着這個改革思路,在未來1-2年內,我們一定能看到A股市場的真正崛起,也勢必能看到一個更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港股市場也是一樣,隨着優質中概股的迴歸、境內新經濟企業的赴港上市,港股結構得到充分重構,金融地產權重降低,科技企業權重上升,市場活力將重新恢復,併成為科技企業的又一塊上市聖地。曾經遺憾錯過互聯網崛起的十年,港交所勢必不會再錯過下一個科技股的十年。

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所説:

“我們無意改變任何投資者對於這類多元化公司的既定喜好,我們只是想把上市的大門再開得大一點,給投資者和市場的選擇再多一些,因為不想把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新經濟公司關在門外。”

A股的崛起,港股的復興,疊加中國股權融資大時代的到來,我們有望看到好的企業與好的資本市場相互成就的美好畫面,也有望看到除美國市場之外的新股市燈塔。這一輪IPO浪潮,有望打造出一個全新的A股與港股市場,一個孕育創新公司的新世界級搖籃。

【鈦媒體作者介紹:何南野,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投行從業者,CPA,CFA,財經專欄作家,專注於股權投資、企業上市、併購重組、技術與商業等研究、實踐與解讀;代艾玲,西南財經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3 字。

轉載請註明: 瘋狂的IPO,將改變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