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年度目標怎麼定,是歷屆全國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而今年是自2002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沒有設定GDP增速具體目標,應該怎麼看?面對困難,如何兜底民生?“疫”後經濟恢復,重點放在哪些方面?思客第一時間專訪魏建國、張軍、張燕生、張明等多位經濟學家,進行深度解讀。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1
沒有設定GDP增速具體目標,應該怎麼看?
魏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不設具體的GDP增長目標,我們就能更好地聚焦民生,確保整體國民經濟計劃穩中求進,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設立具體目標後,幹部們可能把思想都集中在GDP目標上,更多地考慮自己能否完成目標。而對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只有把“穩”,尤其是“穩就業”“保民生”做好,做到穩中有進以後,整體的社會效應、經濟效益才會比以前更好。
沒有GDP目標不等於不要改革開放,不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實現高質量發展。恰恰相反,不設GDP目標意味着工作目標更明確、工作壓力更大。
為什麼?今年全球經濟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已經變得非常脆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要大力擴大內需,深挖消費市場潛力,這些都必須通過更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更大程度的改革開放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的確是目標更明確,要求更高了。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每年的GDP增長目標都是參考上一年經濟實際增長情況來設定的,它保持了一個相對的連續性,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所謂的趨勢性增長。但是今年的疫情,特別是海外疫情形勢複雜,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這種狀況完全打亂了原先應有的趨勢性增長,造成我們現在無法相對準確地預測今年的增長,也很難再按照過去的方式來設定經濟增長目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設具體目標是合理務實的一個做法。
但是不設目標不代表經濟增長不重要。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脱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要做到“六保”,就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本質上是一個預期性的指標。所謂“預期性指標”,意思是這僅僅是一個預期,並沒有説一定要做到。預期性指標雖然沒有強制性,但其導向作用非常強。我相信兩會以後,通過接下來兩個多季度的努力,今年的GDP增長一定會逐步向好。
不過在今年特殊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制定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無論是定高定低,對各地都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定高了,可能會導致過度追求速度;定低了則完全低估了我國經濟的恢復能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不預定經濟增長目標體現了一種非常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合理的。
張明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
今年不設置經濟增速目標,淡化了對經濟增速的要求,但強化了對“六穩”與“六保”的要求。事實上,“六保”已經成為今年政府經濟政策的最大着力點,這凸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在非常時期的底線思維。
“六保”內部也是有邏輯關係的。保就業的前提之一,是保市場主體。如果市場主體受到衝擊過大,就業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是為什麼今年財政貨幣政策的着力點都是保市場主體的深層次原因。
2
面對困難,如何兜底民生?
魏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兜底民生,關鍵要保住當前佔就業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的獲利。中小微企業承擔了整個社會80%的就業量。可以説,保住中小微企業就是保住民生,民生穩則社會穩,社會穩我們才能有力量。
另一方面,要在加大對外開放的同時,把重點集中在內需的提升上。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需要啓動內部市場,通過內部市場拉動就業、拉動民生、拉動整體的消費水平來帶動發展。
對於老百姓來説,疫情之前是有錢想花但沒時間花;疫情之中是沒時間、沒地方花;現在疫情過後,有地花錢但消費慾望不足。因此需要更快地啓動消費市場,帶動整個內需的發展,使今年中小微企業、外貿企業可以轉向內需市場,從而獲得更大的迴旋餘地。
張明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
兜底民生,主要靠四方面政策發力。
一是以轉移支付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尤其是中央新增的兩萬億財政資金。
二是要通過宏觀政策與轉移支付保護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這是中國解決居民就業的最重要渠道。只要市場主體能夠穩定,那麼就業就能穩定,只要就業能夠穩定,民生就能兜底。
三是貨幣政策要充分與財政政策、就業政策相互配合,保障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提高貨幣政策向基層傳導的效率。
四是積極有為的就業促進政策,包括如何解決重點人羣(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如何為失業人員提供救濟以及再就業再培訓服務等。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這次疫情以來,經濟學界業已形成一個基本共識,就是面對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巨大沖擊,政府應該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就業保障上。
雖然就業也要靠經濟增長,但是有大量創造就業的活動不見得對GDP有那麼大的貢獻。特別是在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時候,他們對GDP的貢獻其實沒有就業貢獻那麼大,因此保就業和保增長之間還不能完全劃等號。所以在保就業和保增長之間就需要權衡,當你要保就業的時候,就不要過分強調GDP要增長多少。
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六穩”“六保”成為極其重要的內容。“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着力點,具有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作用。我認為,“六保”其實是一個託底的概念。因為經濟壓力大、外部衝擊大,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託底,把基本的民生、基本的就業托住。目的就是通過託底來保障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六保”都是在兜底民生。保市場主體本身就是保中小微企業,也就是保個體經營,保住他們就保住了民生,保住了就業。各項措施都是在保企業主體,企業活了,民生和就業就保住了。
另外一個方面是“新基建”,無論是信息的基礎設施,還是融合的基礎設施,或是創新的基礎設施,都不是簡單的保總量,而是用數字經濟、工業服務、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新的業態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
很多的企業,設備是老舊的設備,人是舊的人,材料是老舊的材料,但是如果它的生產流程、業態變了,就可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滿足人的主觀體驗,滿足人的習慣,那麼毫無疑問客户的滿意程度就不一樣了。
所以説保企業主體,既要保他們現在最迫切的復工復產復市,同時也要解決它缺技術、缺資金、缺品牌、缺人才、缺渠道、缺轉型的經驗和能力等問題。
3
“疫”後經濟恢復,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劉衞兵 攝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未來經濟的恢復,乃至轉型和持續增長,還是要靠我們企業家實實在在的商業模式的轉變、思維的改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談了未來我們要實現的經濟轉型。
如果把眼光從今年延伸到未來的兩三年,我相信有遠見的企業家都知道,這次疫情衝擊之後,很多企業,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業都需要轉型。因為生存環境已經發生巨大改變,而且通過這次疫情考驗,已經發現線上新經濟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未來也會爆發性地釋放這樣一個潛力。所以説中小型企業的企業家,現在要改變思維,不要老想着在當下倒下的會不會是我,更要考慮未來站起來的人會不會是我。
魏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首先,疫情過後的當務之急就是保就業。因為它更能解決目前我們經濟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保就業的重點在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普遍沒有大的資產、大型設備、大規模的資本,僱員也較少,因此它們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前段時期的復工復產過程中,一些中小微企業還遭遇人員流動受阻、原材料漲價和物流難等難題,以及它們的租金、員工工資、貸款等,這些都是需要政府關心的問題。
其次,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們整體的高質量經濟發展還不夠,這主要表現在整體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包括生產要素、人員、資源、人力技術、資本的配置水平都相對落後,所以高增長的發展是最大的一條。
疫情過後,我們更要用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來帶動整體的社會發展。這一點政府工作報告裏面提得非常好,所以如果今年我們能在穩企業、保民生、保就業等各個方面都做好,特別是保就業,有了就業以後,我們就有了整個經濟社會的最核心、最原始的“細胞”,充滿活力的中小微企業就是市場的“細胞”,那麼我們下一步不用發愁,一定會克服更多困難。
還有兩個方面也很重要,第一是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第二是高質量經濟發展。高質量經濟發展就是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疫情的影響,把那些不適合當前整個發展需要的或者無效的、低效的產業淘汰掉,把那些對整個社會、對出口、對高新技術發展有幫助的產業推到前面,包括新材料、新工藝、雲計算、技能、知識機器人、智能製造等。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我個人認為,疫後的經濟恢復,核心是怎麼處理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恢復的關係。
首先,在最大限度地把科學防疫做好的同時,能夠讓經濟恢復到疫情暴發之前的狀態,比如消費、投資、進口、物流和商流等都應該恢復常態。穩定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也應當回到疫情前的水平。這是第一個要求。
第二,經濟只是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是不夠的。疫情影響了全世界,即使中國恢復了,但其他國家還沒完全恢復,這樣的情況也會帶來外需萎縮。
外需不足,內需必須頂住。從這個角度來講,內需擴大和穩定產業鏈、暢通供應鏈和提升價值鏈的工作力度也要加大。也就是説,我們實際上要比疫情前做得更好,那麼更好就體現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們方方面面要以一個更高的標準來恢復我們的經濟,而不僅僅是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來源:新華網思客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唐心怡
編輯:周佳苗 祁麗君
校對:郭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