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以健康為由閃電式宣佈辭職。安倍除了創造日本首相執政歷史最長紀錄外,貌似未留下政治遺產。安倍政府通過改變對憲法的解釋實施對美“集體自衞權”,至今仍廣受政界、法學界質疑。安倍多次聲稱要親手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日俄北方四島等問題,但毫無進展,令其“極為痛心”。安倍執政期間雖然維持了戰後史上位居第二的71個月經濟低增長期,但安倍政府的經濟政策尚未達到終點。
記者多次聽到安倍大聲疾呼,“經濟最優先”“發展經濟的政府”等口號,但很多不是施政綱領演説,而是眾參兩院選舉時的助選詞。因此,多個在野黨曾批評安倍只是在選舉時才重視經濟。
從數據看“安倍經濟學”成效
“安倍經濟學”成敗幾何,一組數據一目瞭然。2012年四季度安倍執政時,日本GDP按年度計算為498萬億日元,時至今日雖未實現“2020年600萬億日元”的目標,但最高峯時2019年三季度達到539萬億日元,年均增長為1.1%。日本經濟潛在增長率從執政時的0.8%,發展到目前的0.9%。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從10230日元上升至22880日元。日元對美元匯率從執政時的85.36日元貶值到106.06日元。經過安倍政府兩次增税,消費税從5%增至10%。實質工資指數從104.5降為99.9。完全失業率從4.3%降至2.8%。針對每一位求職者的工作崗位數量從0.83升至1.11,就業狀況大幅改善。
日本許多政策在執行中都會打折扣,甚至淪為拉票口號。10年前日本製定“IT戰略報告”,提出3年內實現電子政務,但時至今日電子政務普及率不足10%,被媒體稱為“電子政務發展中國家”。安倍提出2020年GDP達到600萬億日元的目標也無從兑現。
看重長期政策及多邊合作
“安倍經濟學”的主要政策就是“三支箭”,即大膽金融政策、機動財政政策和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戰略。安倍啓用經濟政策相近的前財務省官員黑田東彥出任日本央行總裁,提出用2年時間實現貨幣量增加2倍、通脹率達到2%、徹底擺脱經濟通縮的目標。為此,日本政府與央行罕見地發表聯合聲明,提出為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加強政策協調。據此,財政政策為鼓勵產業發展和有效需求,政府向科技研發、產業製造、養老等領域增加財政投融資。為支持企業發展,連續降低法人税,提升企業競爭力,改善經營環境。同時,促進老年人、婦女就業,彌補日本少子老齡化造成的勞動力不足。
在具體操作上,日本央行通過大量收購國債向市場注資。目前,央行持有國債餘額達500萬億日元,佔到國債發行額的40%。同時,向股市信託基金大量注資。特別是從2016年1月份開始,央行推出的負利率政策,使更多資金流向市場,拉昇了股價。目前,日本央行與養老金機構成為東京證券市場192家大企業最大股東。“安倍經濟學”改善了企業經營環境,法人税實際税率從37%降至29.74%,並增加了技術開發減税等優惠,促進了以大企業為主的出口產業發展,企業利潤連創新高,2019年企業利潤相當於2012年的1.6倍。這種長期政策促成了上述經濟效果。
安倍政府積極推動國際多邊經濟合作,體現出日本對全球經濟自由化的需求。其中包括日、美、新加坡等國推動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國退出後,日本牽頭其他11國在維持協定基本內容前提下重新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促成了該協定於2018年12月份正式生效。2019年2月份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生效,之後日美第1輪經貿協定完成。
截至去年11月份,日本參與的雙邊多邊自貿協定共達17個,為應對英國脱歐,日英經貿協定基本奠定了基礎,此外,日本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有望在年內結束談判。截至今年2月份,自貿協定框架內的貿易額佔貿易總額52.4%。
新政府將繼續面對老課題
日本自民黨將於9月中旬推選新總裁,隨後國會將選舉新首相。新政府仍將面對日本經濟發展中的新老課題。
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狀態下,如何做到抗疫與維持經濟基本運行並存,成為當務之急。二季度日本GDP下降27.8%,7月份又出現“第二波疫情”,如何帶領日本經濟走出困境是對新首相的第一個考驗。二是政府多年來連續發行國債導致日本財政負擔加劇,中央及地方政府擁有的長期國債從932萬億日元增至1182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207%。原計劃2025年實現基礎財政的基本平衡難於兑現,長期赤字財政難以支撐政府運行。三是近年來雖然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對策,日本經濟景氣有所回升,但潛在增長率不足1%,如何提升潛在增長率,需要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四是由於企業利潤增加並未帶來工人收入提升、消費增長的良性循環,企業將大量利潤轉為內部留存。加之政府增加消費税和多種社保自付比率,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升反降,致使佔GDP60%的國內消費市場幾無增長。五是為促進全國經濟社會平衡發展,也着眼於減少自然災害對大城市的衝擊,日本政府曾提出“地方創生理念”,引導東京及周邊人口向地方輻射。但是,時至今日東京人口連續24年增加,2019年人口淨流入14.87萬人。六是福島核電站事故已近10年,反應堆拆除方案尚未完成,報廢處理成為需要幾代人完成的一項長期工程。七是隨着少子老齡化社會延續,如何實現社保體制可持續發展,更是日本需要從政治經濟社會多角度綜合考慮的課題。
總之,新老課題都需要新辦法。日本新政府將推出何種新政策,人們將拭目以待。
經濟日報 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