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普瑞淨利催肥術:子公司出表增利5.74億   68億狂購後資金吃緊40億短債壓身

  長江商報記者明鴻澤

  滬深兩市第一家高價發行股海普瑞(行情002399,診股)(002399.SZ)跌落神壇後再度下沉。

  今年國慶節前後,海普瑞以兩個跌停板收尾和開張,股價下探至16.31元/股。

  海普瑞曾是資本寵兒,備受高盛、昔日“公募一哥”王亞偉力挺。2010年5月6日,公司上市發行時股價高達148元/股,當日收盤價衝至迄今為止的最高點188.88元/股。9年之後,股價最大跌幅高達98.10%,市值蒸發了552億元。

  市值狂瀉的海普瑞曾靠大肆併購增厚業績。wind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的8年,公司累計收購了16家公司,合計耗資約68億元。

  狂購帶給的海普瑞並非是經營業績持續大幅上升,而是震盪下行。2011年,海普瑞實現的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6.22億元,2017年僅為1.96億元,去年藉助併購標的貢獻回升至6.16億元。

  今年上半年,海普瑞淨利潤高達5.46億元,創下有史以來半年淨利潤最高紀錄。不過,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半年淨利潤暴增源於其驚人的淨利催肥術。

  今年上半年,海普瑞控股子公司深圳君聖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君聖泰)完成B輪融資,進而成為海普瑞參股公司。控股到參股,按照權益法核算,一下子為海普瑞貢獻5.74億元投資收益。

  不僅實際盈利能力下降,曾經60億元募資使用完後,海普瑞資金吃緊。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為16.28億元,而一年內需償還的短期債務達40億元。

  子公司控改參致淨利暴增

  0.66億元與5.46億元,差距是4.80億元7.27倍。這些數據,就是神奇公司海普瑞實施的夢幻式淨利催肥術。

  今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海普瑞實現營業收入21.2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0.04億元下降3%。營業收入下降,與之對應的淨利潤卻在逆行暴增,其淨利潤高達5.46億元,去年同期為2.19億元,猛增了3.27億元,增幅高達144.08%。

  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嚴重背離,淨利潤神奇暴增,這一現象並不真實,而是資本運作而來。

  海普瑞有一家重要子公司君聖泰,研發並擁有全球專利權的小分子創新藥物,用於治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的適應症和用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適應症,正在美國開展II期臨牀試驗,其用於治療高血脂症的適應症已經完成在澳大利亞的Ⅰb/Ⅱa臨牀試驗。

  君聖泰曾海普瑞的控股子公司,2016年底,公司對其增資0.59億元。去年,君聖泰進行B輪融資,海普瑞放棄同比例優先認購權,使得持股比例下降,成為其參股子公司。

  在今年半年報中,海普瑞稱,公司對君聖泰由長期股權投資轉為權益法核算,重新計量,一次性確認投資5.74億元。

  由此可見,僅僅是調整了會計核算方法,放棄了子公司君聖泰的控股權,海普瑞就因此獲得5.74億元的淨利潤。如果扣除這筆投資收益,海普瑞的業績就很難看了。

  數據顯示,上半年,海普瑞的非經常性損益為4.81億元,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5.74億元、政府補助0.2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投資取得投收益為-0.3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淨利潤只有0.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9億元大降63.20%。

  嚴格來説,如果沒有上述控改參形成的5.74億元收益,海普瑞上半年將陷入虧損。從這方面説,上述資本運作實施得太及時、太給力了。

  除了得益於子公司淨利催肥外,海普瑞還藉助大舉壓縮研發投入來增利

  今年上半年,海普瑞的研發投入0.58億元,去年同期為1.10億元,同比下降46.71%。當然,這與將君聖泰出表有一定關係。

  併購驅動下業績大變臉

  依靠資本運作子公司獲利是海普瑞萬般無奈之舉,因為海普瑞的盈利能力已經陷入低谷。

  可以斷言,海普瑞是資本牟利工具。

  海普瑞成立於1998年,官網稱,其致力於以肝素為代表的粘多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肝素鈉原料藥、依諾肝素鈉原料藥及製劑為主營產品,客户遍及北美、歐洲、亞洲、南美、非洲等。

  海普瑞主要收入來源於肝素鈉原料藥銷售,2008年,該項業務收入為4.35億元。上市前夕,即2009年,突然飆升至22.24億元,這一年,其淨利潤飆升至8.09億元,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11.03%、401.30%。

  2010年,上市首年,公司業績增速大幅放緩,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38.53億元、12.10億元,同比增長73.26%、49.50%。從第二年開始,業績暴跌,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下降,營業收入下滑至15.13億元,淨利潤降至3.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知名投行高盛在海普瑞上市之前就已潛伏,上市之時,其以11.25%的持股比位列第三股東之位。從2012年開始,高盛不斷拋售海普瑞股權,至2014年三季度完成了清倉。粗略估算,高盛套現約為18億元。

  業績上市之後大幅變臉,海普瑞也開啓了狂購之旅。

  wind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8年的8年,海普瑞共計收購了(含部分股權)16家公司,交易總額高達68億元。其中,最關鍵的收購有3次,分別為2013底年13.69億元收購美國生物公司SPL100%股權、2015年8月以12.59億元收購賽灣生物100%股權、2018年以24億元收購多普樂100%股權,這3次收購耗資50.28億元。

  2011年至2018年,海普瑞的淨利潤分別為6.22億元、6.24億元、3.17億元、3.38億元、5.79億元、3.96億元、1.96億元、6.16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48.57%、0.37%、-49.18%、6.6%、71.39%、-31.54%、-66.91%、213.33%。

  從業績曲線看,上述3次大型收購後,海普瑞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但很快又轉入下降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海普瑞收購多普樂100%股權,溢價6.74倍,而多普樂系公司實控人李鋰、李坦夫婦旗下資產。去年,多普樂實現淨利潤2.05億元,順利兑現業績承諾,這也使得海普瑞淨利潤大幅增長。

  然而,今年上半年,雖然多普樂並表且貢獻了0.68億元淨利潤,但公司扣非淨利潤仍然大降六成。

  對外投資76億債務沉重

  盈利能力不怎麼樣,海普瑞的投資卻不菲,這樣的後果是,債務壓力沉重。

  根據現金流量表數據,2011年至今上年上半年,海普瑞累計投資現金流淨額為-75.73元。這些投資,主要是上述併購以及投資設立公司等。

  狂購之中高溢價不少,使得海普瑞的商譽高達23.21億元,約佔其總資產(截至今年6月底)的16.56%。

  鉅額商譽懸頂,減值風險隨時而至。根據業績承諾,多普樂今年全年業績承諾為2.87億元,上半年實現0.68億元。一旦今年不能達標,將發生商譽減值吞噬淨利潤。

  海普瑞能夠豪擲68億元資金狂購資產,得益於首發之時募集的59.35億元免費資金,如今,這些資金基本全部用完。

  近60億元募資用完了,海普瑞的財務危機也來了。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貨幣資金為16.2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8億元。而公司長短期債務合計為59.32億元,去年同期為46.04億元,同比增加13.28億元。其中,短期債務4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62億元增加13.38億元。

  40億元短期債務與16.28億元貨幣資金(含2.03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接近24億元差距,償債壓力可見一斑。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在節節攀升。2010年底,其資產負債率僅為1.27%,到2013年底也只有2.46%,但至去年底達到54.27%。今年6月底,略有下降,仍然高達52.23%。

  值得一提的是,海普瑞的經營現金流不太穩定。2017年、2018年分別為-4.07億元、6.68億元,變動幅度為-240.56%、237.30%,今年上半年為-1.86億元,同比下降224.86%。

  二級市場上,10月8日,海普瑞收盤股價16.31元/股。而在9年前,公司上市之時,以A股最高發行價148元/股發行,上市首日竄至188.88元/股,可謂是風光無限。

  如今來看,考慮到送轉股及分紅因素,9年後,其股價較其巔峯之時跌去了約七成,其市值也從當時的755.71億元縮水至203.42億元,整整少了552.29億元。

  責編:ZB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83 字。

轉載請註明: 海普瑞淨利催肥術:子公司出表增利5.74億   68億狂購後資金吃緊40億短債壓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