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面,做出的麪條最好吃?”對這個問題,一般人都不會深究。偏偏有這樣一個人,他用幾十年時間將麪條的“前世今生”研究了個透,不僅把“廚房”搬進了實驗室,而且還制定出一套評價標準。
這麼做值得嗎?參觀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中虎(上圖。本報記者王昊男攝)領銜的實驗室後,記者發現,小小的麪糰裏,真藏着大乾坤。
色澤、表面狀況、硬度、粘彈性、光滑性、食味……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一座不起眼的小樓裏,記者見到了這樣一份“麪條感官評價表”。“小麥磨粉、麪條的製作,都有嚴格的流程。”何中虎介紹,就連試吃麪條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年齡、性別、地域、生活環境都要納入我們的綜合評價。”
在何中虎的帶領下,經過對成千上萬樣品的品嚐、分析、對照、檢驗,實驗團隊最終確定了包括蛋白質、澱粉在內的三項指標。“什麼樣的面,做出的麪條最好吃”,有了標準答案。
以麪條為切入點,何中虎一鼓作氣確定了饅頭、餃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質選擇指標,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目前,該評價體系已被20多家育種單位和麪粉公司採用。“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百姓吃上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的麪條和饅頭。”(王昊男)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6日 06 版)
“黨員和羣眾信任我,我就要帶着村民致富。”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副鎮長、田表村黨支部書記羊風極(見圖,本報記者宋飛攝)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
1998年,羊風極被推選為田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當時,村裏連個像樣的辦公場所都沒有,晴天開會就在大榕樹底下,雨天就擠在黨員幹部家。
想建村民活動中心沒錢咋辦?羊風極號召黨員幹部和村民籌資,自己先拿出2萬元。當時2萬元可不是個小數目,妻子説他只顧村裏不顧家。羊風極説:“大家相信我才會選我做支部書記,村民都在看着我,只有我先帶頭,大家才會跟着我幹。”
羊風極以實際行動感染了村裏的黨員羣眾。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2001年,村民自籌資金14萬餘元建成了村民活動中心。村民活動中心不僅是黨員幹部開會學習的地方,也是大人小孩休閒活動的場所。如今,這裏已是集文化中心、便民服務代辦點、遠程教育站點以及農家書屋、計生服務室、村郵工作站等功能於一體的黨員羣眾活動中心。
羊風極剛上任時,田表村村民大多以種植甘蔗為生,勉強温飽。“眼瞅着甘蔗價格一直起不來,而橡膠的價格一直在漲,長遠考慮,橡膠要比甘蔗賺錢。”他帶領支部班子成員挨家挨户勸説村民。
“以前沒種過橡膠,不懂割膠咋辦?”面對羣眾的顧慮,羊風極耐心解釋:“不懂割膠沒關係,咱去請專家教大家學習橡膠管理和割膠技術,保證誰都能上手。”現在村裏的橡膠總數已有18萬株,2015年橡膠種植達到5000畝,總收入達715萬元。
種橡膠收入穩定,但見效較慢,如何讓羣眾儘快脱貧?2007年開始,羊風極與回鄉創業的黃金芳一起帶頭髮展林下養殖業,組建了養雞、養豬等5個專業合作社。如今,田表村田裏有水稻、地裏有橡膠、林下有土雞、院裏有家豬,村民收入節節高,去年人均收入達到8975元。
田表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16年鄉鎮換屆選舉,羊風極成為打安鎮副鎮長。今年,他光榮地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0日 04 版)
(2017-10-11)
解決生產技術難題60多項,獲7項國家專利,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他不是學者,卻是廣受讚譽的“狀元技工”,他就是許啓金(見圖),國家電網安徽省宿州市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帶電作業班副班長。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野外巡線和排除故障,跑遍了宿州地區的溝溝坎坎。”許啓金説。從1982年開始,許啓金一直奮戰在輸電線路運行維護及高壓線路帶電作業工作一線,35年來,共消除隱患3000多處,先後參加和組織完成近千項帶電作業任務,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
“上班之初,我沒有專業文憑、不懂專業技術,有些自卑。”許啓金坦言。當時只有高中文憑的他,只能死記硬背電力專業知識。他兜裏總是裝着小紙條,一有空就掏出來看,用上萬張“小紙條”夯實了技術創新的基礎。
日積月累,許啓金成了“電力專家”,他先後研製出“輸電線路角鋼吊點卡具”等7項國家專利,2003年成為送電線路工高級技師,2011年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專家,2016年成為“全國技術能手”……2016年4月26日,在合肥召開的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許啓金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了創新工作成效。他30多年堅守一線的“釘釘子”精神得到總書記的肯定。
2010年以許啓金名字命名的“啓金工作室”成立,許啓金把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掌握的技能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為了我們能更直觀地瞭解線路杆塔,師傅50多歲了還在學習Visio、3DStudioMax等軟件。”許啓金的徒弟廖志斌説。正是在許啓金鼓舞下,廖志斌有5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成長為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範。
“啓金工作室”先後被授予“國家電網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示範點”“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稱號;徒弟中有7人成為“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專家”。
“成為十九大代表我非常榮幸,我要盡我所能,做好工作,給羣眾帶來‘光明温暖’。”許啓金説。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的個去”:好樣的,就喜歡這樣的
(2017-10-05)
眼下,陝西黃陵縣索洛灣村新建的遊客接待中心初見規模,村黨支部書記柯小海每天都去現場,溝通施工細節。
陝西黃陵縣索洛灣村黨支部書記 柯小海:把這一塊修好以後,我們家家户户每一個羣眾都有他自己的產業。
索洛灣村地處陝北高原,過去靠天吃飯,窮得遠近聞名。柯小海當選村支書後,帶領村民修路、改水,架橋,又動員黨員集資建糧食加工廠、發展大棚蔬菜,盤活村裏集體經濟。
陝西黃陵縣索洛灣村村民 路建民:(柯小海)做事情一切都是為集體着想,沒有私心,這個在村裏都是認可的。
後來,柯小海又按照“支部牽頭、企業管理、村民參股、市場運作”的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建起由黨員牽頭的村辦企業,培育鄉村旅遊等產業。現在,索洛灣村集體經濟已有1800多萬元,村人均年收入達到28000元。
柯小海:這麼多羣眾這麼信任,作為我自己來説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幹好,為什麼,(因為)是一名共產黨員。
(2017-10-12)
人物名片:
王廣金,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2005年,從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博士畢業後,作為特殊引進人才進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核電廠關鍵設備的研製、產業化和工程供貨等工作。其負責的“壓水堆核電廠電氣貫穿件研製”項目,實現了二代改進型核電廠用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打破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產品性能達到並部分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內容屬國際首創。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7日訊(記者 戴璐嶺)今年3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核動力院“華龍一號”核電電氣貫穿件產品登上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產品認定名錄,標誌着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廠電氣貫穿件產品完美升級。可能誰都無法想象,創造這個奇蹟的竟是一名今年才年滿40歲的70後核電研究專家——王廣金。然而,這已是王廣金在國產化核電關鍵設備-電氣貫穿件研發及產業發展進程中,取得的第四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了。
疤痕在手 他是核電領域的“科研狂”
在王廣金的右手虎口和右手手臂都有淺淺的疤痕。“難免有磕磕碰碰嘛……”對於自己手上的疤痕,王廣金一句輕描淡寫就帶過了。但是這些疤痕,卻像是這位年輕的核電“科研狂”的見證者。
2005年,從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博士畢業後,作為特殊引進人才進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剛剛一開始工作,王廣金便一頭紮在工程樣機試製第一線。
“記得是在2007年的夏天,在導體絕緣包覆工藝試驗中,我和工人師傅一起人工清洗打磨工藝設備,機軸不小心沿着桌面滾動差點跌落,為避免機軸損傷,我就下意識用手去擋……”那一次的不猶豫,讓上百度高温的機軸毫髮無損,但王廣金的右手虎口處卻永久留下了嚴重燙傷的疤痕。2008年,在一次在樣品製作過程中,王廣金為了避免導體碰撞高温設備平台,右手臂又不幸被高温的機台燙傷……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拼”、他的“狂”,2008年7月25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發的核電廠電氣貫穿件通過了專家鑑定。作為替代進口的國產化核電關鍵設備,王廣金所在的團隊終於完成了核電電氣貫穿件從無到有的突破,成功破解核電設備國產化難題,在國產化核電設備領域取得了第一個里程碑成果。這個年輕的“科研狂”終於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四個里程碑 他從未停止創造奇蹟的步伐
一次的成功並沒有讓這位“科研狂”停止步伐。2008年歲末之際,王廣金負責推廣的電氣貫穿件產品在國內4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項目招標中擊敗國外強勁對手,中標3個項目,打響了市場上應用第一槍。2010年6月9日,王廣金作為技術總師,成功實現國產化核電電氣貫穿件的批量生產,並完成紅沿河1#核電機組首批供貨。2015年,國產化核電電氣貫穿件導體組件供貨歐洲市場,實現了走出國門。
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青年五四獎章、中央企業青年五四獎章、入選中央組織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授權專利26項、著作權1項、工信部國防科技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中核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章更是堆積在了這個年輕的70後身上。今年3月,核動力院“華龍一號”核電電氣貫穿件產品登上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產品認定名錄,標誌着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廠電氣貫穿件產品完美升級。這成為王廣金在國產化核電關鍵設備-電氣貫穿件研發及產業發展進程中,創造的第4個奇蹟。他告訴記者,“每當看到自己研製的東西投入工程應用並創造了很大的價值,這份榮譽感無法比擬。”
知心老師 他不善言辭卻默默關心同事
除了“科研狂”、“工作狂”,王廣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基層黨支部書記。在同事眼裏,王廣金不是很善言辭,也不是很風趣幽默,但是卻默默地關心着支部和科研團隊裏面的每一個同事。“我所在的支部和科研團隊一直活躍在研究所的科研一線,負責多個科技攻關項目。在遇到工作瓶頸的時候難免就會有很多小同事情緒不太好。”王廣金給四川新聞網記者舉例説,有些年輕的同事工作一兩年後,會感覺現在的工作與預期有一定的差距,會感覺迷茫。“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就會主動地跟他談談心,瞭解他的真實想法,用我自己的經歷開導他。”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作為四川省參加大會的黨代表之一,王廣金也有他自己關注的領域。“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我們比較關注國家和四川省關於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政策措施。”王廣金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2016年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省軍民融合發展推進領導小組,編制了《四川省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四川省“十三五”軍民融合發展規劃》。隨着這些軍民融合的政策措施不斷出台,中核集團也與四川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一些軍民融合的重點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王廣金表示,“軍民融合能夠帶動川內的大量企業加速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提高技術能力,並提高川內企業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的競爭力。”
(圖片由四川省國防科工辦組宣處 提供)
(2017-10-07)
[新民晚報·新民網]他是同濟大學土生土長的 “70”後教授,今年他的名字與多項重要榮譽連在一起:年初,他領銜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為滬上所獲唯一一等獎;5月,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近日,他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領銜的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又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他,就是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院長童小華教授。
最勤奮的那一個
2013年12月14日,我國“嫦娥三號”在月球成功軟着陸。這一刻,也讓童小華的科研團隊倍感自豪:他們多年研究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方法,為“嫦娥”實現量測級探測精度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在我國測繪衞星、高分衞星等多個航天工程任務中,都有成功應用。
探尋童小華的成長軌跡,可以發現他心中一直堅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每一步都走得堅實而有力。“從學生時起,他就一直都是最勤奮、最用功的那一個。”程效軍教授曾是童小華大學四年的班主任,可以説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程老師回憶説,當時工作非常好找,同學們本科畢業大多去了房地產公司就業,唯有童小華不為所動,選擇保研,安守書齋。
20年潛心深耕
在同濟大學接連讀完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後留校,童小華一直專注於測繪遙感地理空間數據質量的研究。測繪遙感地理空間數據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的質量直接決定着應用的成效。在導師的指引下,從讀博時起,童小華就開始瞄準“空間數據的精度”這一國際前沿方向,20年來潛心深耕於這一領域,從數據的精度誤差,到數據的不確定性,再到數據的可信度,在相關理論與技術方面不斷獲得發展和進步,終於帶領團隊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測繪遙感地理空間數據質量控制的理論技術與方法,並將它們從地面上的應用擴展到我國航天事業。
視“育人”為天職
童小華一直將“教書育人”視為自己為師之天職,對“人才培養”格外頂真。他一直帶頭上講台,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他不輕易調課,為不影響正常授課,參加學術活動經常乘頭班航班去,趕最晚一班航班回,有時到家已是凌晨。學生們這樣評價他,“童老師是實幹家,是一步步踏踏實實做出來的”、“老師本來就有天賦、很聰明,偏偏他還比別人更努力”、“老師既能把握研究大方向,對治學細節又十分嚴謹,還特別富有抱負與激情。”2015年,童小華指導畢業的博士中,有四人同年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在年初所獲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果中,第二負責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啓明星計劃”入選者謝歡教授就是他的第一個碩士生和博士生,去年破格晉升教授時年僅33歲……
面對鮮花和掌聲,童小華卻有着一份超常的冷靜,他深知,現在遠未到慶功時,前方還有無數個難關等着他們去一一攻克。他説:“作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不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認真履職盡責,將教育科研一線黨員的心聲帶到大會上,同時將大會的精神帶回來和大家一起學習。”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格格吉祥”:一百個贊
(2017-10-08)
1975年出生的江帆有着23年黨齡,她是一名醫院管理者,也是一名兒科醫生。
40歲不到成為博士生導師的江帆,在全國率先聯手教育界,與老師、家長一起守護兒童的健康。她致力於兒童健康研究的政策轉化,近20年前就在國內開展兒童睡眠問題研究,推動了上海中小學作息制度改革,同時榮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得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同時,她還支持中國兒童“屏幕暴露”的現狀調查,呼籲控制兒童屏幕暴露時間長度。她説:“孩子的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健康中國必須從健康娃娃開始。”
而在管理崗位,她時常深入一線,傾聽來自臨牀兒科醫生的訴求,從基層醫生那裏瞭解患兒所求、所想,帶領員工在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等疑難雜症診治技術上不斷突破,推出一系列“呵護患兒、關愛家庭”人文項目,獲得了社會和百姓的認可。
近年來江帆所在醫院獲得了包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衞生系統先進集體在內數個國家級榮譽,而她本人也榮獲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上海市優秀黨務工作者、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上海市青聯副主席、上海市衞生系統銀蛇獎一等獎等一系列獎項。
2017年,在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江帆當選為十九大代表。
江帆(左二)和同事們在探討工作。
推動上海中小學生延遲上學政策的出台
保障兒童羣體的大健康研究是江帆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她研究的出發點始於兒童睡眠。
1998年,師從中國兒童保健領域的著名專家沈曉明教授,江帆開始了兒童睡眠健康研究之路。她和課題組先後在全國九省市開展了3萬餘名各年齡段兒童睡眠健康多中心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中國兒童睡眠不足與睡眠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發育階段性和多維性特徵,並發現“課業負擔過重”和“上學過早”是導致兒童睡眠不足的高危因素。
“睡眠對於兒童不單純是休息上的需要,更是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催化劑。”從事兒童睡眠研究近20年,她帶領睡眠研究小組不斷證實睡眠對兒童神經發育以及認知記憶的影響,同時也揭示了,睡眠不足對兒童肥胖發生的相關作用機制。
為了深入研究提高兒童睡眠健康的有效舉措,她帶領團隊對上海地區10所小學的學生進行了長達4年的追蹤研究,研究發現適當地推遲上學時間可以顯著提高兒童睡眠的質量,進而可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這一研究結果引起了上海市教委的高度關注,最終經多方論證後在上海地區率先推動了“中小學推遲上學時間”政策的出台,而在政策實施後3年通過第三方評估,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政策推行後,兒童睡眠健康有了顯著改善。
這一研究推動政策進而改善兒童睡眠健康的成果,得到了教育部高度認可,並得到了教育部的建議推廣。健康研究推動政府循證決策的理念與經驗,也被國際醫學權威雜誌之一《柳葉刀》收錄並發表,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一系列獎項。
江帆在工作中。
走進學校社區開展兒童身體活動動態監測
江帆説,睡眠的研究只是探索兒童健康道路的起點,“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靜態的睡眠,也應該有動態的身體活動。”而近期她在持續關注兒童睡眠問題的基礎上,開始同步關注上海學生身體活動狀況。
江帆説:“目前全國中小學學生體質監測顯示,近20年來中小學體質出現下滑趨勢,這一結果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個監測數據代表的是一個嚴酷的現實結果,而我們更想了解的是一個過程,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孩子們的活動水平?我們的孩子平時身體活動的現狀究竟如何?我們有什麼應對策略?”
在江帆眼裏,身體活動的改變並不單一指的是體育運動,而是比體育運動更廣泛,“包括走樓梯、走路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都算是身體活動的重要組成,身體活動的主戰場不僅僅是在學校,更在於家庭、在於社區;不僅僅需要老師重視,更需要有家長的關注與學生的積極參與。”
在上海市公共衞生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支持下,她領導的團隊在上海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學生身體活動監測平台,這一次研究監測的樣本量達到近8萬人,其中4000人會隨身佩戴“身體活動加速度器”進行實時客觀監測,項目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醫教體多團隊合作。
江帆透露,預計這項監測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在監測的基礎上,她領銜的多學科團隊將會出台國內第一部兒童身體活動循證指南,從改善孩子的生活方式開始,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準確性、科學性的指導。
形成兒童早期發展指南
江帆説,一路走來她一直記得自己導師教導的一句話:“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尤其是兒保醫生,與其被動地在診室裏疲於應付生病的孩子來就診,不如主動尋找機會走進社區,走到學校,把兒童疾病預防工作做到位,讓孩子們能少生病,身心能更健康。”老師的話也成為了她多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最近,在上海市教委推動的政府實事工程“育兒週週看”項目中,她再次找到了為兒童大人羣服務的機會。她與全市的教育、心理界專家一起,通過幾年時間努力,形成了系統的0-3歲兒童早期發展指南,通過每週一條免費短信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讓家長足不出户就能收到最權威的科學育兒指導。
這一項目在過去4年中,已經服務了全市50餘萬名家長。如今在這一項目的評估工作中,課題組驚喜地發現,這一免費的科學育兒項目真真實實地促進了兒童早期發展,而且在中低收入家庭中效果更加明顯。
“兒童的早期發展是可以改變的,越是在兒童早期投入,越能縮小不同社會階層間的社會經濟差異,因此也被業界認為是社會發展公平性的‘均衡器’。”江帆説。
牀頭一半專業書一半政治理論書
在江帆的名片上,除了發育行為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還有一個身份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黨委書記。很多人會問她,又做業務又做黨務工作,忙得過來嗎?
從支部書記開始做起,江帆做過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到現在的黨委書記,一路走來,越來越感受到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如果説業務工作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實踐,而黨務工作就是理論的提升與昇華。作為醫院的黨委書記,她深深體會到政治理論學習與提升,對於解決具體問題、推動醫院宏觀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因此,她越來越覺得學無止境。
在江帆家的牀頭,一半放着專業書,一半放着政治理論書籍,“對我來説,接觸的臨牀工作和研究實踐越多,越能體會理論學習重要性。黨務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更需要密切聯繫羣眾,從羣眾中汲取智慧及養料,共同學習和進步。”
江帆説,她很慶幸在兒童醫學中心這個大家庭,每天與醫生護士同道的交流,都為自己的工作學習過程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他們是每天都在患兒身邊的人,真正能知道那些孩子的問題和家長的需求。平時工作中,他們提出的改善醫療服務的點子更接地氣,在臨牀更加具有推廣的價值。”
(2017-10-10)
入秋,徐州的雨天依然比較多。雨情就是命令,作為徐州市水務局下水道四班的第5任班長,馬靜的心一直繃着,睡不了安穩覺。守護着“城市血脈”,她一干就是近20年,成為這個光榮的集體走出的第4位全國黨代表。“老百姓把四班稱為‘地平線下的太陽’,我們要一直髮揚‘寧可髒一人,服務千萬家’的優良傳統,讓鮮紅的太陽永不落。”馬靜説。
“班裏的事,
再小也是大事”
“受到媽媽影響,我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下水道工人。”馬靜的母親,是四班第二任班長關永淑,老人一直教導她:不論幹啥工作,只要幹好了,都是為人民服務。24歲那年,馬靜如願進入四班這個大家庭。
馬靜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跟着師傅們清理下水道的情景。當窨井蓋打開的一瞬間,刺鼻的氣味冒出來,兩位新同事都躲開了。她卻自告奮勇地穿上皮衩,第一個下到黑乎乎的臭水溝裏。後來,她更是成為班裏的典型,髒活累活,全都搶着幹。
正是靠着這股子拼勁,馬靜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廣泛認可。2005年,她成為四班的副班長;2013年,被局黨委任命為四班黨支部書記;2016年9月,又被推選為四班班長。
走上幹部崗位,馬靜依然堅持幹在一線,優良的工作作風從未改變。同事董靖説,把清挖出來的淤泥裝車,是一項非常繁重的體力活,多年來馬班長都是主動“包下來”。碰上下雨天,她更是第一時間衝到現場,清理窨井上的樹葉、垃圾等雜物,做好積水疏導排放。水不退,人不走!
剛剛過去的夏季汛期,正是“四班人”最忙的時刻。在汛前檢查時,由於工作任務重、時間緊,大家經常要兩班輪流轉。考慮到班內年輕同志多,家庭負擔重,馬靜和其他班組骨幹堅持兩班都到崗。白天,她8點鐘不到就趕到工地,帶領大家修井子、疏通管道;晚上,她又和另一組的職工一起清挖疏浚溝管,一直要幹到凌晨。“老班長一直強調‘班裏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裏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老一代四班人的這種精神,我們要發揚光大。”馬靜説。
鐵人馬班長,
還是“好人馬大姐”
徐州是座老城,地下排水管網系統複雜。四班的工作區域,覆蓋了泉山區30平方公里的範圍,主要對35條主次幹道鋪設的180公里排水管網以及6000多個窨井進行疏浚、清挖、維護管理和防汛工作。
由於長年累月在下水道工作,而且工作強度比較大,馬靜患上了關節炎和腰疼的毛病。“這種毛病最怕陰雨天,不過工作性質又決定了要往雨地裏跑,不能有一點馬虎。”馬靜説,遇到狂風暴雨,不止是衣服淋得濕漉漉的,最難受的還是身上的疼痛,有時疼得都直不起腰,也得咬着牙挺過去。同事説:“馬班長,簡直就是鐵人。”
採訪中,記者發現馬靜的嗓音有些嘶啞,便問她是不是沒休息好。她擺擺手,向記者説起了一件往事。前些年,她因為聲帶息肉,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在醫院住了四五天,她一想到班裏人手少、任務重,放不下心來,硬是辦了出院手續,直奔工作現場。按照醫生的要求,馬靜術後的休息時間應為半個月,結果提前上崗讓她落下了後遺症,原本清亮的嗓音再也沒有恢復。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百姓遇到難事,馬靜總是“有求必應”。她經常接到市民打來的求助電話,比如身份證、鑰匙等掉到下水道里,她會第一時間拿上工具趕往事發地點,義務為大家打撈。這些年,馬靜還時常會帶着職工到社會福利院、學校等單位,義務疏浚下水道。
“看到別人有困難,就想幫一把。”2014年,馬靜加入到“愛心媽媽”的羣體中,結對資助了一名貧困孩子;她還多次義務獻血,並且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生活中,她更是熱心腸,送迷路老人回家、送撿到的身份證、當矛盾調解員……馬靜做的好事“一籮筐”,難怪百姓親切地叫她“好人馬大姐”。
牢記囑託,
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下水道四班成立於1970年,有人做過估算,這些年來大家挖出的淤泥就有三四萬噸,堆起來就是一座小山。辛勞的背後,是全社會的肯定,四班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諸多榮譽。最讓四班人驕傲的是,從黨的十五大到如今的十九大,他們的4任班長都光榮地當選為黨代表。
“母親是十五大代表,她一直叮囑我要肯吃苦、帶頭幹,爭取做出更大貢獻,不辜負大家的信任。”馬靜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最近,她在班裏徵集大家的想法,“我要把同志們的心聲帶到大會上,展現四班在近年來取得的新成績、新面貌。”
當年,四班人靠着三輪車拉載工具,跑遍了徐州的大街小巷。近些年,他們配備了小汽車,還用上了高壓沖洗車、豎井抓鬥車等現代化的設備,工作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四班要發展,不能只憑出力氣,文化水平也要跟得上,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新要求。”馬靜從自身做起,參加了省委黨校的大專班和本科班的學習,並鼓勵大家參與各類技能培訓和成人教育。現在,四班14名職工都能熟練掌握電腦操作及汽車駕駛技能,班組管理初步實現了微機化,5人取得了大專以上學歷,一個學文化、學技術、學先進、強素質、樹形象的“學習型班組”正在形成。
採訪時,正好碰上職工王永彥來到辦公室。王永彥因為闌尾炎,已經掛了3天水。她忍不住找到馬靜,一個勁兒説:“我要是住院了,路怎麼弄?”馬靜含着眼淚安慰她:“安心養病,活兒大夥兒分擔着幫你幹。”
撰稿:王巖
供圖:視覺江蘇網
(2017-10-06)
浙江義烏市城西街道七一村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裏,村黨委書記何德興(見圖)正和村民們一起佈置花燈,準備熱熱鬧鬧辦一場迎中秋燈會。
四年前,七一村開始打造“七一農業生態觀光園”,何德興是“帶頭人”。今年7月1日,佔地460畝、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觀光園正式開放,不僅提升了農業附加值,而且把周邊休閒旅遊也帶動了起來。
何德興下海經過商,先富起來後,看到許多鄉親生活水平多年沒提高,他心裏很不是滋味。1997年,何德興放下自己的生意,回村擔任村黨委書記。當時,七一村集體經濟處於虧損狀態,村民收入也是捉襟見肘。
“紮實幹事,努力讓村民生活得好一點。”何德興説,“就當一屆,當不好隨時可以把我趕下台。”這一當,就一直到現在。
“何書記有富民‘賬本’,他從不開空頭支票,實實在在帶着大家致富。”村民何恃大説,他家2015年搬進三層小樓,不光一家三口住得更舒服,還把下面兩層出租,光是租金一年就有3萬元收入。
晚飯後,何德興總愛在村裏溜達,他那本捲了角的筆記本上,滿滿地記着村民關心的事。“既然當了村黨委書記,就要讓每家每户的口袋都鼓起來!”
當時,因舊村改造,村裏拿到260萬元補償費,有的村民希望把錢分給各家。何德興勸説大家,與其分了,不如“養雞生蛋”。結果靠這筆錢,村集體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
建“七一農業生態觀光園”是村裏近幾年的“重頭戲”。七一村的名字是紅色的,也是“全國黨建示範村”。何德興謀劃着,以農業生態園為平台,結合黨員教育、生態教育,創新一個“黨建+”農業生態園。
如今,七一黨建博覽園和七一農業生態觀光園合二為一,既適合休閒旅遊,也是一個黨員參觀學習基地。
目前七一村村集體資產已達上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997年的3700元增至2016年的4.8萬元。“我的夢想,不僅要讓農民富起來,還要讓農村美起來。”何德興説,村美民富,就是他最大的追求。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5日 04 版)
(2017-10-05)
胡中山(右)瞭解肉羊養殖。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攝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鄉黃花灘村,提起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胡中山,村民都豎大拇指。
20年前,胡中山還和鄉親們在海拔2500多米的夾山嶺村過活。那時的夾山嶺“山像和尚頭,有溝無水流,滴水貴如油,春播秋無收”,村民們只能種點洋芋、小麥,養上幾隻羊,維持基本生活。日子難,鄉親們搬的搬、走的走,只剩下最窮的100多户人家,緊巴巴地過日子。
搬出大山,開發黃花灘!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胡中山決定帶着村民賣掉家當,集資搬到地處沙漠邊緣的黃花灘打井開荒。為了堅定大家的決心,他向其中的困難羣眾每户打了1萬元欠條,“要是3年後還是不行,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把錢給大家補上。”
“當時帶領羣眾打井修渠、造林修路,吃的飯都裹一層沙子。第一年種下莊稼就被沙子埋了,我們又種了好多樹。”多年篳路藍縷,如今的黃花灘,房屋白牆彩瓦,林木葱蘢,公路四通八達,再不是當年的樣子。
搬出大山的當年,胡中山帶着大家建立種植日光温室37座,每座收入1萬元以上。農户沒錢建棚子,他想盡辦法奔走求人,給貧困户賒購200多萬元的紅磚、水泥、鋼材;農村羣眾貸款難,村委會出面為困難農户擔保,用多户聯保等方式,為困難羣眾聯繫貸款2000多萬元。
2013年,為引導養殖農户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將黃花灘鄉和西靖鎮的若干個合作社聯合起來,胡中山成為這個大合作社的黨委書記。合作社納入所有特困户,把國家補貼資金作為入股資金,每年按每人不少於2000元標準分紅。
如今,由胡中山帶領原夾山嶺村羣眾建成的黃花灘村,已發展養殖暖棚2720座、日光温室176畝、經濟林600畝,90%的人家住上了磚瓦房,很多家庭開上了小轎車。作為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和古浪縣“下山入川”典型點,一批批搬遷移民來到這裏,從最早的40餘户發展到700多户。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3日 04 版)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