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是相聲的祖師爺,業界一直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人説是東方朔,有人説是張三祿,還有人説是朱紹文。
一般認為起源於清朝的相聲,祖師爺怎麼就是東方朔了呢?這一觀點,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東方朔機智聰敏,語言技能極高。
歷史上第一個説相聲的,是張三祿。張三祿本是清道光年間一名八角鼓藝人,因性格古怪受人排擠,遂撂地演出。其人聰慧機敏,善於現場編詞逗人發笑,更兼通曉口技戲法,因此自成一派,獨立於八角鼓,是為“相聲”,如今看來應為單口相聲之濫觴。張三祿收徒三人,其中大徒弟就是朱紹文。真正把相聲普及開的,要算第二代朱紹文。朱紹文,漢軍旗人,少讀詩書,後於北京天橋撂地,藝名“”窮不怕,光緒年間北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時人尊稱“窮先生”,號天橋八怪之首,相傳如今“説學逗唱”四門功課就是他定下來的。因朱紹文收徒較多,而他二位師弟門丁不旺,如今京津地區的相聲演員,按照師承關係大都能溯源到朱紹文身上,因此今日相聲業界多尊“窮不怕”朱紹文為祖師爺。
朱紹文純靠相聲改變命運,廣收門徒,讓相聲正式衍生成一個行業。所以,朱紹文才是相聲行業的開山鼻祖。
北京天橋的窮不怕雕像
到清末,相聲傳至第四代,規模開始升級。誕生了以李德鍚、馬德祿、周德山為代表,德字輩八位大家,合稱“相聲八德”。本來冷清的相聲界,一下子熱鬧起來。
所謂“相聲八德”,指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活躍於京津一帶著名的八位相聲大師。分別是馬德祿、周德山、裕德隆、焦德海、劉德智、李德鍚、李德祥、張德泉。當時這八人堪稱相聲界的扛把子,只要聽相聲的無人不知道,無人不曉。
上文我們已經詳細梳理過“相聲八德”,今天我們今天主要看兩位:裕德隆、焦德海。因為這兩位差點就和郭德綱的師承扯上關係了。
焦德海(1878~1935)是徐有祿的徒弟。他深得師父的藝術精髓,從單口相聲發展成對口相聲。他對相聲藝術的發展有很大貢獻。他人長得精瘦,細長挑,剃光頭,臉上皮包骨、骨頂皮。他説相聲不使怪臉,沒有誇張表情,可是甭管什麼段子,從他嘴裏説出來,觀眾都忍不住要笑。他説的段子主要是自己編的,他的許多徒弟後來成了名家。弟子有張壽臣、常連安等10餘人。能説近200段傳統相聲。
裕德隆:德字輩大師兄,藝名“瞪眼玉子”,師從富有根。裕德隆的徒弟有六位,其中傳承比較好的是李少卿,李少卿門下最有名的則是武魁海,武魁海的徒弟裏比較有名則是魏文華和魏文亮姐弟以及田立禾的妻子張文霞。
周德山
郭德綱曾在作品《過得剛好》“我與我師”一文寫道,“2004年,師傅收我時,無數的人趕往玫瑰園進讒言阻攔。先生力排眾議,終於使我立於侯氏門牆。”後面又寫道:“吾師一生,金車之富,侯門之貴;籍纓之華,紫藻之懋;雅流倜儻,王者之風。徒以潦倒之身等下之オ,蒙先生青目,而地立雪侯門,榮幸之至。”
“立於侯氏門牆”、“立雪侯門”,這是郭德綱先生親自寫過的話語。言外之意,郭先生就是侯派相聲的傳人。
但真的是這樣嗎?有專家就指出,郭先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侯派相聲傳人。
為何?
郭德綱先生的師父是侯耀文,侯耀文的師父是趙佩茹。從這種師承關係就可以很明確地得出結論,侯耀文先生是侯寶林大師的兒子,但是卻不能代表侯派相聲。既然侯耀文先生不是侯派相聲傳人,那麼郭德綱自然而然也不是侯派相聲傳人了!
但是由於郭德綱跳門侯耀文,所以他師爺就成了趙佩茹,也就是屬於少焦門的徒子徒孫,而焦少海的師父是範瑞亭,不屬於相聲八德成員。
我們把他們的師承關係詳細擺出來看看:
侯寶林師父朱闊泉,朱闊泉師父焦德海,焦德海師父徐長福,徐長福師父朱紹文;
郭德綱師父侯耀文,侯耀文師父趙佩茹,趙佩茹師父焦少海,焦少海師父範瑞亭,範瑞亭師父沈竹善,沈竹善師父朱紹文;
這一看就清楚了,侯寶林、侯耀文二人的相聲師承很遠,必須一直捋到相聲行開山祖師朱紹文那裏才能聚到一起。
有意思的是,郭德綱如果沒跳門還在楊志剛門下,他反而和侯寶林有點師承關係。楊志剛師父白全福,白全福師父於俊波,於俊波師父焦德海。也就是説郭德綱跳門以前的師爺的師爺正是侯寶林的師爺,大家都是焦家門的。
不過郭德綱當年還有一位師父靳金來。我們看看靳金來的師承。
靳金來師父劉聘臣,劉聘臣師父李少卿,李少卿師父裕德隆,裕德隆師父桂禎,桂禎師父朱紹文。
如果郭德綱不跳門的話,那就厲害了,他將是相聲八德中裕德隆和焦德海的雙料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