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日漫中的校園戀愛類作品,大多數給人的印象,都是一水的俊男美女在一起揮灑青春,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鮮衣怒馬。
那些美好的場景與我們沉重的現實隔着一層鏡頭,可望不可即。
但是,2012年一部“劍走偏鋒”的動畫,一上來就借男主角之口,把“青春”這一概念狠狠貶了一通。
“謳歌青春的人,總是欺騙自己和身邊的人。”
“謊言、罪過、秘密甚至失敗,對他們來説都是青春有毒的香辛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
(以下簡稱《春物》)
《春物》原作是由渡航所著的同名輕小説,連續三年蟬聯
“這本輕小説真厲害”
榜首。
動畫在B站上的播放量也非常驚人,第一季播放量近5000萬,第二季的播放量更是直逼1億。
可以説,《春物》已經成為無數觀眾心目中無可替代的“青春戀愛物語”。
這部青春戀愛物語的完結季本來定檔今年4月,如果它如期播出,我們現在差不多已經看到大結局了。
不過,由於疫情影響,完結季跳票到了今年7月。
值此完結季即將播出之際,在我們的“青春”結束之前,各位不妨和我一起回到8年前,從頭開始,回顧這部青春戀愛物語的前世今生。
01
從稜角分明到大眾臉
我相信,凡是和我一樣看過了《春物》兩季動畫的觀眾,都不可能不會注意到兩季動畫巨大的畫風差異。
這個畫風突變的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這兩季動畫,別説製作組大換血了,就連製作公司都不是一家!
第一季由
Brain’s Base
製作,而第二季由
feel社
製作。
第一季的畫風,稜角分明,辨識度極高。
Brain’s Base沒有給身為男主的八幡一點情面,他的顏值,在一眾校園戀愛作品中,絕對屬於“偏低”的那一檔,這也很符合原著的描述。
而feel社版的八幡簡直就像是給製作組塞夠了錢一樣,顏值直線上升。
第一季中他那足以成為表情包的顏藝已然消失,他基本沒有什麼表情,總是一副面癱的模樣。
就連那雙死魚眼,看上去也像是喪系帥哥的標配。
第一季中的雪乃,則是名副其實的高嶺之花,出場都自帶天使的雙翼,給人以聖潔和不可侵犯感。
第二季中的雪乃,並不能説顏值不在線了,只能説,不似之前那般特別了。
第一季中,觀眾只需要看到那張臉就能認出雪乃。
第二季,觀眾分辨雪乃的方法,也許已經變成了認髮型和髮色。
八幡和雪乃只是畫風改變最明顯最突出的兩個人物,相比辨識度極高的第一季,第二季的畫風整體更加精細,也更加大眾化。
無論是被邊緣化的八幡還是超級大現充葉山,無論是高嶺之花雪乃還是其他一眾女角色,通通套上日漫最受歡迎的標準臉型。
這兩種處理方法孰優孰劣,並沒有一個定論。
不過,就我個人私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第一季的畫風。
在《春物》這部作品中,渡航給每個人物都貼上了非常鮮明的漫畫式標籤,第一季的略有些粗糙的人設,也許更加符合我對這些人物的印象。
而且,不得不説,第一季的op畫面,是真的美。
白玫瑰配雪乃,紅玫瑰配糰子,簡直不能再符合這兩人的人設。
02
從八幡到大老師
作為一個非主流的校園戀愛作品男主,八幡經常語出驚人,以過來人的視角,將殘酷的事實一語挑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他甚至完成了對“青春”這一概念的解構,許多本來很美好的事情,經他那張嘴一解釋,立馬就降格為
“不過如此”
的事情。
他這看透一切、甚至有些看破紅塵的姿態,讓各位觀眾給他冠上了一個貼切的稱號——
大老師。
在他説過的所有道理裏,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正是他對“温柔”的評價。
“温柔的女生其實對所有人都很温柔,我卻誤以為只對我温柔,
然後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至於為什麼對這句話印象深刻,我想,聽到這句話之後感覺自己膝蓋中了一箭的讀者,懂的都懂……
他似乎對身邊的任何事情都能置身事外,擺出一副冷眼旁觀的姿態,並且絲毫不介意自己這樣被孤立的狀態。
“只有弱者才喜歡扎堆,問題是絕大部分人都是弱者。”
類似於這樣的帶着中二氣息的話語,大老師也説了不少。
也許正因如此,大老師這個男主可以引起許多中二少年的共鳴。
除了每次都能切中要害的毒舌,大老師還有一個讓人不得不提的技能——那就是他的
“自爆”。
他完全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每次都以出人意料且高效的方法把別人的煩惱解決,即使事後得不到感謝和認同、甚至被記恨也無所謂。
這簡直完美符合了中二少年心中對自己的定位:
我很強,很牛,但是沒人能理解我,所以我很孤獨。
可以這麼説,《春物》如此成功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要歸結於大老師這個角色的成功塑造。
儘管我非常喜歡雪乃、糰子和一色(還有彩加),但我也很清楚,這些類型角色在其他作品中也並不少見。
真正賦予了《春物》靈魂的,
正是這個讓無數少年都產生了強烈代入感的大老師。
03
從大老師復歸八幡
然而,每一個少年都會長大,都會脱離中二期。
而脱離中二期的我們回頭再去看《春物》,
也許就會產生不一樣的觀感。
首當其衝的,便是代入感的錯位——以前總是把自己代入大老師,回顧的時候才發現,我們也許只是那個憨厚的材木座。
中二而富於幻想,看作品總是習慣性代入男主角,想象力豐富一點的甚至會和材木座一樣嘗試創作,在幻想的世界觀裏把自己寫成英雄。
也許還會和他一樣,喜歡長長的大衣外套,因為穿在身上有披風的感覺。
雖然不想或者不屑於融入“現充”的圈子裏,但是,對自己的朋友卻絕對夠意思,無條件地支持他們,也能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
一方面,我們自己的心境會隨着年齡增長、閲歷增加而發生改變,總有一天,我們不再會幻想雪乃和糰子這樣的少女降臨身邊。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仔細去思考大老師的言行,我們會發現,
酷酷的大老師本身其實就是個矛盾體。
我最初意識到這種違和感,是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侍奉部三人討論修學旅行的意義。
大老師將其解讀為
“和上司出差的演習”
,畢竟出差的時候去哪裏住哪裏都不能自己決定,但只要願意自我催眠一下,還是能好好享受一番的。
這個解讀,實在是過於社畜了。
大老師其實就是在用社畜的語言體系,對“青春”這一意象進行解構。
尤其當我自己在實習經歷中親身體驗過辦公室的工作氛圍後,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春物》中的許多事件,例如文化祭籌備,背後的邏輯其實都是辦公室政治。
從言語上來看,大老師這個角色過於早慧了。
而大老師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邏輯,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少年。
他初見雪乃的時候,雖然吐槽火力全開,但是,他的小眼神還是出賣了他。
“我絕對沒有盯着你那微小的胸部看,不,我是説真的。”
在彩加小天使面前,大老師更是幾度差點淪陷,幾乎被掰彎。
嘴巴那麼厲害,實際上看到美少女(偽美少女)還不是一樣走不動路,老色胚了。
而且,任何一個能把事情看得如此通透的人,都不會選擇“自爆”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要知道,在高中“自爆”,人際關係還有修復的可能性,還有材木座、彩加、雪乃、糰子能理解你。
在辦公室裏“自爆”,可就真的社會性死亡了。
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在意你真正的想法,大家只通過你做的事情來認識你。
就連大老師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矛盾性,他看不起葉山為了維持身邊集團的穩定性,想要阻止一場告白,避免那兩人連朋友都沒得做。
他認為這是偽裝、是説謊,可是他自己也默默補充了一句:
“説謊最多的人,是我。”
聰明如他,難道還會看不出來雪乃和糰子的心意嗎?
可是他也想維持侍奉部的現狀,固執地把糰子所有的行為解讀為“温柔”,把雪乃繼續腦補成那個不可接近的冰山美人。
第一季的最後,雪乃像剛開始一樣再次拒絕了他的“做朋友請求”。
可是,就連我們這些觀眾都能讀出來,這一次,雪乃的言下之意是:
“我不可能和你成為朋友,只能成為男女朋友。”
雖然,侍奉部三人永無止境的日常,當然不是大老師想追求的“真物”。
他自己也清楚——
“這平淡的一幕終有一天會消退,消退之後,總有一天會讓人悔恨不已。”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春物》一二季,我們就會發現,之前和大老師雪乃各種不對付的現充團體,經過幾次合作之後關係也改善了很多。
大老師和那個初中傷過自己的女生見面,場面好像也不是那麼尷尬。
青春雖然不像那些謳歌者歌頌的那般美好,卻也沒有大老師吐槽的那麼差勁。
貫穿所有人青春的校園生活,都是社會生活的一場演習,既然是演習,當然允許失誤,也允許犯錯。
在這一階段的人際關係具有很大的彈性,破壞起來很容易,但是修復起來也很容易,正如少年的心性,來得快去得也快。
大家都是少年,有些事情,真沒必要那麼較真。
雖然在完結季播出之後,大老師必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真物”,必須要做出選擇。
但是,在那之前,即使有
“維持現狀”
這樣的想法,也絕不是錯誤。
而且,即使有一天,侍奉部裏不再飄着紅茶香味,平淡的一幕不再,我想,留給三人的也絕不是悔恨。
他們想起彼此、想起部室中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的時候,一定會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