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質問克林頓的北大女孩,後來嫁到美國,卻慘遭拋棄、生活艱難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有矛盾嗎?”一聲質問,打破了當時沉寂已久的平靜。這聲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質問,來自北大中文系1994級學生馬楠。相信敢於批駁權威已經成為當時大多數人對馬楠的印象,也因此“反美戰士”的標籤一度在她身上撕不下來。但事實上輿論就是隻看到了一面,沒有想到另一面是如何讓人驚訝。
當面質疑美國總統
1998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來華,在北京大學作演講。他向在場的400多名師生闡述美國自由部分時,引用了胡適先生“為了個人自由而奮鬥就是為了國家的自由而奮鬥”的説法,強調個人“不要為了國家的自由而犧牲自己的自由”。並且強調説美國人認為胡適是對的。
演講結束後,按例進入提問環節。馬楠作為第6位提問者,站起來面對面質疑克林頓,“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國家自由和個人自由有衝突嗎?”
當時的克林頓恐怕也沒有想到會有人當面質疑他,半天也沒回答出來。馬楠隨即話鋒一轉,“只有那些真正尊重別人的自由權的人,才可以自稱瞭解自由的意義”。空氣中的火藥味愈發濃烈,輿論甚囂,引起媒體廣泛關注。而馬楠因為沒有迎合克林頓,反而敢於面對面質疑一國總統,因此迅速在網上走紅,被網友和媒體扣上了“反美戰士”的帽子。
“反美”背後的故事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反美戰士”的稱號倒也不免是一場佳話。然而戲劇性的是,幾年過後,網上有人爆料稱當年的反美戰士馬楠畢業之後嫁給了美國人,並且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生活。輿論譁然,傳言愈滾愈烈,很多網友紛紛懷疑當年馬楠質問克林頓的做法是作秀,畢竟言行如此不一的情況下,誰又敢相信當年馬楠的言論是出自真心呢?
因着這番傳言,2006年,馬楠接受了《南方人物週刊》的採訪,面對網上的輿論,她表示她自己的確嫁給了一個美國人,中文名叫寇白龍。但她並沒有加入美國國籍,也沒有在美國生活,而是依然在中國生活。至於當年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質問,馬楠毫不避諱地表示,她自己是有私心的,她所之以站起來對克林頓提問,是藉此想得到媒體的關注,希望當時美國的前男友能夠在電視上看到她。只是一個讓她前男友關注她的藉口而已。這時很多中國網友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馬楠畢業就和美國人結婚。
至於她本人現在的婚姻狀況,她表示,她的婚姻是自己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路,另一半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不重要,只要幸福就好。但“反美”的確不是她的本意,只是單純的學術探討,卻沒有料到媒體大肆炒作,誇大言論,給她安上了“反美戰士”的高帽。作了這番採訪之後,輿論才又漸漸平息,馬楠也逐漸淡出網友視野。
波折的婚姻
不過事情總要一波多折,原以為馬楠就此在網絡上銷聲匿跡時,2012年她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原來是馬楠在媒體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請幫我尋找這個美國人》的文章,文中寫道她和寇白龍已經在2011年5月協議離婚,協議寫明女兒先由女方馬楠撫養一年時間,撫養權在一年後再另外商議。
但寇白龍未經馬楠同意,偷偷將孩子帶走,並且拒絕告知馬楠孩子下落,甚至不讓孩子上學,拒絕美國大使館對孩子的安全派人福利探視。她已經就孩子撫養權問題向法院起訴,而發表此文的目的是希望知情的網友能夠幫助她找到寇白龍的地址和聯繫方式,將法院傳票送達在他手上。
一場頂着“反美”稱號最後卻嫁給美國人的婚姻就這樣慘淡收場,令人唏噓不已。至於兩人感情破裂的原因,馬楠則始終沒有對外説明,不過“可憐媽媽”就這樣又代替馬楠美國太太的稱號,成為馬楠又一個標籤。
與孩子為伍
也許是在尋找孩子的路上逐漸意識到孩子對她的重要性,離婚以後,馬楠依然留在廈門,成為了一名小學圖書管理員。20年前那個站在北大演講台下,意氣風發駁斥克林頓的女學生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個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圖書管理員,當年的熱血昂揚、少年意氣如今已不復存在,時光磨平了所有稜角。
從前很多同學都在國內外頂級高校任教,與這些同學們相比,馬楠現在似乎錯過了很多,但也成長了很多,每個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有遺憾的部分,她自己也不可避免。但這種遺憾並非在於物質,更多的還是在於精神上,沒能夠在學術上有所施展和成就,沒能實現年輕時的理想。
中文系畢業的馬楠始終帶着中文系獨有的特點,很多時候都表現得像一個空想主義者,懸在空中樓閣,宏大的夢想、獨特的浪漫,是崇高而優美的,但卻獨獨沒有實踐和操作的可能。但這種特質也使得她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孩子,於是做了一名小學圖書管理員。
她喜歡並熱愛着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因為她最終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整個人充實而忙碌。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被她悄悄收藏進青春裏,待無人時再反覆咀嚼。而現實裏,馬楠腳踏實地,過得平常但幸福。
馬楠被天真單純的孩子包圍,大多數時間都沉浸在美好的童話故事裏,她將自己曾在國際教育交流會期間吸收的各種經驗優勢,應用到小學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當中。同時還為學校代一些英語課,激勵孩子們創作劇本、表演節目,和孩子們過各種節日。
作家喬納森·弗蘭岑曾在書中寫道:“我想我的人生並不總是幸福的,或者説輕鬆的,或者説完全是我想要的。在某個時刻,我只能努力不去過多地想某些事,不然,它們會讓我心碎。”馬楠同樣如此,20年的經歷將她拉回了現實,漂浮在空中樓閣的那個人終於落地生根。
流光容易把人拋,但未來依然存在。也許,就算今日再沒有什麼東西擁有未來,恰恰是我們的笑還擁有未來。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容給了馬楠一劑良藥,未來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