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學界,生於1991年的青年學者、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韋東奕,幾乎是近兩年來輿論關注度最高的研究人員。自從去年5月接受自媒體訪談後意外走紅後,“韋神”的稱號和他的傳奇故事就在坊間熱傳。
其實韋東奕很少上網,他對輿論的追捧也並沒有多在意,數學才是他更感興趣的事。不過,近日,韋東奕破例接受了《南風窗》的一次採訪,表達了他對網絡風潮的看法。他的發言既澄清了一些事實,也值得真心欣賞“韋神”的人回味與深思。
每隔一段時間,與韋東奕有關的傳言都會在網上激起不少討論,而這些傳言的主題,不外乎是“韋神”多麼厲害,如何揚我國威。具體考察這些傳言,不論是“韋神幫博士團隊解決數學問題”還是“韋神拒絕哈佛大學破格邀請”,都是極易撩撥受眾情緒、炒起網絡熱度的話題。然而,在最新採訪中,韋東奕卻乾脆利落地證偽了這些傳言,表示自己對“假新聞上熱搜”也很無奈。
面對真偽夾雜、情緒多態的網絡輿論,韋東奕有淡然處之的一面。據韋東奕所言,這些事都是別人告訴他才知道的,他沒去看,也不在乎,因此不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但要説是否真的毫無影響,韋東奕也表示:自己不希望被外界關注和打攪,因為“怪怪的”,“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
網友評論(來自中青報官微)
作為年少有為、成果頻出的知名學者,韋東奕既有身為科研工作者的一面,也有身為公眾人物的一面。前一重身份意味着他需要一個安寧穩定,可以潛心靜氣專注於研究的工作環境。但是,後一重身份卻決定了他“不被外界關注”的期待很難實現。站在韋東奕的視角上,成為輿論追捧的“韋神”,既不是他追求的目標,也不是他的主動選擇。事態如此發展,既有機緣巧合的成分,也有某些試圖藉機炒作、消費韋東奕名聲的人進一步推波助瀾。
客觀而論,以韋東奕的學術水平,即便沒有意外“封神”,成名或許也是遲早的事。但是,即便韋東奕成了名人這個既成事實無法改變,我們也可以用更理性、更平和、更有利其學術事業發展、更尊重其本人意願的方式對其加以關注,而不應以輕佻、炒作的態度消費“韋神”,乃至於用虛假信息對其進行“捧殺”。
作為中國人,普通網友為中國培養出的一流人才驕傲,感到與有榮焉,這種心情是很正常的。不論是學術界的韋東奕,還是體育界、文化界、產業界的其他傑出代表,都會自然而然地引發同胞的欣賞和崇拜,收穫數不盡的鮮花和掌聲。但是,大眾輿論的追捧很多時候都像一柄雙刃劍,對當事人而言未必全是好事。
即便不考慮有人藉機“收割”流量從中為自己牟利,過度喧囂的輿論聲浪,也可能干擾當事人的心情和事業,對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而在“韋神”所經歷的這些事情當中,我們也已經看到了某些明顯是要消費其名聲的不良苗頭。對於難得的青年人才,社會既要做到尊重、重視,更要用心培養、愛惜。對個體而言,崇拜“韋神”,把韋東奕的成就當作嚮往和學習的對象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我們真心希望“韋神”發展得更好,就該懂得節制,要給他留下一張清淨的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