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數據顯示,中國大中城市,已出現60萬個自願不育的丁克家族,其中18歲到34歲選擇做丁克家族的佔10.4%。

縱然國家不斷地倡導二胎、甚至現在的三胎政策,但是依然有很多新婚夫妻,選擇了婚後加入丁克的行列。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究其原因,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

1、現在的年輕人比較看得開,從小到大基本沒吃過什麼苦頭,自我為中心的情況較多

婚後的二人,依然還是沒長大的孩子,看到身邊的朋友結婚後生子,基本等於失去了自由,因此,都以“沒玩夠、自己還是個孩子”為措辭,拒絕婚後要孩子。

2、當今社會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了,稱為“吞金獸”一點兒不為過。

從一出生開始,就面對着各種孕嬰用品,孕期的還要有各種補品,生下來以後面臨着高額的幼兒園費用,特長班費用,因此,這些巨大的開支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喘不上了氣,自然也就選擇了放棄生孩子。

3.女人從一出生,就肩負着結婚生子的使命,但當今的社會對於女性並不友好,除了做個賢妻良母外,還要有賺錢能力,經濟獨立。

但是因為結婚生子的特殊情況,需要消耗女人至少兩年的大好時光,而三十歲左右生育的年齡,也正是在職場的黃金時段,因此,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了事業大於生育,也就逐漸加入了丁克一族。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縱然部分女人在家庭與事業之間選擇了家庭,懷孕生子,但是因為孕期和產後的情緒疏導不及時,我國近階段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持續增高。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斷矛盾的過程,既想要擁有婚後的甜蜜生活和自由,又想擁有有了孩子之後陪伴成長的精彩瞬間,是不大可能的。但無論何時,孩子都會是夫妻二人幸福生活的錦上添花。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其實,成為父母也是你的一種成長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會進入一種誤區,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沒長大,不着急要孩子,等我成熟穩重了以後再説。

其實,你可能沒想過,無論你成熟到如何地步,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準備得盡善盡美。縱然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有質疑、焦慮,甚至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這都是你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寶貴經驗。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我們常説: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很多時候,想要一個男人或者女人快速成長的方式,真的是擁有了孩子。孩子不但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也是倆人之間情感的紐帶。

毋庸置疑,生了孩子之後我們要犧牲的東西很多,比如自由、應酬、朋友圈、睡眠.......但同樣,我們也會收穫更多: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背出第一首古詩......這些精彩的瞬間,是任何事情都無法代替的。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孩子,會成為我們情感的組成和昇華

不管多麼幸福的人生,多麼精明能幹的人,終究躲不過生老病死。年輕時期多麼甜蜜幸福的夫妻,都要面臨有一天,另一半的離去。

曾經就有一對丁克夫妻説道:將來一定是我先走,因為我無法想象你不在了,我該如何活下去。

如果你們有個已經撫育成人的孩子,那麼另一半是不是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因為孩子的缺失,兩個相依為命的人一定會彼此深愛的,所以,未來不管是誰離開,對另一半都會是致命一擊。

選擇了丁克,就意味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承受未來的殘忍的生死離別和無限的孤獨寂寞。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電視劇《安家》中,就有一對丁克的老夫妻,在上海擁有着自己的部分老洋房產權。剛開始的日子幸福甜蜜,但老爺爺的突然重病,打亂了兩個人原本甜蜜的生活。孫儷扮演的房似錦一直如孫女般幫助着兩個老人賣房治病。

但是很遺憾,爺爺還是離開了。而留下的老奶奶對生活沒有任何留戀,也選擇了離開,房產也捐贈了出去。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小結

因此,生兒育女,留下後代,其實是愛着對方的另外一種方式,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了,還有孩子替你愛着他。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一定會有無數次選擇的機會。但是成為丁克一定不是你的首選。享受老天賦予我們身體的本能,享受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人生就是這樣累並快樂着的矛盾過程。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END.

今日話題:

你能接受丁克嗎?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元小妹

編輯|元小妹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7 字。

轉載請註明: 在中國,真的可以“丁克”嗎?其實根本不現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