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8日,台灣一家日本壽司連鎖店推出促銷活動,只要名字中有“鮭魚”(注,鮭魚即三文魚)兩字,可全桌6人免費;名字中有“鮭魚”同音字者,則可享五折起的優惠,引發全台“鮭魚之亂”的“改名潮”。
為了免費的壽司,台中一名中醫系學生改名為“張鮭魚之夢”。名字改完後,工作人員告訴張同學,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改名,往後不得再改,讓他相當震驚。張同學表示,自己不知道父母曾在他年幼時為他改名。
台灣的《姓名條例》規定,每個民眾一生中有3次因特殊原因改名的機會(不限字數)。根據張同學的情況,只有第二個條件還可以操作一下,即張同學可以讓他爸爸也改名為“張鮭魚之夢”,然後張同學就“解套”了。
此次“諧音哏”活動還引發了啼笑皆非的故事。16日開始,台灣各地頻現改名熱潮,每人都發揮創意改名,準備前往壽司店大快朵頤。有網友爆料,一人改名為“劉鮭魚”後開心去用餐,結賬時被店家告知“不是我們家活動”,只好全部買單。更可笑的是,台中市有一位女大學生為能免費吃壽司,17日一早就到户政部門改名,叫“郭鮭魚丼飯”。
報道稱,今年3月初,台灣一位出租車司機將姓名從“黃鑫翔”改為25個字的“黃大嵐是喜神財神衰神福德正神所有神祝福的寶貝小心肝”,這個姓名超過此前19個字的“晉瑋台灣台東之子大麻煩要投油土伯歐薩斯”,成為台灣最長名字。當時曾有網友調侃説,改名字是權利,但有種都用簽名別用印章;還有人説如果刻章可能要跟玉璽一樣大才能刻下。
此前,就有很多網友表示不解:為一頓飯把名字都改了?
來源:綜合 觀察者網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