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內地娛樂選秀節目邀請海外選手與內地選手同台競技,內地選手水平的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及一些博出位舉動讓評委和觀眾都驚掉了下巴,結合內地娛樂圈近年來的總體現狀,一時間,“內地娛樂圈完了”“救救內地娛樂”的聲音在網上傳播開來。
任何矛盾最終爆發出來都必然是早已埋下了隱患。比如偶像練習生或是選秀節目,究竟是產物,還是產業?
如果只是“產物”,那無論遭受多少外界的嘲笑和輕視都無關緊要,因為這只是資本遊戲追逐流量的結果。如果是“產業”,那就説明我們對娛樂業缺乏嚴格、甚至嚴苛的規劃以及規範。
雖然有人經常拿內地娛樂業的所謂“繁榮”和“蓬勃”來説事,什麼買熱搜也不是大事情之類,但結果能説明一切,比如我們為什麼要向觀眾展示一個連歌都唱不好,跳舞動作都不協調的練習生?為什麼海外藝人與內地藝人的薪資差距那麼大?為什麼人家低調地唱歌跳舞演戲,我們卻那麼高調地花錢買票買熱搜?
我們當然沒辦法完全復刻別人的道路,但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與外界溝通的日益緊密,總該有“有識之士”能早早地意識到問題吧?是不能説,不敢説,還是自己本身也是資本遊戲中的一分子,知道這一筆快錢在兩三年之內就能賺完,然後再轉手到下一個“項目”上?
在這場“遊戲”當中,第一個被提起來的必然是資本,內地娛樂業資本與日韓的行為方式不大相同。在早期開拓海外市場時,日韓的幾大品牌雖然各自營利但對外擰成一股繩開拓市場,前人奠定的道路和粉絲基礎方便了後來偶像的發展,後起的粉絲羣也必須尊敬前輩,這樣一來就建立了規則。而內地娛樂業資本別説開拓海外市場,在國內市場還要互相較勁,結果只能是誰也得不到好處。
第二是整體環境,很多人沒有辦法靜下心置辦一份“產業”,把什麼都變成了“快餐”。韓國偶像練習好幾年也未必一出道就能火,內地娛樂偶像隨便糊弄幾天,找個公司參加個選秀就算出道馬上就能去掙錢吃青春飯變現,目光短淺的“遊戲”執行人也願意掙快錢,市場瞬間就低廉了。
第三是“遊戲”策劃者,他們只想在偶像身上掙錢,但任何產業都不可能是表面那麼短淺,提交上來的規劃是給練習生看的,給老闆看的,還是給投資人看的?可能自己心裏都不清楚。這樣的“快錢”自然也掙得不長遠。
第四是品質控制。當下內地娛樂圈的所謂“偶像”真的經歷過三五年練習生培訓嗎?具備專業素養和操守嗎?對職業和觀眾有敬畏之心嗎?
第五是粉絲羣所謂“無腦追星”的風行。偶像不管説什麼話都是對的,就連一些劣跡藝人也堂而皇之地公開活動,業界缺乏嚴格的標準,以及犯什麼錯就承擔什麼後果的是非觀。
內地娛樂圈主要是模仿韓日發展起來的,這無法否認,但各國有自身特殊國情,更何況無人願意改進又怎麼可能整體發展得比別人好?韓日娛樂圈看似自由,規矩卻都在藝人心裏。
最近,中國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也在承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江蘇蘇寧和天津泰達俱樂部因經營管理不善、資金短缺、欠薪等問題,宣佈退出。很多的大牌教練和外援由於不適應賽會制和大幅度降薪已經逃離。拋開產業屬性不同,其實中超聯賽與娛樂圈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學人家,學不像、學得貴、學得差,一樣的自得自滿,一樣的拿不出手。
説到底,如果大家關起門來搞“遊戲”,心裏都明白,崩是肯定會崩的,什麼時候崩呢?只要不跟外界比較就不會。所以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這是“產物”還是“產業”?
現在無論是拿哪個別國成功的偶像明星或者體育聯賽來做比較,聲淚俱下地批判內地娛樂圈或其他行業的狀況,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從出發點來説,不能是別人在自強自立,我們在自娛自樂。(作者是策劃人、監製、《四味毒叔》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