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做“知識網紅”,並非大材小用

  當下,知識視頻成為新風口,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專業人士入駐西瓜視頻、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從事科普內容生產工作。不少有博士學歷的創作者,通過大眾較為陌生的科技、財經、軍事等專業領域硬核知識科普,同樣收穫了數以萬計的粉絲,成為網紅。   

  從14歲上大學、被譽為“神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袁嵐峯,到專注航空航天科普、坐擁百萬粉絲的“Mr.苟勝”;從曾治療800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醫學博士羅夕夕,到講述DNA鑑定故事、體味人間冷暖的中國DNA鑑定第一人“鄧姐”;更不用説“入駐”抖音的汪品先院士……視頻彈幕和評論區的支持與肯定,代表了觀眾們的認同。 

  

博士做“知識網紅”,並非大材小用

  2021年3月10日,汪品先院士在同濟大學講課。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這些高知羣體的職業選擇。在一些人看來,高學歷人羣做視頻、當網紅,屬於浪費人才——相比於專業科研,這些與普通百姓打交道的視頻類知識科普顯得不那麼高大上。 

  在西瓜視頻上擁有超過50萬粉絲的袁嵐峯,就因為從“神童”到“科普網紅”的故事而引發爭議。有人唏噓感嘆,有人支持敬佩,但袁嵐峯本人並不在意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在他看來,科普是科學家應該做的:“整個科學事業,科研和科普兩件事情都重要”。

  

博士做“知識網紅”,並非大材小用

  上到航天飛船太空對接的關鍵技術,下到綠皮火車今日仍存在背後的人文關懷,這些科普視頻內容帶領觀看者們認識各種現象背後的原因、藴含的道理,給人們看待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比如,過去中國隊摘金奪銀,大家只知道金牌的高含金量和運動健兒的不易,而現在通過一個成功的科普視頻,人們可以詳細瞭解某項目的難度概念等專業知識,這就是認識層次上的轉變和提升。 

  科普以視頻形式走近大眾,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是提升國民科學素養,培養國民基本的科學思維、科學視角。2018年9月發佈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報告》顯示,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雖然一直在上升,但仍僅有8.47%——這個數字到目前為止也還只是10%左右。而科學視頻內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無疑是推動科普的一個利器。另一方面,視頻接觸門檻低、受眾廣、滲透力強,打破了知識傳播的壁壘,能夠抵達傳統科普活動較難以觸及的下沉市場,從而讓知識觸達更多人羣,實現共享。

  

博士做“知識網紅”,並非大材小用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主任法醫師鄧亞軍介紹司法鑑定知識

  科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越是要把專業的知識講通講透、講得通俗易懂,越需要功底。這樣專業的事如果不由專業人士做,誰來做?

  事實也證明,博士們持續地創作輸出高質量內容,吸引了穩定的粉絲羣體,大眾對知識型博主也喜愛有加。這些專業人士通過做視頻助力知識普惠,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同樣值得肯定。

  互聯網空間中,人人都擁有話語權,也使得內容生態魚龍混雜,公眾很容易受不良信息誤導。而專業博主生產的大量優質知識類內容,不僅滿足了網友們多樣化、個性化的知識需求,還大大提升了視頻內容池的質量。這種趨勢,也反映了當下互聯網內容從單一娛樂化向知識化升級的特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8 字。

轉載請註明: 博士做“知識網紅”,並非大材小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