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梅生

重温《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魁地奇球場、有求必應屋、霍格茨沃禮堂等場景,喚醒或驚喜或憂慮的階段性成長記憶之外,更看明白了魔法學校與現實世界的緊密關係。

原著作者J.K.羅琳筆下,哈利與赫敏、羅恩等夥伴在霍格茨沃的成長曆險記,並非只是發生在平行時空,只供同齡讀者臆想沉迷的青少年升級打怪遊戲,相反,它融入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涉及個體的自我認知、家庭與學校教育,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衝突與鬥爭。

將這些問題相對如實呈現的系列影片,也跟着突破青少年成長電影的範疇,帶來了關於光明與黑暗、善良與邪惡、多數與少數、羣眾與權力等的辯證探討,直麪人性的複雜。它們是觀眾短暫逃脱生活困境的避風港,亦是讓觀眾看清現實難題,並找到解決方法的寶物箱——愛和勇氣,是化解困難的魔法。

首部曲《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場不久,哈利便現身説法,道出普通家庭看待正常與反常兒童的態度分別。11歲的哈利儘管一直乖巧聽話、任勞任怨,但在收養他的姨夫姨母眼裏,仍是個繼承巫師父母血統的可惡小魔鬼,他們完全不在意出生不久便失去雙親的哈利內心深處對愛的渴求,而是全心全意溺愛着自己的胖兒子達利。耳濡目染下,達利也時常借衣食住行方面的高人一等,耀武揚威。

故事發展演變的角度,顯然屬於羅琳的有意設置,是在為哈利進入魔法學校作鋪墊,但此種情況卻絕非個案。第二部《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中姨夫一家視為上賓的生意夥伴、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姨夫的姐姐等角色,與姨夫姨母一起構成了打壓另類兒童,試圖抑制他們自在成長的羣體。而後續的影片交代,伏地魔小時候也因具備特殊能力,加上性情孤僻,成為眾人避之不及的對象。

性格、能力甚至家庭出身無論好壞,只要與眾不同,便有可能讓一個人打小就飽嘗心酸,這種現象不止發生在現實層面的“麻瓜”世界,魔幻空間亦是如此,並觸及權力的不公。巫師界的“富二代”馬爾福,不但效仿他的父母,瞧不上家境貧寒的羅恩一家,還拉攏了和他一樣,有着所謂純正巫師血統的小惡棍結成團體,將欺負“天選之子”哈利與類似赫敏般出生在“麻瓜”或半“麻瓜”家庭的同學,視為日常樂趣之一。而在魔法部、伏地魔先後掌控霍格茨沃期間,沒有純正巫師血統的教師,或者被剝奪教書資格,或者因此喪失生命,讓人直觀聯想到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歷史。

《哈利·波特》故事的開端,霍格茨沃似乎是一所理想的學校。鄧不列多校長、麥格教授、混血巨人海格以及眾多學長學姐,用他們的學識、信念與品行,為哈利、赫敏等新生樹立起未來可期的榜樣,更讓他們尤其是哈利把學校當作精神家園。但分院帽的存在,點明瞭這所學校也是社會的縮影,四個學院中的格蘭芬多與斯萊特林,指向一直在校園內部角逐的善惡兩股勢力。等到畢業於斯萊特林學院的伏地魔及他麾下眾將逐漸登場,暗黑力量便慢慢佔據上風,霍格茨沃淪為社會現實甚或人類命運的鏡像。不願像響應權勢的大多數惡勢力般成為傀儡的哈利等人,只能正面迎戰。

人生關頭如何擇道,正是貫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主題。哈利媽媽面對強大的伏地魔,臨死之際拼盡全力用母愛守護住了哈利的性命;小天狼星的堂姐為了向伏地魔錶忠心,用奪命咒將他親手殺死。

“好人與壞人並不是界限分明,每個人內心都有光明與黑暗的方面,這就是真實的我們,重要的是我們選擇做哪一種人。”正如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對他所講,選擇的困境看似由外力造就,但何去何從卻全憑自己決定。哈利和小時候的伏地魔處境近似,可是人生走向卻像天平的兩端,而擁有相同魔杖的他們,使用魔杖的方式也迥然有別:一個是想挽救更多生命;一個要將不聽話的叛逆者趕盡殺絕。

怎樣選擇,更關聯個體的自我認知。原本只是裝腔作勢,不能算作惡少的馬爾福,認為自己不夠強大,不可能逃過伏地魔的黑手,聽命父母安排成為伏地魔的奴僕之一。將哈利母親視為畢生摯愛的斯內普教授,心懷保護哈利和巫師基業的使命,全程把自己裝扮成惡人。赫敏知道後來變成她男友的羅恩,不會真的丟下她和哈利,在他無理取鬧與哈利發生矛盾時,總會站在哈利身邊。羅恩的父親在意的是家庭和睦幸福,任由別人嘲笑他在魔法部地位低等,也不願意攀附富貴。

被伏地魔部分靈魂附體的哈利,雖然常被夢魘折磨,仍然堅信大愛與情誼能夠戰勝一切。他與並肩作戰的夥伴憑藉勇氣、技能與運氣,一次次衝破死神的防線,最終不僅守住共同的家,更完成了個人成長的蜕變。

哈利的變化對於觀眾,無論是人羣中的極少數還是大多數來説,都是一種激勵。因為魔法無邊的哈利極其特別,看起來卻又非常普通——從少年到青年,他都是最平常不過的鄰家男孩着裝。似乎,每個人在少年階段,都有可能接到信使貓頭鷹送來的霍格茨沃入學通知,變成“哈利·波特”。

甚或,人到中年結婚生子的哈利,也是一副隨大流的裝扮。《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臨近結尾,與妻子金妮一起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護送孩子前往霍格茨沃的哈利,穿的是仔褲、襯衫配西服,完全是一個標準的英國父親。

但觀眾知道,和小兒子阿不思一起“穿牆”來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他,身上依然有魔法,而他的三個子女,正在繼承他的魔力。得知阿不思正為分院帽可能把他分到斯萊特林,而不是哈利等人就讀過的格蘭芬多犯愁,哈利如此安慰兒子:“那樣斯萊特林學院將會得到一位很好的年輕巫師”。並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哈利相信阿不思的本心,更相信他的本心會隨着魔法技能的日益提升逐步堅定,就像自己當年一樣。

即使如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所講,哈利四十不惑時(按羅琳小説,1980年7月31日出生的哈利,今年剛好40歲),沒有拿得出手的出色事業,只有糟糕的家庭生活、調皮搗蛋的兒女以及無比輝煌的過去,觀眾也不應該失望搖頭。

畢竟,哈利在青春正好的年紀,和他同樣年輕的夥伴們,合力改變過魔法世界,並曾讓觀眾篤信,現實世界的模樣,同樣能夠得到改觀。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4 字。

轉載請註明: 回看哈利·波特:畢竟他曾讓我們相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