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方
最近,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引發不少議論,該劇豆瓣評分一夜驟降,從6.8分跌至4.8分。究其原因,並非劇集藝術水準出現了劇烈波動,而是與男主角扮演者在社交網絡上的激烈言辭相關。
熱門劇集有爭議並非罕見,而爭議本應成為各種立場觀點相互碰撞、探討切磋的契機。只可惜面對網友的差評,該劇主演沒有聞過則喜、冷靜反思作品存在的問題,而是把微博變為情緒發泄的“垃圾場”,引發了網友的新一輪報復性“圍攻”——不少人“怒打”一星,導致《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評分迅速出現斷崖式下跌……而這場鬧劇最終以演員刪除此條微博並道歉而收尾。
藝術探討與對話,豈可降格為情緒宣泄
上月中旬《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在某視頻網站平台播出,最初的豆瓣評分為6.8分,雖稱不上驚豔但熱點話題頗多,網友評價中也是有誇讚有批評。然而,男主角於本月初在微博上曬出網友打低分的截圖,並對“低分”發起“反攻”,認為但凡給這部新劇打“低分”的都是“沒看過劇的”,諷刺網友“不懂剪輯、不是專業影評人”,並且用詞低俗,令人大跌眼鏡。與此同時,由於主演的不當言論,不少網友進而“報復性”集體打出一星低分,也實屬意氣用事,並非理性評價。
其實在豆瓣上,因情緒化打分而引起的紛爭絕非孤例。例如網劇《我是餘歡水》評分曾在三天內從8.5分降至7.4分,因為大結局中的一句台詞有待商榷,某些尚未觀劇的網友只看了截圖,便聞風前來用一星差評宣泄憤怒。網劇《陳情令》的評分則更令人匪夷所思——從4.7低分升至8.3高分,又從8.3高分突然降至7.7分。其實問題出在該劇某主演身上:分數變高,是該演員的粉絲在“控評”;分數變低,則是該演員粉絲與其他羣體產生了紛爭,不喜歡這位主演的網友便以差評泄憤。無論是粉絲用高分“控評”還是網友以低分泄憤,説到底都是互聯網上的非理性情緒在作祟。連帶着新劇評分“大跳水”更是為人們提了個醒:影視劇創作者和網友之間,都應該構建更理性、清朗的對話空間。
雙線並敍有一定新意,卻在懸疑故事裏注入太多感情糾葛
應該看到,作為一部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在敍事和表演中,有不少亮點,尤其是雙線並敍的方式頗有新意。每集劇情都有兩個視角:前半集為女主角視角,後半集為男主角視角,當視角互換時還將現實和回憶彼此穿插。在一些影評人看來,這種多線敍述的手法,能為劇集增添立體感、細膩度和深度,用在懸疑故事裏還帶有“燒腦”“反轉”等意味。
只是既然主打懸疑,《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卻在劇情中注入太多套路化的感情糾葛,有些段落難免有“注水”嫌疑。這是一個講述開咖啡店的女文青遇上卧底緝毒警察,從而陷入陰謀和案件的故事。男一號嚴謹是個曾當過武警的富二代,如今以卧底身份成為海鮮飯店負責人,並在生意往來中遇上販毒團伙,和自己之前參與過的一個特大案件有所關聯。這些複雜的身份背景,均是男主角空口所言。劇集又通過哪些行動證明他曾當過武警?不外乎是在女主角需要時出現,給她搬電視、修自行車、開鎖。就連男主角同事也忍不住吐槽:你是打着查案幌子去泡妞吧。
縱觀今年的影視行業,懸疑劇無疑是最火的類型。其後,一批主打懸疑的劇集紛紛出現,而這些劇集往往涉及刑偵、醫學、法律等專業領域。在上海社科院新聞所研究員呂鵬看來,好的行業劇一定是基於生活展現這個行業包括榮耀和卑微的各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展現從業者對職業的熱愛和對專業的追求。“某些作品頂着行業劇、懸疑劇的噱頭,卻把主要敍事力量、故事情節放在職場‘宮鬥’或感情糾葛上,更有甚者屢屢突破行業專業底線,謬以千里。”學者認為,國產劇中缺少展現職業尊嚴和專業魅力的作品,是值得反思的。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