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自幼酷愛各種民間藝術。1996年創辦北京德雲社,説相聲、講評書、拍電影、拍電視劇、主持電視節目。從小茶館到大劇院,從籍籍無名到名滿天下,他對於中國式成功,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訟師也好,律師也罷,你當他們都是在玩兒法律條文啊?不是,人家玩兒的其實是人性。《謀事》就是一本暗藏人心、人情、人性,教你觀己、識人、謀事的書。
《謀事》
郭德綱 著
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相關閲讀
咱們今天不聊李白的詩,聊聊他作為一個“社畜”,那些年踩過的坑!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詩聽着是不是很耳熟?
沒錯,您小時候一定背過。好像沒有一個小孩兒沒背過李白的詩。這首《早發白帝城》實在太經典了,一千里路一天就走完,這是有高鐵了嗎?沒有。不是路真的走得這麼快,而是李白的心情太放鬆了,心都飛了。
又有人要説了:“老郭別吊我們胃口了,李白我們太熟了。他的詩,我小學就 都會背了。”
咱們今天不聊李白的詩,聊聊他作為一個“社畜”,那些年踩過的坑!
李白什麼時候成社畜了?“天子呼來不上船”,多硬氣啊!
哎,這説的是青年李白,是詩裏面的李白。我今天説的是現實中的李白。他寫詩總能踩在點子上,可是到了在官場押寶的時候,李白的運氣卻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今天,我們就專門盤點一下李大仙人在職場沉浮的那些趣事。
詩仙李白,最基本的人設是了不得的大詩人。
李白,出生於公元 701 年。如果他能活到現在,那就得有一千三百二十歲了。 至於他出生在哪兒,歷史上爭議很多,今天就不討論了,回頭我專門寫一篇博士論文説這個事。
轉眼到了公元 725 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雲遊途中,他認識了很多文化名人,大家你誇我,我誇你,互粉互關,彼此互動得十分熱烈。
公元 734、735 年,李白分別寫了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寫得飄逸豪放、氣韻生動,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好文章。
第一篇是為韓朝宗寫的,當時韓朝宗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所以這篇文章就叫《與韓荊州書》。李白把老韓一通猛誇:“我聽説了,天下名士都誇您, 説‘生不用封萬户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您瞅瞅,這就跟金庸老爺子在《鹿鼎記》裏頭誇獎天地會總舵主是一個路數:平生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
第二篇是獻給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二十三年,即公元 735 年,李白作《明堂賦》,賦中寫道:“四門啓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意思是萬國來朝,賢才廣進。言下之意:“誰是賢才?我呀!我李白呀!有了好人才,皇帝您江山永固啊!天下永遠都是老李家的! ”
兩篇文章,一個意思—“你們看看我呀!給我點個關注啊!兄弟我可有才華了!有絕活兒呀!我會寫詩,會寫文章,趕緊讓我當官吧! ”
可是,寫了那麼多,李白也沒撈着一官半職。沒辦法,李白再次開啓雲遊模式。七年後,皇帝才召他入宮侍奉。
剛開始,玄宗對他真的是夠好了。李白喝湯,皇帝親自拿勺喂。這個待遇估計很多皇子都沒享受過。李白的工作就是跟着皇帝四處走,皇帝問什麼,他就答什麼,皇帝讓描寫什麼東西,他立刻就提筆寫詩。在當時,這個崗位叫翰林供奉,其實就是御用文人。
後來呢,情況就變了。李白喜歡喝酒,和七個朋友組成了“飲中八仙”組合。 幾個人白酒啤酒紅酒黃酒一塊兒喝,您想那好得了嗎,肯定是天天宿醉,醉得都沒法兒上朝。玄宗喊他:“你得上班了,早上得打卡呀。”李白説:“我不打卡,凡是讓員工打卡的公司,都是會走下坡路的。”
這皇帝能高興嗎?
有一次,玄宗命李白填新詞為自己助興。他可好,喝了個酩酊大醉,腳一伸,指揮高力士説:“你把我鞋給脱了。”
高力士可是玄宗最貼身的親信啊!
漸漸地,李白把同朝為官的同事、皇帝身邊的宦官,甚至皇帝本人,都得罪了個乾乾淨淨。好不容易混來的一個官位,才幹了一年多就丟了。
用今天的話來説,李白就是火得太容易了,還沒來得及摸清上層路線的門道,就先把自己給“燒糊”了。
失業下崗的李白沒錢當“長漂”了,長安物價貴呀,他索性再次雲遊!
這次遊歷的途中,李白認識了比自己小十一歲的杜甫,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二位,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他倆的友誼被傳為千古佳話。杜甫非常非常佩服李白,總是想念他,給他寫詩。擱今天,杜甫就是李白“超話”主持人、李白粉絲團團長。但是兩人終歸聚少離多,轉眼就到了公元 755 年,安史之亂爆 發了。
這一年,李白和老婆宗氏正在廬山一帶居住。我們先把他們兩口子放在那兒 不説,先説説長安的局勢。
長安當年可是宇宙中心,相當於今天的五道口,盛極一時啊,可惜安史之亂一開始,叛軍一路從河北就打過去了。唐玄宗起初沒把叛軍放在眼裏,他寄希望於潼關的守軍。潼關是長安的門户,潼關不失守,長安就不會丟。可惜,叛軍很 快就攻破了潼關,玄宗也沒猶豫,收拾東西就跑了。
玄宗和太子逃到馬嵬坡,大軍就不肯走了。眾將士説都是楊家害了大唐,要把狐媚惑主的楊貴妃弄死!
玄宗捨不得,可也沒辦法,部隊要譁變啊!為了穩定軍心,更為了自保,他只得賜死楊玉環。楊玉環死後,玄宗要繼續跑,當地的百姓不幹了,紛紛把玄宗圍住,勸他統領軍隊和百姓們共同抵禦敵軍。但是現在的玄宗已經無力與敵軍作戰,只好留下太子李亨。李亨被百姓挽留,在玄宗的建議下去往寧夏,玄宗與太子兩人就此分兩路逃跑。
李亨覺得大唐已是風雨飄搖,能不能挺住都是個問題,如果繼續由玄宗執掌政權,估計大唐也沒戲了,要是自己上台,登高一呼,也許大唐還有延續下去的希望。於是,在流亡途中,李亨稱帝了,史稱唐肅宗。李亨還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按理説,中國古代一般都要等到老皇帝去世了,太子才能即位。玄宗、肅宗爺倆的情況是很特殊的,玄宗還活着呢,太子就上台了。
玄宗還挺硬朗,又撐了七年才去世,他死了十三天,肅宗也死了。基本上,肅宗當了幾年皇帝,玄宗就當了幾年太上皇。
雖然肅宗對爸爸足夠客氣,但是玄宗可不止肅宗這一個兒子。玄宗的兒子挺多的,當爹的也沒做到一碗水端平,總是輕了這個,重了那個。
玄宗偏愛誰呢?偏愛李璘,就是歷史上的永王。
據説永王李璘是個醜八怪,身上有殘疾,脖子歪,晚上睡不好覺,李亨經常抱着他睡,為的是照顧弟弟的脖子,讓他能睡好。天長日久,李璘就膨脹了,他覺得:“三哥對我多好啊,好到我跟他要皇位,他都能讓給我。”
這孩子也是想不明白了。以前好,以前他們是兄弟,現在他們的關係已經變成君臣了。角色轉換這麼大,李璘都不明白其間的微妙之處,可見這個富貴王爺不太懂人情世故。
玄宗給了永王很多好處,他利用自己最後一點兒權力,封李璘為四道節度使,兼江陵大都督,讓他鎮守江陵。
這個安排真的太偏心了。
四道,包括山南東路、江南西路、嶺南、黔中,叛軍根本沒往這邊打,非常安全;再加上這裏有國家修建的幾大糧庫,糧草充足。所以説,玄宗給李璘安排 的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那邊肅宗李亨還等着十六弟永王出人出糧來幫他平叛呢,沒想到他最疼愛的十六弟竟然按兵不動,坐等他與叛軍兩敗俱傷,好安享漁翁之利!
兄弟倆就這樣產生了嫌隙。
永王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被天下人恥笑。所以他需要洗白自己,營銷自己。這時,他想到了李白。
李白不在西北戰區,安史之亂爆發時,他住在廬山一帶,離永王的駐地很近。李白過來上班,不用經過敵佔區,沒有性命危險;而且,李白是個巨大的KOL,這個KOL太大了,他要是來了,天下的讀書人都會覺得永王值得追隨,連李白都跟永王了,那還錯得了嗎?
永王這個offer(錄用信)一發過來,李白就坐不住了。他這一輩子一直想當官,眼看第一個機會沒把握好,“糊了。”他不能再失去現在這個機會了。李白馬上就收拾行李,打算投奔永王。他老婆就勸他:“你先彆着急,創業得跟對老闆, 永王這人不靠譜,去了會遭殃。”
李白不以為然:“你懂什麼,永王不靠譜,我靠譜啊!有我輔佐,他一定能走正道! ”
這麼一對比我們就看出來了,李白這個書呆子見識遠遠沒有他老婆高。再説了,他下崗在家,老婆勸他別急於工作,好好選個單位,這樣深謀遠慮的老婆多好啊。
可惜李白沒有老婆的政治智慧。他拿着行李,徑直趕向永王的幕府,當了幕僚。
前面説過,永王已被肅宗猜忌。肅宗知道,調永王來寧夏覲見自己是不可能的,讓他出兵襲擊安祿山、史思明的老巢也不太現實。為了考驗永王的忠誠度,肅宗想了一個辦法:他下令讓永王去四川見太上皇。永王若不去,就是抗旨不遵;若是去了,可能就永遠都回不來了。
永王知道肅宗這是調虎離山,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根據地分開。他決定抗旨,不去見玄宗。不僅沒去,他還組織人馬往東打。
叛軍在西邊,他往東打,就是要從湖北出發打到江蘇,然後繞過山東,到河北、北京摧毀安祿山的老窩。這一招挺狠。這麼一走,時間短不了。等永王走到了,安祿山也徹底佔領長安了,説不定那時已經把肅宗都消滅了,老窩要不要都無所謂了。
永王出兵,對平叛沒有任何意義,倒是可以保存他自己的兵力,擴大根據地。弄不好還能跟晉朝一樣,搞個東唐或者南唐啥的,分裂出一個小朝廷。
李白沒看清永王的目的,還歌頌他呢。他一連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把永王誇得都沒邊了。
肅宗不幹了:“我打不了安祿山還打不了你?留着你,我更打不過安祿山了! ”
恰逢此時,江南東路採訪使李希言寫信責問永王:“你擅自發兵東下,意圖究竟是什麼? ”
永王惱羞成怒,派兵攻打李希言,這一來等於是當眾打了肅宗的臉。肅宗對自己的十六弟徹底失望,傳令三軍,討伐永王李璘。
沒過多久,永王的部下季廣琛被前宰相之子韋陟策反,眾將領跟隨季廣琛四下奔逃,永王被打得節節敗退,最終兵敗被殺。遠在四川的玄宗知道小兒子肯定沒好果子吃,他下令免去永王四道節度使、江陵大都督的職務,把永王貶為庶民, 看起來是懲罰永王,其實是想保住永王一條命。
但已經來不及了。看到下屬把永王的妻兒送到四川的時候,玄宗就知道,完了,李璘沒了。
確實是沒了。永王李璘這個行為,如果要定性的話,那就是標準的“逆”,十惡不赦裏的一惡。犯這個罪,那就是死路一條。但是玄宗心疼這個小兒子,肅宗也親自照顧過這個弟弟,對他比對別的弟弟感情更深。肅宗顧及兄弟情分,隱而不言。他沒有正式公開永王的罪行,一扭頭,卻把李白的罪行給公佈了,是“附逆”,就是説他跟着叛賊反叛了,他不是什麼好東西!
李白被判了死刑。
幸運的是,這個死刑不是要立即執行的那種。今天我們國家的死刑也分為兩類,立即執行和緩期執行,那會兒也差不多。被判緩期執行,他就還有機會。
喜歡李白詩文的人,都在幫李白求情。
李白被捕後關入潯陽獄中,得宣慰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相助。在這二人的勸説下,肅宗將李白的死刑改判為流刑。流刑也是古代的一種常見刑罰。李白被流放到了夜郎—不是夜郎自大那個夜郎,唐朝的夜郎就是今天的桐梓。
李白就這樣踏上了流放之路。他很不情願地從安徽向貴州行進,夜郎的生活條件很艱苦, 他又快六十歲了,去了必定凶多吉少。於是他這一路都走得很慢。這個時期李白依然在寫詩,不少詩句都表現出了他在流放途中的沉重心情。比如路過黃牛峽的時候,李白寫道:“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到了白帝城,好消息來了:肅宗大赦天下!
大赦和特赦不同,特赦是針對某一個人或幾個人,是有名單的,不在名單上的人要繼續蹲監獄。大赦不分人,所有罪犯都可以減刑!當時關中大旱,肅宗有些自責,認為自己舉止不當,得罪了天神,於是大赦天下贖罪。當時的犯人,判死刑的都被改成流刑,判流刑的都被無罪釋放。原本被判處流刑的李白在白帝城接到這樣一個消息,一時間喜出望外。他的心都飛了,飛到了安徽當塗,叔叔李陽冰家裏。
公元 762 年,李白死於當塗採石磯,時年62歲。
作者:郭德綱
編輯:蔣楚婷
責任編輯:朱自奮
素材來源:博集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