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以下簡稱《變形金剛7》)6月9日內地同步上映。
這個系列從2011年的《變形金剛3》開始,內地票房都在10億以上,其中票房最高的《變形金剛4》拿到近20億的票房,番外篇《大黃蜂》儘管製作稍顯遜色票房也超過了11億。然而這部《變形金剛7》專業票房軟件給出的總票房預測僅6.05億。
票房不佳一部分原因是電影口碑拉胯,目前豆瓣評分跌至6.3,近一半觀眾打三星。這樣的評分位列該系列第二名——倒數,原本“爆炸貝”一直執掌這個系列,但《變形金剛5》豆瓣評分僅4.9,口碑實在太糟糕,可能是不想將這個搖錢樹帶進死衚衕,邁克爾·貝在這部退居二線,推新導演上任,然而電影依舊乏善可陳。
縱觀《變形金剛7》,除非特別特別痴迷這個系列,否則完全不建議觀看。電影僅有1個亮點,但後面跟着100個缺點。
亮點是首次為該系列引入新角色。電影跳出以往作品博派和狂派之間的乏味打鬥,新增巨無霸,擎天聖、黃豹、飛箭勇士等新角色登場,而反派方面則迎來了近乎“機器背景”的宇宙大帝和戰力極強的天災。新角色的加盟,為電影注入一點新意。
然而新角色的加入,依然帶不動這部電影,缺點太多了。
首先是故事單薄、BUG太多。《變形金剛7》不怕劇透,劇情簡介差不多就是電影劇情。宇宙大帝和天災代表的反派要吞噬整個星球,擎天柱等汽車人面對找機會回賽博坦星球和保護地球之間的艱難選擇。再和系列以往故事差不多的加入兩個人類,凸顯團結、信任的重要性,並在最終緊要關頭戰勝反派,電影結束。
然而這個彷彿是AI寫出來的流水線劇本,卻很遺憾地沒能保證故事的邏輯性,從人物動機到細節設定都有太多BUG。比如擎天柱跟大黃蜂説知道他之前和一個人類的關係不錯,這句台詞是承接前作,證明汽車人並非初次到地球,然而怎麼可能所有人類對汽車人仍然一無所知?
又比如擎天柱在這部裏被塑造的特別擰巴,又當又立,整個系列有一個大的核心或準則,是汽車人是保護人類的,然而這一部擎天柱明知會讓人類,甚至整個宇宙都陷入危險,依然為了能重回賽博坦星球而置人類於危險境地,正反派的對決固然重要,但編劇應該找個合適的切入點。
其次是打鬥乏味。看機器人變形和打鬥,遠不如看《速激10》的飆車過癮。大場面這塊,這個系列真的是黔驢技窮了,幾場重頭打鬥戲換湯不換藥,還是叮叮咣咣那一套,沒什麼創意,而且擎天聖出場,很像山寨的金剛,而後面男主的扮相又像極了鋼鐵俠,打鬥不用心設計就算了,怎麼還抄襲別人呢?
演員也很令人失望。看完之後朋友説,以往的美女大長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而且女主角不美身材也不好。相比上一部馬克·沃爾伯格、安東尼霍普金斯等大片演員匯聚一堂,這一部演員陣容方面嚴重縮水,不知片方是不是為了省錢,除了兩位主角,電影幾乎看不到什麼真人演員了,連配角和羣演幾乎都沒有,毀天滅地發生這麼多事,難道警方都不介入嗎?
這個系列拍成這樣,真的沒什麼繼續下去的必要了,如果説2007年的第一部真人《變形金剛》上映,值情懷滿分,那麼16年過去,情懷分都已消耗殆盡,這樣的無腦電影,不值得為之花一張電影票錢。
吐槽完電影,還想順便吐槽下電影院,和CINITY。也終於想明白為啥《速度與激情10》《變形金剛7》,以及其他好萊塢大片,都要堅持搞令人生厭的特供3D了。
為了追求好效果,我選擇離家不遠的英皇影城CINITY影廳。如果在影院買掛牌價,一張票145,在線選座,上午場也要88元(皇帝位區域更貴)。
眾所周知,CINITY是對標IMAX的巨幕品牌,我自以為是的覺得應該和IMAX一樣為顧客提供3D眼鏡,可是一直等到給我出了電影票,轉身準備進影廳時,才告知我3D眼鏡要購買。一副15元,3副眼鏡45元。
那麼,《速激10》和《變形金剛7》等影片都搞特工3D的第一個原因來了,那就是影院可以通過售賣3D眼鏡攫取鉅額利潤。
CINITY使用的是普通偏振圓偏振3D眼鏡,這種眼鏡,通常影院售價5-6元,在香港的影院購買價格在4.5元左右。但因為包裝袋上打了“CINITY”字樣,影院售價飆升至15元,價格翻了3倍。
而這種眼鏡的成本非常低,外包裝寫的“鋭地”就是realD,最早進入國內的提供3D服務的國外品牌,LUXE巨幕廳就是他們家的,這樣的眼鏡進貨成本價在3元左右,影院售價翻了5倍,一副眼鏡的利潤超過10元。
試想一下,放一場電影,保守估計有一半觀眾沒帶3D眼鏡需要購買,那麼影院的利潤就相當可觀了。
另一個原因,3D可以提高客單價,但影院成本可控。從發行通知來看,《變形金剛7》的結算標準是2D 20元,3D為25元,IMAX和CINITY貴一些,30元。影院排3D版本可以提高票價,總的來説利潤更高,而因為可以將眼鏡賣到15元,CINITY只發行了3D版本,想看2D巨幕?只能選擇杜比影院或IMAX。
近兩年CINITY發展很快,甚至詹姆斯·卡梅隆都為其打CALL。事實上,這個打着中國自有品牌的巨幕廳,從放映機、服務器、音響系統,到15元一副的3D眼鏡都不是國產。但得益於有中影和華夏賦能,目前在飛速擴大版圖,我這次看的這個影廳原本是IMAX,易主英皇之後就換成了CINITY。
當然,支持國產品牌CINITY沒問題,但品牌方也要爭口氣,不要這麼割韭菜吧?一副偏振眼鏡賣15元、不考慮觀眾觀影感受執意僅發行3D拷貝,這些有違市場規律的舉措,無異於飲鴆止渴,在本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還能走多遠?
最後希望影院能多排2D場次,也希望觀眾能儘量避開3D場次,如果大家都不看,可能以後慢慢特供假3D就越來越少了。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