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朱一龍、倪妮、文詠珊合作出演的電影《消失的她》後內心五味雜陳。
一開始當我看到文詠珊飾演的木子時,我還在心裏想,我真的能夠理解為什麼何非是那種發瘋的,崩潰的狀態。
因為這個女孩兒,她真的太美好啦,何非説“她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整個世界。”
這個女孩就像一束光一樣,兩個人在潛店,還有後續兩個人所經歷的一切,都太美好了,所以我前期的時候,真的能夠共情何非的“失愛之痛”。
我一直説,我對朱一龍的角色,本身就有“心疼濾鏡”,因為朱一龍真的帶給我強烈的共情感。只要他一落淚,他一脆弱,我就真的會不由自主心疼他。
當我看到他那麼頹廢,把自己封閉起來,一杯一杯喝酒的時候,當我聽到他一次又一次的重申“我老婆不見了”,我是真的很希望他能早一點找到木子。
甚至當他剖開過往,我都真的希望木子如他所言,是他的救贖。
最後的最後,我都抱着希望。我以為木子只是被藏起來了。我希望他能有惻隱之心,放過這個世界上唯一愛他,也最愛他的人。
但是沒有。何非其實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人。他已經墜入深淵,所以哪怕木子真的是一束光,微光也無法照亮深淵去拯救他。
看完之後其實我一直在想,他是用什麼樣的心態説出“這一切不可能和木子有關係,木子她愛我。”
這真的太諷刺了!
我看到有些討論説,何非最後的眼淚,到底是假象,還是真心?
其實我個人看完結局之後,反而覺得只有最初的遇見和最後眼淚是真的。
兩個人相遇的時候,他尋到了他想要的心安,哪怕這個心安只是一點點,但對他的心理也是一個安撫作用,這個時候其實是他人生的岔路口。如果他一直踏實的往前走,他完全不會像最後那樣。
一開始的遇見,是他遇到救贖。而最後,他終於明白自己錯過了唯一被救贖的機會。所以這個時候的悔恨當然也是真的。
也有説木子戀愛腦的,但是她如果真的是戀愛腦的話,她都掏錢了,她還是很有理智的,只是她高估了愛,又低估了惡。
這裏其實就要説到一個首因效應的問題。一個人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會整體影響後續對這個人的感覺。倘若是我,我也不會將初見時那麼美好的人,和陰暗面聯繫起來。倘若他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向我坦誠一切,説要保護我,我也拒絕不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拒絕不了。
其實木子,已經在止損了。只是她止損的方式,不是離開,而是“督促”。她甚至以為,愛是累積的,兩個人之間累積的愛,可以讓何非做“回頭金不換的浪子”,甚至在他離開的最後一刻,她都想以孩子拉住他,感化他。
直到她發現,對方決絕,才真的失望之至。真的明白,從前自己的止損是沒有任何用的,其實這對她是一個“顛覆”。打破了她之前的所有希冀。
所以最後她非常決絕,因為對方給她的顛覆,已經抹掉了她求生的意志。
她是整個影片裏,我最大的意難平。
但願所有女孩子們都能夠明白:斷絕是止損的最好方式。他若是能夠成長,能夠清醒,根本不會到要讓你去督促的地步。
其實我還挺佩服那個假木子,經歷過傷痛之後,能夠披荊斬棘站起來的人,才是最勇敢的。其實她的故事,可以補白一下。
有人因為困於深淵選擇傷害別人,有人身懷傷口卻成為荊棘叢裏盛放的玫瑰。
這世上有深淵,有意料之外的惡,但同樣有光和勇敢可與之抗衡。所以我們才能永遠心懷希望。
我意難平,卻也實在欣慰。
作者:茜曦惜夕,入骨影評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