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這篇語文課文嗎?你是否還記得一張叫做《我要上學》的照片嗎?曾經有這樣一張圖片,一個拿着鉛筆在破舊的教室裏讀書的女孩。
蘇明娟
她原本是要抬頭看向老師,但她卻在無意間發現了一名來自北京的攝影師。她驚訝的眼神中透露出正在學習中卻被打擾了的驚恐感,但是她認真的模樣卻感動了無數國人。那麼這個女孩她到底是誰?如今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一:要讀書的女孩蘇明娟。其實今天要講的故事主人公名叫蘇明娟,她就是《大眼睛》照片中的女主角,而攝影師的名字叫做解海龍,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是1991年。
蘇明娟出生於1983年的安徽金寨,由於她的家庭環境比較貧窮,而且地理位置是比較偏安徽某山區,所以他們的教學資源和交通都不是非常便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她及其他同齡的小夥伴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一直都是比較困難的。
她的父親是一名農民,白天的時候除了忙於種植業之外,還需要上山砍柴下河摸魚。一學期,一個家庭的孩子需要交納60~70元的學費。可惜這樣的經濟付出,讓蘇明娟的父親倍感壓力。
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已吃過太多的苦,所以蘇明娟的父母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走他們一樣的路。於是日子再苦,蘇明娟的父親也堅持把孩子送去了學校。可是學校的環境就會好一點嗎?不是的。
蘇明娟和她同齡的學生們,就讀的那所學校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統院校。當時的孩子全部都是來自於周邊的幾個山寨,等到冬天寒風呼嘯的時候,他們又沒辦法去糊窗户紙。
一是因為山區沒有錢買玻璃,二是因為如果要用塑料紙抵擋風寒的話,那麼光線就會被塑料紙給擋住,影響孩子們學習。所以在蘇明娟讀小學的時候,他們學校的窗户都是通的。
在沒有暖氣,沒有條件烤火的情況下,一羣正在讀小學的孩童們還得拿起筆捧起書,聚精會神地接受老師知識的傳授。
1991年,來自北京的解海龍拿起了攝影機來此採風。當他來到了蘇明娟正在就讀的那所學校,他原本只是在學校附近看看有沒有新素材。但是等到解海龍走到了這所學校之後,他發現雖然這裏的教學設施比較落後,沒辦法和當時的北京教學環境相比。
但是這裏的孩子每一個都不願意偷懶,他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孩子們都會爭先恐後地舉手。對於學堂上的每一個問題,孩子們也會主動地去思考。這種學習氛圍讓解海龍看到了大山裏的孩子們身上的勤奮。
解海龍在看到蘇明娟及其同學認真模樣的時候,並沒有馬上拿出攝影機去去打擾他們,而是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但是有一個畫面卻讓解海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當時的蘇明娟正在記筆記,而老師在講下一個知識點的時候,蘇明娟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突然抬高看向了黑板。也許正是因為蘇明娟在學習時的認真讓她沒有發現窗户旁邊,有一位攝影師正在默默地觀察班級裏面的學習情況。
解海龍當時被蘇明娟的這一個抬頭驚到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伴隨着認真學習的美好氛圍,讓他有一種説不出來的震撼感。於是解海龍就在蘇明娟第2次抬頭看黑板的時候,馬上拿起了攝影機,按下了快門鍵,留下了幾張關於蘇明娟認真學習的畫面。
在這些照片當中,就有一張是蘇明娟發現瞭解海龍,並且看向了鏡頭,女孩眼神中透露着無措、單純、清澈感的神情。
當解海龍將《大眼睛》這張照片投稿在各大報社之後,這張照片很快就被各大媒體轉發,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在不同的渠道上看到了大眼睛女孩。
人們紛紛詢問這個女孩到底是誰?這個女孩的眼神怎麼這麼清澈?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人。
經過各大媒體的宣傳,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故事這才走進了千家萬户,越來越多的同胞開始為山區裏像蘇明娟那樣的孩子而感到心疼,於是希望工程這才開始高效率崛起起來。
其實早在1989年時,希望工程就已經由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建立起來,這是一項公益事業,它存在的宗旨就是以建設希望小學去扶助或資助更多的貧困山區裏的孩子們,能夠有重新返回校園的機會,並以此改善山區或部分農村的教育條件。
正是因為這項公益事業堅持不懈的開辦,這才慢慢地更大面積地改善了一大批失學兒童的命運。人們都説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人們雖有很多其他的路可以選擇,但讀書上學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就是更好的出路。
所以團中央一直在堅持不懈的發展希望工程,其效率也非常明顯。自1989年發起該項目之後,已經逐漸改善了全國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讓全社會的重教意識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進步,同時也促進了國家的整體基礎教育發展,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大家可以從時間上來看兩者之間的關係。希望工程的成立時間是1989年10月30日,但大眼睛蘇明娟的照片最先走進千家萬户的時間是1991年,並且在之後一直具有很高影響熱度。
為更好推進希望工程在全國各地順利展開,大眼睛照片更像是該項目工程的一類廣告,人們用直擊人類心靈的照片引發觀眾的共鳴,成功帶動全國人民的熱情,幫助國家的希望工程順利取得更高效率。
而《大眼睛》這張照片之所以會帶來如此的震撼力,除了蘇明娟本人清澈的眼神和沉浸在知識海洋裏的熱情之外,她來自大山裏的家庭背景以及生存環境,都容易牽動每一位國人的心。
當希望工程陸續將這張照片作為自己的宣傳標誌之後,大眼睛女孩的故事也傳到了更多人的耳朵中。大家希望幫助這個貧困女孩繼續接下來的讀書夢,但是在蘇明娟的身邊還有同樣來自於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他們也有可能會隨時面臨失學的可能。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和蘇明娟有同樣命運的山區孩子,大家也就把更多的援助之心分給了其他的山區孩子,幫助了更多的寒門學子完成了逆襲。
在眾人歷年來的援助之下,蘇明娟順利地從小學畢業之後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金融專業。
她在上了大學之後,學校方面表示綜合考慮其家庭情況,每一個學期會給該學生補貼900元的生活費。但蘇明娟卻拒絕了,她表示自己可以通過雙手去創造經濟收入,她也計劃在大學時就做兼職給自己交納學費和生活費,不會向學校和家庭再伸手要錢了。
三:後來的蘇明娟。但依然還是有來自於社會的援助之手,繼續伸向了蘇明娟。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依然會在每一學期給她打錢,這種捐款捐物的方式也感染了蘇明娟。
但蘇明娟表示自己年齡已經夠了,她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所以蘇明娟把得到的捐贈物全部又捐獻給了希望工程,並表示還有比她更小的,更需要接受別人幫助的孩子們在等着這些物資。
於是在上了大學之後的蘇明娟,每一年也會以個人的名義給不同的山區孩子們捐款捐物。她也從之前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搖身一變,轉換成了向希望工程捐助者中的一員。
2005年蘇明娟從母校畢業之後很快就考了銀行體系,並且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而她也在這時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會把每一個月的工資拿出一部分捐給有需要的人。
當蘇明娟的第1個月工資發到手的時候,她一分錢也沒有留也沒有拿給父母,而是全部捐獻給了希望工程。之後她每一個月還會抽出一些時間去寫信給山區的孩子們,鼓勵弟弟妹妹們要有信心完成自己讀書的夢想。
除此之外,蘇明娟每一年還會抽出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到希望工程相關地點,獻出自己的愛心。有時候她會出自己的勞動力量去走訪,去演講,去鼓舞更多的山區孩子們。有時候會出錢,而這一堅持就延續了13年的時間。
因為這些傑出的社會成績,蘇明娟也被邀請成為人民大會堂中的與會代表,而她第1次參加該會議的年紀,也僅僅只有14歲。在2007年6月,蘇明娟又成為了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和形象大使中的一員。
再到2017年時,蘇明娟已經被當選為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但是要注意該職位看起來好像很厲害,手中應該有一些權力。但是蘇明娟在這個崗位上也僅僅只是兼職,她堅持不領該崗位的工資。
即便她會因為成績表現突出而拿到了一些獎金,但她也會把這些資金以捐助者的身份分享給更多的貧困學生。現在的蘇明娟已經成家立業,她在共青團副書記的職位之外,還有一份常規的且普通的工作,這也是她主要的經濟生活來源。
所以往大了看,蘇明娟現在過的生活也許還是和慈善、希望工程、鼓勵貧困孩子繼續接受教育的事業有關。但是往小了説,蘇明娟已經慢慢成為了都市普通人當中的一員。
只不過她曾經有一段曾經接受過社會資助的故事,但她後來也把這份善良當成了火炬,點燃後就温暖了更多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