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最近,張譯的言論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當他在《可凡傾聽》作客時,他説:“我堅持到底,我從不參加綜藝節目。”

大概意識到這句話很令人反感,然後補充説:“我也想成為一個大俗大雅的人,想娛樂公眾,但是我的修養水平還不夠,所以我拒絕綜藝節目的邀請。 ”

演員張譯全力投入電影和電視劇集。28歲時才以《士兵突擊》首次亮相。他在娛樂界並不出色,但憑藉他精湛的表演技巧,已逐步成為頂級名人。

2020年,張譯主演了《八佰》 《金剛川》 《一秒鐘》等電影。許多人把這一年稱為“張譯年”,歌迷們開玩笑地説,張譯與老戲曲骨頭之間只有一個老字。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當事業發展順利時,各種綜藝節目的邀請就自然地如雪花般飄來,每份邀請的報酬都達數千萬元,但張譯以謙卑的態度“修為不夠”的謙詞一一回絕。堅持不懈,讓人欽佩。

通過對張譯的訪談,我們還可以看到“綜藝節目氾濫”現象已經非常嚴重。失去工作並經常參加綜藝節目的明星已經是發家致富的最佳選擇。

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綜藝節目確實很有吸引力。

首先,它對資本非常有吸引力。

中國的綜藝節目才剛剛開始,投入產出比約為1:5。資本是鼻子最好的狗。一旦聞到肉的味道,它就會立即撲向它,於是熱錢氾濫成災,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其次,綜藝節目對明星非常有吸引力。

中國有14億人口,能數得上數的明星卻只有幾百個,與韓國和日本相比,人均可消費明星數太少,因此明星已成為絕對的稀缺資源。

一方面是洶湧的熱錢,另一方面是名人流。當金風和玉露相遇時,他們贏得了無數人。

從那時起,綜藝節目中的名人分分鐘賺錢,與辛勤工作和唱歌相比,去綜藝節目中炫耀自己的臉蛋並炒CP,賣賣人設就可以賺錢,誰不願意呢?

最後,綜藝節目對觀眾極具吸引力。

中國過去的綜藝節目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一種是“晚會”的衍生詞,例如《綜藝大觀》和《快樂大本營》。

一個是選秀,例如《快樂女聲》和《中國好聲音》。

一般而言,這種綜藝節目仍會產生積極的能量,如果觀眾觀看過多,他們會感到無聊。

然而,2013年,《爸爸去哪兒》變得流行起來,中國的綜藝節目進入了真人秀的時代。真人秀的最大特點是出售名人隱私。這正是街頭人士談論最多的話題。因此,中國綜藝節目進入井噴時代。

從2014年算起,短短五年間,中國幾乎售罄了全球所有綜藝節目。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在程序格式變得流行之後,將立即有大量的後續程序。

綜藝節目零星發展的背後隱藏着三個主要問題:竊已成為一種趨勢,大量表演被同質化,演員歌手不務正業淪為綜藝咖。

《爸爸去哪兒》 《奔跑吧,兄弟》 《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到目前為止,我們幾乎看過的所有流行綜藝節目幾乎都是對外國表演的模仿。表演的道具和形式以及來賓的個性都是1:1的複製。

在同質性方面,中國近年來沒有製作出任何好電影,但“表演類”節目卻變得很流行。

《演員請就位2》剛剛結束,《我就是演員3》立即接上。從格式,內容到講師,甚至宣傳方式,這兩個程序都是相同的。許多觀眾是分不清。

這些演員導演們不做好本職工作,他們參加了各種綜藝節目,尋找了一些經典的電影剪輯,對其進行了模仿,然後開始談論演員的夢想。

拜託,中國從來沒有缺少好的演員,而是好的劇本。這些節目從一堆愛豆和過氣演員裏找演技派從根子上就是錯的,最終將成為明星刷存在的工具。該節目的初衷與之相反。

更令人恐懼的是,有太多同質的綜藝節目,而明星就那麼幾個,怎麼辦,只能一個明星同時上幾個節目,用一張面孔賺幾份錢。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例如,在《演員請就位2》憤怒地逃跑的李承儒,轉身就去《我就是演員3》當導師。

例如,大張偉還參加了諸如《脱口秀大會》 《樂隊的夏天》 《王牌對王牌》 《樂隊的夏天》之類的節目的錄製,使人們忘記了他是歌手。

如果這些混亂任其發展,綜藝節目最終將不會發展成為龐然大物,而只會在娛樂業發展成一種腫瘤,危害無窮。對於社會來説,這隻能是娛樂到死的年齡的催化劑,輸出的全都是明星的那些家長裏短,和節目背後下三濫的事情。

對於聽眾而言,它並不能引導聽眾的審美觀,而是盲目地滿足聽眾的邪惡品味,最終將被無情地拋棄。

對於經常參加綜藝節目的明星來説,這將從根本上損害他們的藝術生活。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對於演員而言,除了需要精湛的表演技巧外,減少接觸並保持神秘感也是演員的自我修養。

許多好萊塢演員,當他們的電影脱機時,您找不到這個人。它們只有在下一部電影上映時才會出現,只是給觀眾帶來了足夠的神秘感。

但是,中國許多演員參加了太多的綜藝節目,也暴露出許多弊端。

例如,孫紅雷曾經扮演黑社會老大哥而沒有任何反抗的感覺。現在,參加了《極限挑戰》之後,看着他大哥的造型分分鐘能笑出聲。

他的朋友黃波,過去曾經依靠表演説服人們,近年來也參加了很多綜藝節目,表演停滯不前,演什麼都一個味兒,在過去的兩年中,這兩年已經遭遇口碑反噬了。

如果您經常參加演唱綜藝節目,您將淪為才藝表演。這不僅不會提高您的技能,而且會使您油膩。

例如:歌神張學友,有記者問他為啥不參加《歌手》,他一句話懟回去:“那些評委懂什麼?”

經常參加不唱歌的綜藝節目只會稀釋您的歌手標籤。

許嵩從不參加綜藝節目。接受採訪時他説不上節目才能做清醒的音樂人。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當然,我們不能用棍子一棒子打死。綜藝節目是無辜的。明星可以參加綜藝節目來賺取額外的錢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傅大龍。

富大龍過去從未參加過綜藝節目,但他從未設置過不參加綜藝節目的旗幟,也沒有對綜藝節目的泛濫發表評論。

大龍不僅參加了綜藝節目,還收取了預告費。當然,我們支持這種行為。

另一個例子:何冰的戲劇骨。他應該是活在夕陽下的藝人。他不知道如何使用電腦。他開始使用手機微信推廣電視連續劇《白鹿原》,可是他表示自己害怕被時代淘汰。

也積極參加了幾場綜藝節目,其中“回潮”演講也引起了整個互聯網的熱烈討論。

我們也要讚揚並鼓勵這種“躬身入局者”。

但是一切都有度。一旦過了,許多好事就會變成壞事,綜藝節目將成為資本時代的賺錢工具。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張譯是個大器晚成的演員。他曾經在劇院裏做文字記錄,然後一步一步地倒茶和倒水來寫主持人演講。後來,他還以推薦信出演了《士兵突擊》。

因此,從底層起牀的張譯應該是最瞭解人情世故的,但是面對鏡頭時,他仍然勇敢地説。他不怕得罪同行或引起誤會。認為正是他作為演員的責任感使他説了這一段。看起來有些委婉但尖鋭的話。

中國需要像張譯這樣的純粹演員,而中國綜藝節目亂象應該治一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45 字。

轉載請註明: 如果這種混亂放任下去,綜藝節目最終發展成一種毒瘤,該治一治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