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暑期檔電影《獨行月球》中,獨孤月在絕望時從月球遙望地球,星星點點的手電筒燈光匯聚成“你不是(一個)人”字樣。有網友認為該情節“太不科學”,影片的含“科”量引起熱議。
電影《獨行月球》片尾的演職員表中首次出現科學顧問角色和科學支持機構名稱
“其實這些問題,我們早已討論過多輪。”《獨行月球》科學顧問、中國科普作協科影融合專委會常務副主任林育智笑道,“用光傳遞信息是科學的思維方式,而用光擺出一行字,則是科幻喜劇的手法。”在片尾的演職員表中,科學顧問、科學支持機構等專業人員和組織擁有了獨立的一屏,這是我國科幻電影首次明確出現科學顧問角色。
“摳細節”貫穿製作全程
在三年半前,科學顧問就參與到《獨行月球》的創作。通過朋友介紹,航天從業者李鐸“入了夥”,嘗試用航天人的思路幫主人公擺脱困境。“摳細節”是科學顧問和導演團隊的共識。“做科幻電影,科學地基要打紮實”,導演張吃魚説。
但最初,討論經常“跑偏”成技術論證會,忙於探討參數怎樣計算。不過論起給劇本“挑刺”,來自火箭工程師、天文學家的“吐槽”自然更精準。“我們甚至有個比網友所列長得多的‘bug清單’。”林育智説,所幸團隊很快達成共識——這是一部科幻喜劇而非科教片。
第一次《獨行月球》科學顧問團會
“獨孤月追火箭的劇情整體時長9分半,如果嚴格按真空環境不能傳聲來製作,觀眾就要看‘默片’了。”張吃魚笑道,“爆炸時月球基地內有空氣,火花觸及真空環境後立刻熄滅,爆炸聲音也增加了低頻部分,這些細節都考慮到了。”
因此,片中“科學彩蛋”不少。火箭發射效果基於真實火箭參數製作;月球車電力不足時,車廂温度下降速度也有嚴謹的數據模擬。直到上映前,審片專家仍在輸出,提出地球周圍小行星帶不應是懸臂狀,月球車只可能是電能或核能驅動,不會有引擎聲,特效團隊加班加點作了更正。
靈活藝術處理科學問題,是科幻創作中的妥協與平衡,“科學歸科學,藝術歸藝術”是科學顧問的一致觀點。而在遐想未來時,科學顧問的“腦洞”一點也不小,對地月間無延遲通話還專門作了量子通訊、太赫茲通訊等科學設定嘗試。
在科學和影視間修路架橋
2017年,中國科協就啓動了科影融合調研項目。在接觸科幻影視團隊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團隊在尋找科學支持時,面臨“不知道該進哪個樓、敲哪個門、找哪位老師”的困境。面對海量資料,如何去偽存真也十分困難。
《獨行月球》月球車
在《獨行月球》科學顧問、中國科普作協科影融合專委會副主任王姝看來,《獨行月球》是科影融合的第一個“樣板間”,“我們在科學和影視之間修路架橋,這部片子就是這條路上跑通的第一輛車。”
科學顧問絕不只是“動動嘴”,而要深度全程參與作品的生命週期。林育智説,這既需要科學顧問的付出,也要行業逐步認可接納,經過反覆磨合,科學顧問才首次亮相《獨行月球》劇組。期間,很多科學家、科學支持機構也提供了智力資源。
“當然,科學家只是科學顧問羣體的一部分,還有一類‘跨界顧問’。”林育智解釋道,這是一羣受過專業科學訓練且在影視界有相關工作經驗,能自發與專家磋商並整合科學信息,再轉化為影視語言的人士,“影視與科學‘雙語’都要精通。”
觀眾願意“挑刺”是好事
王姝認為,電影擁有最廣泛的觀眾羣體和影響公眾的巨大潛力,科影融合的目標之一便是促成大量包含科學元素的優秀影視作品,用有視覺衝擊力、感染力的鏡頭語言,把科研領域的成果和創想帶到觀眾面前。隨着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國內科幻電影的觀影人羣也在壯大,“沒有科學基礎作支撐的科幻片,觀眾只會越來越‘不買賬’。”
《獨行月球》科學顧問團隊部分成員合影
“好的科幻電影就像是造夢師,解放我們的好奇心。”林育智感慨道,“哪怕大家是在給電影‘挑刺’,我們都特別開心。在你拿起放大鏡認真揣摩細節時,就已經走在科學探索的路上了。”
我國未來將持續開展深空探測計劃、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曾經的“科幻”已走向現實。如果後續有機會,李鐸仍會毫不猶豫地加入科學顧問團隊,這是他實現工作中天馬行空遐想的契機。張吃魚也表示,如果未來繼續執導科幻題材電影,他仍會邀請科學顧問參與。
林育智透露,《流浪地球2》已定檔明年春節,影片創作和製作過程共邀請了幾十位科學家參與,一些專家在項目初期就受邀加入。科幻鉅著《三體》影視化項目,同樣有二十餘位科學顧問的深度參與。“《獨行月球》只是科學顧問的‘首秀’,接下來的作品同樣值得期待。”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記者 劉蘇雅
流程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