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以雪為道具,再造視覺奇景
秦海璐哭戲令人痛心
於和偉飾演的周乙,角色塑造難度極高
朱亞文飾演四人行動組中的楚良
張譯劉浩存戲內戲外都是“老帶新”
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跟提前預售的結果一致,青春愛情片《你的婚禮》在今年五一檔的前期票房戰中遙遙領先。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5月1日24時,該片累計票房2.94億元。同樣在4月30日提前上映的張藝謀首部諜戰片《懸崖之上》則以1.55億元屈居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排片率、上座率和單日票房均不及《你的婚禮》,但《懸崖之上》的口碑卻遠超對手。在豆瓣,《懸崖之上》得到7.7分,《你的婚禮》僅為5.4分;在購票平台貓眼和淘票票,《懸崖之上》分別得分9.1分和9.0分,《你的婚禮》則得分8.2分和8.1分。此外,《秘密訪客》豆瓣評分為5.9分,購票平台得分與《你的婚禮》相仿。有趣的是,王晶的《追虎擒龍》在購票平台貓眼得分8.8分、淘票票得分9.0分,只是略遜於《懸崖之上》,但豆瓣得分卻只有5.9分。
71歲張藝謀的新片口碑領先,這也符合該片此前在北京首映禮時導演高羣書那句“《風聲》之後還有傳奇”的讚譽。12年前,由陳國富和高羣書執導的《風聲》開創了諜戰片的新模式,此片迄今在豆瓣評分高達8.3。那麼,這一次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又給諜戰片帶來了什麼新“玩法”?
敍事反套路
是忠是奸,底牌先亮出來
2009年的《風聲》,最大的懸念就是“老鬼是誰”,解謎的揪心感從頭至尾伴隨着戲中人物和戲外觀眾。《懸崖之上》則不同,同為諜戰片,該片最大的懸念卻並非人物身份,而是四個從故事一開始便已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如何在強敵環伺中逃出生天,同時完成任務。
影片背景是偽滿洲國統治下的哈爾濱,四位地下黨員在雪地裏空降成功。他們的任務原本是在當地同志的接應下潛入哈爾濱,接一個叫王子陽的人——此人將向全世界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某項重要罪行。沒想到因為接應者中有人叛變,四人行動小組從一開始接觸到的便是假同志、真敵人。行動小隊分為兩組,雖然其中一組率先覺察到敵人的破綻,但在敵人的嚴密監控之下,他們無法及時將信息分享給另一組。儘管如此,受益於曾經的嚴格訓練,另一組仍意識到事情的發展有些不對勁。與此同時,因為想探出此次行動的最終目標,敵人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和“演技”隱藏身份,跟四人小組“鬥智鬥勇”……
可以説,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分鐘,觀眾就已經得知絕大多數角色的立場。唯一一個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同志,其身份也在影片近半段曝光——從此,觀眾又不得不為我方同志多擔一分心。
為何犧牲角色身份這一原本最容易設置的懸疑點?張藝謀曾如此解釋:“現在是網絡世界,沒有任何包袱能捂到最後。”因此,他給自己安排的最大任務便是“不猜謎,但還要吸引觀眾往下看”。如何做到這一點?他的思路是:“電影的好故事,是由無數的好細節組成的。”確實,片中幾乎沒有廢鏡,每個細節的信息量都十分豐富。譬如電影開頭第一分鐘便是四個第一視角的空降鏡頭,意味着四位地下黨員先後在雪地裏空降成功。緊接着,一句話不説,張譯扮演的帶隊人張憲臣就給大家分藥丸——什麼藥?未作解釋。作為伏筆,後續故事裏該藥將兩度出場,在劇情推進中扮演重要角色。緊接着,張憲臣將四人分成兩組,寥寥數語便起到了推進關鍵劇情加交代四個人物小傳的作用:既暗示了四人中有兩對愛人的背景,擺出了兩對人被拆散重組的現實以及這背後“任何一組被抓都不容易叛變”的分組邏輯,同時還展示了四人不同的人物個性,以及他們都接受過嚴格訓練且有着堅定信念的角色共性。
情感反套路
隱忍之中,戳中觀眾的心
《懸崖之上》的第二編劇是張藝謀,第一編劇則是2012年高分諜戰劇《懸崖》的編劇全勇先。當年,曾有評論認為《懸崖》“製作水準與電影相近,為國產電視劇開了好頭”。如今的電影《懸崖之上》保留了電視劇《懸崖》的部分人物關係,譬如潛入敵方的關鍵人物周乙在《懸崖》便是第一主人公,當年由張嘉益出演。不過,兩者的故事並沒有太大聯繫,只是從脈絡來看,可以將《懸崖之上》看作是《懸崖》的“前傳”。
全勇先和張藝謀都提到過,人物才是諜戰題材影視作品的核心。全勇先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只有把人寫好,才能更好地打動觀眾:“如果觀眾對這個人物建立了興趣,建立了情感,這個人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牽動觀眾的情緒。對我來説,這是一個法寶。”但如何建立情感,牽動情緒,導演兼第二編劇的張藝謀有自己的堅持:“灑狗血,很多人都會。我要的是隱忍,在隱忍中戳中觀眾的心。”譬如張譯飾演的張憲臣,這個四人行動小隊的帶隊者從頭“冷酷”到尾,既能經得住殘酷的電擊酷刑,也能在生死關頭斷然決定犧牲自己從而最大限度地保全我方力量。但他也有唯一的軟肋,那便是流落在哈爾濱街頭不知去向的一對兒女。全片只有三處,張憲臣流露出了自己的“軟弱”。第一次,他跟劉浩存飾演的搭檔小蘭,第一次説起兒女的故事,眼神裏難得地露出了柔情。第二次,他在擺脱敵人追蹤的緊要關頭,因看見一個形似自己兒子的小叫花子,竟忍不住停下腳步,導致最終被捕。第三次,他在決定犧牲自己後,對周乙交代完任務,周乙問他“還有嗎”,他笑着補充了一句:“還有一件小事,馬迭爾賓館前面的小叫花子裏頭有我和王鬱的孩子。”
秦海璐飾演的王鬱同樣剋制而豐滿,片中該角色的兩場哭戲頗為動人:一次是聽聞丈夫張憲臣被捕,她躲在醫院洗手間,死死咬唇,無聲痛哭;另一次是影片最後,失去丈夫的王鬱終於見到了五年未見的孩子們,在雪地裏等成一個雪人的她笑着流淚。
值得一提的還有飾演關鍵角色周乙的於和偉,他演出了遊走於黑白、生死、良知與偽裝之間的複雜性和層次感,很多觀眾對他在這部戲中的表現評價之高甚至超越了第一男主角張譯。
張藝謀曾説,拍這部片,他對演員的要求很高:“當導演的都知道,羣像戲最難的是要所有演員都演好。每個人都要有點、有面、有個性,無論戲份長短都要有完成度,還要出彩。”為此,他在拍攝現場放上七八台監視器,“我的任務就是守着它們,迅速捕捉到每個演員的點,看它們是不是我想要的,儘量作出正確的決定”。他尤其讚美張譯的表現,以張憲臣被電擊的酷刑戲為例,張藝謀説:“該是什麼樣,誰也沒見過,這考驗的是一個演員把想象力轉化為肢體語言的能力。”他笑稱,外界都説張譯近年來在各種電影中奉獻了“教科書式的表演”,那麼這一場絕對也算得上,“以後哪個演員要演被電擊,都可以參考他”。
繼《一秒鐘》後再度亮相張藝謀作品的“謀女郎”劉浩存,是演員中最受爭議的一位。有觀眾評價其演技稚嫩,“感覺像是一羣大學生中的小學生”。還有網友認為,她扮演的小蘭是四人行動小組中風格最跳脱戲外的一個,這是電影本身角色設置的失敗。後者的觀點與去年《一秒鐘》上映後的部分主流觀點相似,當時有評論認為,劉浩存眼睛太大、眼神過分清澈,並不符合角色歷經滄桑的背景。如今,劉浩存飾演的小蘭同樣被指“不像是一名受過特殊訓練的地下黨員”。對此,也有觀點認為,這並非劇本的失誤。相反,在極端故事情境中設置一位與複雜環境完全相反的純真型人物,恰恰是張藝謀式敍事的特點與獨有的儀式感。
風格反套路
雪一直下,極冷碰上極熱
很多人會有“去影院看諜戰片是否值得”的疑問,但看過《懸崖之上》的人,應該不會對該片的大銀幕質感感到失望。影片的風格顛覆了張藝謀過去眾多影像作品裏對濃烈色彩的偏好,以接近黑白的凌厲感拍出了敵我鬥爭的你死我活。但是,張藝謀對於奇景的喜愛依舊被保留,在該片中的表現便是:幾乎所有室外戲,天氣都是大雪紛飛。對此張藝謀給出的解釋是:“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寫犧牲,所以我要塑造一種凜冽而嚴峻的氛圍,這樣才能達到人物刻畫的力量。”為此,他們“在最冷的季節去最冷的地方”,有些野外戲,雪甚至厚到演員都走不動道兒。“北風吹着演員的臉,發紅甚至發白,每一句台詞都帶着白色的哈氣,這種感覺特別可貴。”張藝謀事後回味,“這種電影的真實質感才是最值錢的。”
室內戲,張藝謀則格外注重在封閉空間裏展現緊張感和對抗性。例如火車上的衝突戲,空間小得三個人物堪堪轉得過身。最後,這場令人窒息的對抗以窗户被打破、壞人被扔出車廂外告終。此外,幾場正邪雙方在哈爾濱市區的巷戰,也充分利用空間感對觀眾的情緒加以影響。
張藝謀作為老導演的匠心,在《懸崖之上》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譬如,他為影片1:1復原了一條哈爾濱中央大街,這讓身為哈爾濱人的張譯異常激動,甚至不顧“劇組紀律”,偷偷拍了兩張片場照片給自己的爸媽看。編劇全勇先則透露,他在探班時,曾親眼見到張藝謀在拍一個空鏡頭時,為了等一陣風,足足站着等了兩小時——整個過程中,當時快70歲的他都自己爬在高高的架子上,令人為之捏汗。
《懸崖之上》的台詞足夠簡潔,這一點便將影片和大多數諜戰題材作品區分開來。用張藝謀的話來説便是,他要的是“人物的每句話、每個表情、每個幾乎看不出來的點頭,演員的眼睛裏都有內容”。因為這些,才是觀眾能通過大銀幕而不是小熒幕看清的。
早年間張藝謀屢被批評“形式大於內容”,但如今,張藝謀再怎麼追求形式,都似乎沒忘記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反覆強調:“説一千道一萬,一部電影好不好、大家喜歡不喜歡,還是要靠故事好。故事天大地大,所有其他的東西只不過是‘貼’在故事上。”他形容,《懸崖之上》便是一個“極冷碰上極熱”的故事。後面的話他沒説完:冷的是時代和環境,熱的則是信仰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