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和導演,究竟誰才是一部電影作品的拍攝主導?
照理説,一部電影的拍攝走向,應該是由導演一手把控。但事無絕對,當一位監製的態度過於鮮明時,導演反而會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手足無措。
在港片大銀幕上,程小東雖然以導演身份,拍攝了《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但面對徐克這個態度鮮明的監製,這些電影也都被打上了“徐克作品”的鮮明烙印。
無獨有偶,以導演身份拍攝了《非常突然》、《暗花》的遊達志,最終也沒能走出監製杜琪峯的濃烈個人風格。
這種監製想法凌駕於導演之上的電影作品,並非只是港片大銀幕上的特例。
內地大銀幕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作品。
2002年,由姜文監製、陸川導演的《尋槍》,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壹:
1998年,陸川從“北影”畢業,正式開啓了自己的電影導演之路。
可是,這位新人導演的發展之路並不順利。從1998年到2001年之間,陸川沒有接到過任何拍攝片約。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讓此時的陸川倍感挫敗。也正是在此時,一部名為《尋槍記》的小説,擊中了陸川的內心。
於是,陸川以一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尋槍記》的版權,並試圖將其改編成劇本、搬上電影大銀幕,以此來找回自己“丟失的槍”。
這部名為《尋槍記》的小説,在故事主題的表現之上,對黑澤明的電影《野良犬》進行了不少借鑑。
1949年,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推出了懸疑警匪片《野良犬》。該片通過一名警員“丟槍”、“尋槍”的過程,展現了二戰之後日本的社會弊端、民生百態。
電影的故事是在尋找“槍”,但電影的主題卻是在尋找“自信”與“自強”。
黑澤明希望通過電影鏡頭,喚起日本民眾的“自信心”,讓戰敗後的日本快速實現“崛起”、“自強”。
超高的製作水準,讓《野良犬》成為了一部影史經典。而這種“借物詠志”的“尋槍故事”,也成為了一個極其經典的“電影母題”。
90年代末,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國策,中國的市場經濟迎來了發展高峯。
而在這股經濟熱潮的推動之下,此時的中國,也展露出了一些不良社會現象。1999年,廣西作家凡一平,套用了《野良犬》裏“尋槍”的母題,創作了小説作品《尋槍記》。
和《野良犬》一樣,這部《尋槍記》也通過一個“警察找槍”的故事,對大量的社會不良現象進行了揭露,並希望以此激勵讀者大眾,抵住物質誘惑,找回自我。
《尋槍記》的小説故事,擊中了陸川的內心,而陸川根據這部小説改編而成的劇本《尋槍》,又深深地觸動了姜文。
2000年之後的姜文,電影之路也不順利。因為“違規參與海外電影競賽”,姜文遭到了處罰——“五年之內不得以導演身份拍攝電影作品”。
看到《尋槍》的劇本,姜文十分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姜、陸二人,決定聯手將《尋槍》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一同找回彼此“丟失的槍”。
有了姜文這個“監製”的加入,《尋槍》順利找來了投資。然而,也正是因為姜文的加入,《尋槍》的故事多出了不少“姜文電影”的味道。
濃烈的個人風格,晦澀的臆想鏡頭,陸川、姜文肆意宣泄的內心情感,讓這部《尋槍》受到了不少影迷的熱議。
接下來,筆者就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聊一聊這部《尋槍》的故事。
貳:
關於這部《尋槍》的故事,不少人都認為是主人公“馬山”自己把“槍”藏了起來,之後在“幹掉周曉剛”時發生意外,“錯殺”了李小萌。
為了擺脱內心的愧疚,故事的最後馬山“飲彈自殺”。
對於這一故事觀點,筆者並不贊同。
陸川在《陸川:我的尋槍記》裏曾有這樣一段言論。
由此可見,姜文、陸川都想在《尋槍》裏表現一個“用生命去找尋”的故事。
如果電影真的是“馬山”自己把“槍”藏了起來,之後造就了一場“槍擊案”,最終“飲彈自盡”。那麼電影的故事就更像是“自我的內心救贖”,而非是對“用生命去找尋”的表達。
不少影迷認為“丟槍”是馬山的監守自盜,原因有兩點,一是馬山那句“槍不是丟,是不見了”,二是片中的臆想人物“劉結巴”。
然而,筆者認為,這兩方面的劇情,其實另有所指。
首先,關於這句“不是丟,是不見了”。筆者認為這句台詞更像是姜文的一種宣泄、自嘲。
如果説,無戲可拍的陸川是“丟了槍”,那麼受到處罰的姜文,更像是被“沒收了槍”。
姜文的“槍”並沒有丟,只是不見了(被沒收了)。
至於説“劉結巴”這個角色,有部分影迷認為,這個人就是“馬山”,是“馬山”臆想出來的人物。
筆者也贊同“劉結巴”是臆想人物的觀點,但這個“劉結巴”並非是“馬山”自己,而是馬山對兇手形象的臆想。
叁:
在筆者的眼中,《尋槍》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小鎮“警察”馬山,在妹妹的婚禮上喝醉,之後弄丟了自己的“槍”。“丟了槍”之後,馬山也慌了神,他原本想向所長坦白,可惜所長不在。
所長不在,讓馬山的心中產生了一絲“僥倖”。他決定在所長回來之前,找回“配槍”。
為了找回“配槍”,馬山開始對婚禮上的賓客們,進行詢問、調查。
在調查期間,馬山的腦海中,開始對“兇手的形象”進行臆想。馬山認為,兇手可能是一個善於偽裝的人,他可能表面是一個結巴,但其實並不是結巴。
隨着馬山的臆想,劉結巴的形象,也開始出現在電影鏡頭之中。
經過了一下午的調查,馬山一無所獲。而此時,所長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好消息,馬山獲得了“個人先進獎”。
在“獎盃榮譽”與“丟槍過失”的雙重壓力之下,馬山向所長交代了實情。
説出了實情之後,馬山雖然遭到了上級領導的批評,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卻得到了釋放、緩和。
承認錯誤之後,馬山繼續對“槍”的下落進行調查,他將目光集中在了周曉剛的身上。
然而在調查中,馬山只發現了周曉剛“製造假酒”的證據,並沒有發現“槍”的線索。
夜裏,馬山騎着摩托車回家。路上,又累又困的馬山做了一個夢,夢裏他抓住了一個小偷,還從小偷手裏繳獲了一把“槍”,可惜“槍是假的”。
夢醒之後,馬山按照夢中的靈感,買了一把“假槍”。雖然這把“槍”是假的,但這個假貨卻給馬山的內心帶來了一絲慰藉,馬山的精神狀態也進一步變得緩和。
小鎮上發生了一起“槍擊案”,涉案“槍支”正是馬山丟失的那一把。案發後的種種線索,都指向馬山,而所長也將馬山當做嫌疑人,關了起來。
不過,案件的目擊證人周曉剛,證明了馬山的清白,馬山也因此被釋放。
根據線索,馬山認為案件與周曉剛關係極大。為了抓住兇手,找回丟失的“槍”,馬山決定從周曉剛的身上下手。
電影的最後,馬山穿着周曉剛的衣服,誘捕兇手。而兇手正是之前馬山臆想的人物“劉結巴”。
肆:
電影和電視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電視劇注重故事的呈現,而電影注重情感的表達。
在這部《尋槍》裏,姜文、陸川就站在馬山的角度,通過情緒的起伏變化,對電影進行內容表達。
一開始,丟了槍的馬山神情緊張,而電影的鏡頭也搖晃劇烈,鏡頭之外還伴隨着急促的呼吸聲。
隨着馬山向所長坦白了問題,馬山的情緒開始變得緩和,電影的鏡頭也開始變得穩定。
之後,馬山從夢裏得到靈感,弄了一把“假槍”防身,他的情緒也進一步穩定。
當兇案發生後,周曉剛、結巴劉、馬山的老婆,這些角色出場後,都變得緊張了起來,然而馬山的情緒卻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電影的最後,馬山終於抓住了兇手,找回了自己的“配槍”。雖然他中了兩槍、喪命,但是他的靈魂,卻神情喜悦、開懷大笑。
這大概就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喜悦”吧。
許多觀眾都在糾結“劉結巴”這個臆想角色,都在糾結“殺死李小萌”的真兇究竟是誰。
有人認為“劉結巴”就是馬山,也有人認為真兇其實是馬山的老婆。
然而,在筆者的觀點裏,“劉結巴”來自於馬山對兇手的臆想,他就是兇手的一個代號。
電影的最後,馬山去誘捕兇手,這個兇手可以是參加婚禮的任何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不存在的、臆想出來的“劉結巴”。
真兇是誰,對於馬山來説並不重要;抓住真兇、找回“配槍”,對於馬山才比較重要。
在找尋的過程中,主人公“馬山”層層變化的情感,才是這部《尋槍》的重點。至於説誰是兇手?兇手如何犯案?兇手的動機是什麼?這些都不是電影表達的重點,所以找一個“劉結巴”這樣的符號人物,一筆帶過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凡一平的小説《尋槍記》,這部《尋槍》在故事劇情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
在原著小説的故事裏,案件的真兇其實是那個“老樹精”,馬山的“槍”丟了之後,並沒有成為“案件”的兇器,馬山最後也沒有中槍。
但是在電影版的故事裏,馬山的“槍”成為了兇器,最後馬山為了抓捕兇手,還中了兩槍。
有意思的是,在《野良犬》的結局裏,男主角“村上”為了抓捕兇手,也中了兩槍。《尋槍》裏的故事結局,明顯有幾分致敬的味道。
當然,以上對於《尋槍》故事的解讀,僅僅是筆者的一些個人觀點。相信在不同的觀眾眼中,《尋槍》應該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理解。
2000年之後的華語大銀幕上,不少導演都對“尋槍”的母題進行了創作嘗試。
2002年的陸川、姜文,合作了這部《尋槍》。而2003年的杜琪峯,也拍攝了一個“尋槍的故事”——《PTU》。
在《尋槍》裏,姜文、陸川渴望表達“用生命去尋找”的主題。而在《PTU》裏,杜琪峯卻渴望尋找曾經輝煌的“港片靈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