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人長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優秀上進、內心成熟。”陳凱是華東交通大學大二的學生,他的理想型是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的女主角“沈佳宜”。當影像映照進現實,陳凱的心裏也有一個“沈佳宜”。
在北京一所高校讀大一時,張明徳“和女生説話都會臉紅,沒有談戀愛的底氣。”工作後,張明德正式開啓初戀,女友是他的高中同學。相比17歲時“戀愛意識尚未覺醒”,現在的他更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不會要求十全十美,只要人品好、合得來,我就很滿意。”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僅戲劇欣賞如此,不同的人也擁有不同的擇偶觀。通過微博檢索關鍵詞“擇偶標準”“擇偶觀”,可以檢索到“當代年輕人的擇偶標準”“當代大學生的擇偶觀”“原生家庭會影響擇偶標準麼”等數十個話題。從近九成受訪大學生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到大學戀愛課爆滿,男生坐窗台聽講座,戀愛、結婚一直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
中青校媒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共回收來自283所高校的有效問卷1296份。參與此次問卷調查的受訪者中,36.03%從未有過戀愛經歷,34.80%有過戀愛經歷,現在是單身,24.77%正在戀愛中,另有3.70%受訪者正處在暗戀階段,0.7%處於其他狀態。在目前單身的人羣中,21.01%想投入一段戀愛,24.02%目前還不想戀愛,還有54.97%表示隨緣、遇到合適的人再考慮。自然的情感需要(57.89%)、遇到了心儀的人(49.25%)、感覺自己到了可以談戀愛的階段(27.35%)、希望有人陪伴(26.22%)和看到身邊有人戀愛所以也想嘗試(26.22%)是部分受訪大學生希望投入戀愛的原因;感覺現階段單身也不錯(35.51%)、以學業為重(23.68%)、沒遇到合適的人(22.43%)等是部分受訪大學生暫時不想投入戀愛的理由。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擇偶看重人品,近九成看重性格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杜筱説喜歡一個人沒有固定的標準,擇偶觀常令人“捉摸不透”。自詡感性的她,總是憑直覺行事。戀愛也是如此,“因為午後的陽光恰好勾勒出男孩背影的輪廓,覺得他整個人都在發光。”
同樣剛剛畢業不久的王婧擇偶則相對有明確的判定標準。“希望對方身高175釐米以上,中等身材,有穩定的收入,家庭條件和自己差不多。”但在她看來,這些曾經為自己擇偶定下的“硬指標”,在相互喜歡面前都可以“軟下來”。“擇偶首先要談感情,相比只看物質條件的擇偶觀,談感情更能提高幸福指數。”王婧説。
中青校媒調查結果顯示,93.44%受訪者在尋找戀愛或結婚對象時最關注對方的人品;89.04%關注對方的性格,59.95%關注對方是否有責任心;進取心和相貌緊隨其後,分別佔受訪總人數的54.55%和54.24%。此外,健康、情緒穩定、家庭背景、學歷、收入、潛力、腦力、職業、地域等也是受訪者的關注點。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段鑫星介紹:“這一調查結果與現實非常符合,契合了我們生活中講的戀愛‘始於五觀,終於三觀’的樸素判斷。”段鑫星還強調,受主流文化與主流價值觀影響,青年對戀愛的態度積極而謹慎,“不遷就、不將就、不妥協是這一代人婚戀的重要特徵。”通過調查發現,46.76%受訪者表示不會調整擇偶標準,可以慢慢找或者保持單身;34.80%受訪者遇到覺得合適的人會為對方放棄以往的擇偶標準;另有14.27%受訪者認為可以適當調整擇偶標準。
今年21歲的吳念昔曾有過戀愛經歷,她認為自己的擇偶觀正趨於穩定,會更多地考慮這段親密關係是否能給自己帶來進步和提升。“三觀相符、腦力、人品、性格”是她對未來的另一半的期待。“如果找不到心儀的人,也可以慢慢找”,相比調整自己的擇偶觀,她更願意耐心等待一個合心意的人出現。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希望愛情中能同甘共苦,也能共同成長
中青校媒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情感和婚姻中必備的事物中,85.65%認為需要兩人能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難關,83.64%認為兩個人需要互相促進、共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79.48%認為要能理解和包容彼此,67.90%認為兩人要情投意合,54.71%認為需要有相同或相近的價值觀。在段鑫星看來,心理成熟度高的大學生更傾向於與伴侶共同規劃未來,重視志同道合。
吳念昔的擇偶觀便更傾向於從長遠角度考慮。“這個人哪裏吸引我,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什麼?這段親密關係帶給我什麼?同時,我能帶給對方什麼?”在她看來,好的擇偶觀是“尋找理想狀態的自己”。
為了更好地避免戀愛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段鑫星認為“有能力愛自己,有餘力愛別人是愛情中的必修課”。在她看來,戀愛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情感的成熟需要自己親歷愛情,在愛中學習、反思、磨合,獲得心靈的成長。
這屆大學生眼中健康的愛情觀是怎樣的?通過中青校媒調查結果可以發現,77.70%受訪者認為需要愛對方的同時,也要學會愛自己;71.84%表示要不過度依賴彼此,保持獨立的人格;49.77%認為要尊重差異,多換位思考,學會理解;44.91%表示對自己和對方都要負責。能夠共同面對困難、理性選擇合適的伴侶、不盲目追求某些特質等,也是受訪者認為有益的愛情觀。
在杜筱看來,愛情在於質量而不是數量,人的感情也不是可以無限揮霍的。最理想的戀愛是雙方在一起後,各方面都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面對心中的“沈佳宜”,陳凱覺得高水平的擇偶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自身進步,“美好的愛情會讓我覺得自己有了後盾,同時也擁有了拼搏的勇氣和動力”。但他認為擇偶標準也不必太過刻板,真正讓你心動的人,是可以改變你的擇偶標準的。雖然還沒談過戀愛,但陳凱已經總結出一套“愛情經”。他將愛情的精髓總結為“三個互相”,“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和陳凱不謀而合的青年不在少數,79.48%受訪者認為兩個人能理解和包容彼此是情感關係中的必備要素。
期待家庭、社會、校園同做青年愛情觀“護航員”
在陳凱看來,大眾媒體傳播、影視作品等所呈現、倡導的愛情觀顯得尤為重要。“大眾媒介對擇偶觀的影響,往往體現在讓年輕人擇偶觀念固化,短視頻、短平快的信息鋪天蓋地地灌輸,似乎只有滿足‘戀愛攻略’‘愛情小課堂’裏的要求,才是好的、對的。”
張明徳同樣認為大眾媒體傳播、影視作品對青年愛情觀的走向存在一定的影響。“部分影視作品中營造的完美伴侶形象,讓青年對擇偶有了更高期待”。在張明徳看來,“影視作品裏都是男俊女靚,服裝華麗,主角不是皇親國戚就是當代精英,尤其是以情感為主線的作品中,普通人少之又少,他們更像是‘超人’,按10分制算,他們全都是平均分8分以上的人,這樣的形象容易讓青年對伴侶持有過高期待,可能很難接納現實中身邊人的‘普通’。”
就讀於湖南某高校的王易非最羨慕別人一家三口手牽手走在馬路上的樣子,“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一直很渴望能夠擁有美滿的愛情。”因為對愛情的期待值很高,王易非在擇偶方面也非常慎重,還未曾談過戀愛。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受訪青年擇偶觀的成因較為多元化。73.23%受訪者表示源於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49.69%表示較多地來自於社會共識;37.04%根據自己以往的戀愛經驗;34.49%表示父母會在一定階段提出一些擇偶建議;19.44%會將影視劇、綜藝節目、言情小説等中的角色作為參照物;另有,11.11%受訪者會把喜歡的明星偶像的特質列入擇偶標準。
在段鑫星看來,“大學生的愛情觀首先受到影視、媒體文化、同學、舍友等的影響,其次社會文化也間接滲透與影響,更深層則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從未有過戀愛經歷的王易非認為,當下的自己缺乏戀愛方面的經驗和常識,如果現在談戀愛會走很多彎路。在大學生活的閒暇之餘,他會去圖書館翻看愛情方面的書籍,聽學校的戀愛講座。
在吳念昔看來,愛情的本質源於自我探索,需要每個人自己探尋才能找到答案,社會、高校、家庭,應該包容並啓發學生進行愛的探索與嘗試,培養他們愛的能力。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89.43%受訪者期認為原生家庭應儘可能提供健康、理性的愛情觀教育;75.23%認為學校和社會應該多提供一些戀愛或情感關係的心理輔導;74.77%期待學校提供一定的愛情觀教育;56.87%認為大眾媒體傳播、文藝影視作品等保有健康的愛情觀導向。
為了幫助青年人樹立健康的擇偶觀、愛情觀,段鑫星強調家庭、學校、社會要齊心協力。首先,家庭對孩子情感的示範作用不可或缺,“在温暖、包容、開放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更有愛,也更容易感受愛。”其次,高校通過開設大學生幸福課、大學生戀愛與感情等相關課程,讓大學生更多維度認識愛的社會性與神聖性,“可以通過校園情景劇表演、校園愛情三行詩等積極向上的活動影響大學生的愛情選擇,形塑大學生的愛情觀。”
段鑫星強調,除了家庭和學校外,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對大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通過社會主流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宣傳身邊的愛情榜樣、正面典型,與此同時對腐化墮落的愛情觀進行批評,以此來弘揚正氣,淨化空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段鑫星、王婧外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程思 羅希 譚雅麗 實習生 範子菁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