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微博上還風風火火地“風傳”着《青春有你3》(以下簡稱“青你3”)的大熱選手餘景天將退賽的時候。一個更為直截了了當的通知,直接為“青你3”按下一個“暫停鍵”。
北京廣播電視局發文要求“青你3”停播整改。從短期來看,這彷彿是對單一選秀節目,甚至精準到某選手個人問題的調查處理,但結合後續的延展報道可以看出,這是公眾輿論對於目前“選秀”這一綜藝模式的一次反思。
後續“青你3”還能不能播,還能不能成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目前固有的“選秀”和“打投模式”是不是已經構成了對青少年羣體不良的引導?這類型節目年復一年大操大辦,到底是真的為了讓擁有藝術夢想的孩子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還是平台和商家的“定期收割”以青少年羣體為主的“秀粉”的錢包呢?
愛奇藝接受整改,餘景天隨後退賽
北京廣播電視局發文要求“青你3”停播整改後,愛奇藝也發文表示接受整改處罰、暫停播出,隨後,節目中一直處於大熱位置的餘景天宣佈退賽。
對於並不關注這檔選秀節目的讀者,小南簡單梳理一下餘景天身上所關聯的新聞。鑑於以上信息均來自於網友的調查和取證,尚未有公安機關和工商機構等出面核實,小南梳理信息僅供大家作為本文的閲讀參考背景。
第一是被舉報餘景天父母投資運營的KTV涉黃涉毒,4月30日,餘景天的母親李勤在微博公開出面發聲,親自澄清關於公司的言論為不實的污衊。但裏面涉及轉讓股權但沒有變更工商註冊一個細節,被眾多網友指出不符合商業運作原則,對餘景天父母收入合法化問題,網友繼續存疑。
5月2日,餘景天被曝出擁有雙重國籍。他曾在韓國參加選秀節目時聲稱自己是加拿大人,包括所有個人資料介紹寫的都是加拿大人,這次參加“青你3”期間,被發現他使用了中國的身份證在國內購買機票。
一個參加選秀的練習生,如果成團出道是會成為年輕人關注、模仿的偶像,甚至可能會影響不少年輕人的三觀。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選秀期間,粉絲、網友對他“德藝雙馨”“誠信可靠”等方面指標進行核查和了解是正常的。而作為主導這場選秀的平台,以及他身後的經紀公司,對於這些新聞應該給予真實的調查和真誠的回應,而不僅僅是發一紙聲明,動輒把起訴掛在嘴邊。
關於餘景天的風波延展了整個“五一”假期,最終等來不僅僅是他退賽的聲明,而是“青你3”停播整改。但“青你3”需要停播整改的,僅僅是餘景天一個選手的背景調查問題嗎?如果僅僅是這樣,相信節目組和平台也沒有“傻”到要節目暫停,讓餘景天一個人拖累了整個節目吧?
新華社熱議“倒奶”事件,粉絲打投已經超出理性範圍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評論文章,那就是在5月4日下午,新華社發表評論,針對選秀節目中,粉絲需要購買某品牌牛奶才能使用裏面的投票卡投票,購買量大又喝不完不得不倒掉的浪費現象。
雖然,這些倒牛奶的視頻和圖像,是出現在《青春有你2》播出期間。因為去年的牛奶投票卡是印在牛奶瓶蓋裏面,必須把牛奶打開才能使用,打開了的牛奶就這樣被嘩啦啦地倒掉了。
今年贊助商把投票卡單獨放置在奶箱中,不需要打開牛奶才能使用。不少粉絲也是以此為理由進行辯解,還稱今年買了喝不完的牛奶用去了做慈善公益。
即使從去年的“倒奶”到今年的“捐奶”,在小南看來,這僅僅是贊助商的思維模式“進步”了一點,可能是他們看到自己產品被嘩啦啦地倒掉有點心痛;也可能是他們覺得把奶卡和牛奶分開放置,更便於誘導粉絲消費更多的牛奶。
從平台和粉絲的思維模式來看,這種“誘導消費”“誘導打投”的模式,和粉絲“愛他就要為他花錢”的心態從未改變。餘景天的後援會還曾經出現了“集資”數額不達標要懲罰粉絲的行為。大家不妨大膽推測一下,哪怕今年的牛奶還是印在瓶蓋裏,粉絲會因為不想浪費食物,而減少購買非必需的牛奶,還是會繼續“倒奶”?
微博選秀榜消失,“選秀”也塌房了嗎?
除了“青你3”整改停播,新華社批評“倒奶”打投,微博超話社區中選秀榜也消失了。
其實上述的事件,均不孤立存在於某個選手或者某個選秀節目中。此前多位選手及後續出道的藝人,都有過類似於“家庭收入來源不當”“發表不當言亂”“私生活混亂”的新聞,而與選秀相關的“打投”“微博搬家”,更屢次引發主流媒體批判粉絲集資行為,但平台、商家、粉絲抱着“別家都在做”的心態,並不足以引起警惕。
這次喊停一檔正在熱播的選秀節目,在過往的歷史中是沒有的,其整治力度之重,終於讓不關注選秀的人們,都開始正視和思考這一節目類型存在的意義。
早期的選秀節目,包括被稱為“內娛選秀鼻祖”的《超級女聲》等,初衷是提供一個平台讓最普通的人,都有機會在全國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並且通過觀眾的選擇,而非專業評委的判斷,最終能推開自己職業道路之門。
但為何從最早選秀節目能給娛樂圈輸送李宇春、尚雯婕等大批優質藝人,到後來變成一個精準營銷“割韭菜”平台呢?這也必須從選秀的變質談起。
選秀,顧名思義,應該是一個選拔人才、發現人才的渠道,節目理應按照娛樂行業的專業準則,為參與者設置一個專業程度以及藝德人品的准入門檻,並且將挖掘到的這些人才,輸送到合適的崗位上,最後給予他們發光發熱的機會。
這裏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門檻、一個是崗位,缺一不可。
娛樂圈也是一個行業,和任何一個行業一樣都應該有技術准入標準,雖然才藝不像説醫生的醫術、律師的資格證一樣可以精準衡量,但起碼的唱歌在不在調上、跳舞是否悦目,大家都能評判的,藝術才華也是需要時間培訓和磨鍊的,而不僅僅是誇大其詞的“努力”和熱淚盈眶的“夢想”;其次,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人才緊缺和飽和的不同狀態,人才緊缺的時候大家都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飽和的時候自然也存在優勝劣汰,就會有人沒有工作機會。
但當選秀本身已經脱離作為選拔人才的渠道,而成為一個盈利模式之後,本質就變味了。
平台舉辦選秀,先找來贊助商,為了幫贊助商賣產品,選秀的投票資格多半和贊助商產品相關,然後通過節目的規則、剪輯、環節設置等,每天刺激粉絲的焦慮感,挑撥粉絲羣體的競爭心態,目的直接就是衝着收割粉絲的金錢和時間,並且讓粉絲因為高強度付出而不得不和選手在情感上捆綁,為後續選手進一步商務代言積累好“基本盤”。整個流程,簡單粗暴快捷,兩三個月內,平台、贊助商各取所需,這個投資回報的時間長度,比拍影視作品還來得快。對於平台來説,何樂而不為。
當選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衝着盈利去,那就已經缺乏了對門檻和人才緊缺程度的關注,每年五六個選秀,都是上百名練習生起步,已經選了四五季了,大家想一下這裏耗費了多少年輕練習生,在人才難求的前提下,只能一而再地降低門檻,大家在選秀節目中見到的只是系統訓練過兩三個月就來的人不在少數。
連明面上一眼可鑑的“藝”都能降低標準,那需要長期觀察考核的“德”和“智”,就更不敢想已經被放鬆到什麼程度了。
而且,當大批選秀誕生了大批“成團出道”藝人,而且是放低了行業門檻之後出道的藝人,請問,他們能承接什麼合適的工作?很多粉絲經常罵藝人出道之後沒有工作機會,罵選秀平台或經紀公司不作為,那是因為“愛豆”這個行業已經人數大大飽和了。他們的出道,是靠粉絲用錢和時間砸出來,與是否符合行業標準無關,出道之後,自然也只能接到繼續賺粉絲錢的工作,並不可能真的依靠自己的技能點去接到工作。
我們看到的“青你3”停播也好、新華社批評“倒奶”事件也好,選秀藝人的“塌房”也好,都是因為“選秀”節目定位錯誤而引發的,如果能迴歸到成為一個發掘人才、輸送人才的渠道,而且是有的放矢地去尋找行業真正稀缺人才,而不是涸澤而漁地賺“秀粉”這兩三個月的零花錢,這樣的選秀節目,才有繼續進行下去的意義。
【記者】梁燕 實習生 梁凌楓
【作者】 梁燕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户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