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哥
這幾天2倍速狂刷《大秦賦》,製作精良、場面恢宏,讓我這個歷史迷看得欲罷不能。
看劇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不少網友發彈幕説:
China 為“秦”的音譯
。
這引發了我的興趣,便做了一番研究。
我們都知道 china 有兩個含義,大寫詞頭的 China 表示“中國”,而小寫詞頭的 china 表示“瓷器”。
所以有人説,因為瓷器是最能代表中國的產品,所以便用表示瓷器的 china 來指代中國。
聽着合理,但實際上時間順序搞反了,看牛津詞典關於 china(瓷器)詞源解釋:
説 china 表示“瓷器”的含義誕生於16世紀晚期,並來自於波斯語的 chīnī,表示“跟中國有關的”,因為中國是瓷器的原產地。
16世紀晚期是明朝,可見 china 具備“瓷器”的含義誕生於明朝(是 chinaware 的縮寫),遠遠晚於表示“中國”的 China。
那麼 China 的源頭到底是什麼呢?來,移步 Quora,看這個高贊回答:
China’s first emperor conquered six states. China became a united country in 221 BC called Chin Dynasty
秦
—Latin pronunciation “China”. The silk road was established in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Silk was exported to Roman Empire. China the ceramics were popular in the West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eople forget history 2200 years ago. “China” is later identified with porcelain…
簡單翻譯一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滅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史稱“秦朝”。“秦”在拉丁語中的發音就是 China。漢朝時期,絲綢之路建立,中國的絲綢被運往羅馬帝國。明朝時期,中國的陶瓷製品在西方流行。可人們忘記了2200以前的歷史,後來把 China 等同為瓷器...
這位答主的觀點是:
China 起源於“秦”
。
我又查了詞源網站 etymology dictionary,似乎佐證了該説法:
… (earliest European usage is in Italian, by Marco Polo), of uncertain origin, probably ultimately from Sanskrit Cina-s "the Chinese," perhaps from Qin dynasty…
説 China 在歐洲最早被馬可波羅在意大利使用,起源不明,可能最後來自於梵語Cina,而這個説法可能來自於“秦朝”。
馬可·波羅
似乎這些説法都把 China 的源頭指向了“秦”。
西方文字中,“秦”的發音記作“Chin”、“Cin”或“Sin”,後綴“a”代表“地域”(比如 Asia, Africa, America),所以“China”在古代就表示一個叫“秦”的東方國度。
雖然學界沒有定論,但我個人也比較偏向於這種解釋,尤其是看了《大秦賦》後,讓我堅定了這種感覺。
先秦時期、秦國和後來的秦朝,讓“秦”在中國持續的時間長達近600年。
這600年間,秦不但向東擴張,也阻擋了西北方向的遊牧民族,包括印度人、波斯人、突厥人、匈奴人的祖先。
這些遊牧民族向東擴張的時候,都遇到了一個彪悍的國家故而停止東擴的步伐,這個國家就是“秦”。
這些民族(尤其是波斯人和印度人),把“秦”的讀音(chin)帶到了西方,讓西方世界第一次瞭解這個強悍的東方國家。
這就是為什麼英文中的“中國”叫 China,法語中的“中國”叫 Chine。
《大秦賦》裏有一首很燃的插曲,出自《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西周分封諸侯,秦國的祖先被分封在西戎蠻夷的西北地區。
為了爭奪生存土地和資源,老秦人們與西戎諸部落連年征戰,鍛煉出了驍勇善戰的性格,也讓秦國有了“虎狼之國”的稱號。
惡劣的生存條件沒有擊倒秦人,反而造就了他們堅韌不拔的血性,中華民族傳承至今,歷經危難而不滅,憑的也正是這股血性。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不僅喊出了老秦人的口號,也喊出了中國人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