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現在真人秀節目已然成為綜藝節目的主流,即便是許多棚內節目也配備上了數以幾十計的攝像機,包括能夠360度無死角的不放過任何一個藝人的微表情和小動作。
但客觀來説,真人秀當真是把雙刃劍,操作好了藝人就是“真性情”、“接地氣”,操作不好就是“人設崩塌”、“毀三觀”。所以觀眾也把真人秀當作“照妖鏡”,因為藝人許多無意中的舉動,就會解讀出各種意味來。
譬如楊迪和趙麗穎就先後“中招”,一個是被質疑故意讓穿短裙的硬糖少女303 成員模仿伏地頂胯、蛤蟆跳等動作,對女生很不尊重;另一個被質疑在《中餐廳》吃飯時用筷子扒拉菜,顯得很沒素質。
原本以往“照妖鏡”的套路,兩位原本口碑不錯的藝人大概率就會被帶節奏,成為所謂的“黑點”。但所幸兩個事件很快得到了當事人和相關方的澄清:總導演和賈玲力挺楊迪,表示這只是個“誰先做不出來誰就淘汰”的遊戲,楊迪只是“以實力勸退妹妹”;
而與趙麗穎共同參加《中餐廳》的張亮也幫趙麗穎澄清所謂的“扒拉菜”,是因為“後廚把食材切的太小,稍微大塊兒一點的食材都被大老爺們兒搶先吃了,裝菜容器又很深, 再加上菜品真的太好吃,所以大家都不捨得浪費!”
所以有人説真人秀是照妖鏡,因為不關機的攝像機時時刻刻都能記錄下每個人所有的細節,有時候細節確實能夠暴露本真;也有人説真人秀就是放大鏡,因為多到爆炸的素材不可能全部呈現出來,後期剪輯只可能挑選最具有話題的畫面出來,然而這種掐頭去尾的剪輯實際上確實是會把一些小事無意放大甚至扭曲。
所以對於觀眾來説,綜藝節目終究只是一種娛樂休閒,即便是粉絲心態,也可以適當放平和一些,千萬不要入戲太深。因為你要相信,最終呈現在你面前的內容,都必然是經過一道道剪輯的內容。孤兒剪輯也罷,惡意剪輯也好,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在無法瞭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千萬不要亂下判斷,因為真的很容易站錯隊。動動嘴很簡單,傷人卻會很深,真人秀可能是照妖鏡,也有可能是放大鏡,更有可能是會扭曲事實的哈哈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