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禹
説起行業內的各類評獎,可以用“難言其祥”來形容,參評的影視項目希望能夠入圍甚至“皇冠加身”,但競爭激烈,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有時只能望“獎”興嘆。而對於評委而言,也是難言其表,有句話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硬要説哪部作品在藝術性上如何出類拔萃,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也許用“其苦不堪説,其痛難言停”來形容行業評獎並不貼切,但評委有評委的難處,參評者有參評者的訴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所評選的作品與觀眾心裏的評價是否一致。這也導致多年存在的專家評選出的作品,與百姓心中認可的影視作品相距甚遠,以至於各種“黑幕”傳説此起彼伏,讓主辦機構無從解釋。
影視行業的專業獎項與新聞獎相比,有相通之處但也有一些不同。相通之處在於所有的獎項,無論是新聞單位或是影視作品,都是一種鼓勵和認可;但新聞獎對於新聞單位而言,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影視作品獎項而言,往往是純粹的剛需,為什麼呢?
通俗來講,影視產品是一種文化商品,既然是商品,受眾自然就會有喜歡與不喜歡之分,並會間接影響到收視率或票房的高低。每年要誕生近千部電影、近700部電視劇和眾多綜藝節目,但也就有30%的影視作品能夠進入院線或上星頻道,在這其中僅有10%左右的作品能夠脱穎而出。
那麼,作品誕生了,無論是電影或是電視劇乃至於綜藝節目,無論市場表現如何,都希望獲得高層次獎項的青睞,以支撐其發行以及市場口碑度,這也是影視作品視評獎為剛需的重要理由之一。
前幾年,行業內的各種評獎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既有國家級獎項,也有各級協會、行業媒體特別是眾多商業機構等頒發的獎項,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對此,國家幾度進行清理整頓,除了保留相關國家級獎項外,不得以各種名目設立獎項,並嚴格執行報批手續,評獎亂象得以有效遏制。
目前,所保留下來的國家級行業獎項,包括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劇飛天獎、電視文藝星光獎等,也是廣播影視行業最為認可的獎項。
日前,在紀念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40週年暨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30屆研討會上,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提出,廣大電影工作者要真情投入電影創作,用光影藝術禮讚偉大時代;中國電影金雞獎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要堅持高標準、專業性、正能量,辦出新氣象,辦出新品牌;中國文聯、中國影協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引導廣大電影工作者追求德藝雙馨。
應當講,這些專業獎項堅守“學術、爭鳴、民主”的專業態度,不斷改革完善評獎機制,逐步成為中國影視行業的風向標。
但是,我們仍然需要警惕,社會上的各種雖不是“獎”,但以“年度最佳”“最具”等字眼出現的商業性評獎,仍有抬頭之勢,同時,在頒獎機構上有打“擦邊球”之嫌,面對龐大的評獎需求,動輒一個獎項十餘個之多,而全部獎項加起來則是百餘個之多,甚為壯觀。
我們需要認清一點,獎項評選不能就評獎而評獎,而是要通過評獎真正實現有利於加強精品創作生產,有利於強化影視人才培養,更要有利於培育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前幾天,剛剛公佈的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中,在《覺醒年代》中有過精彩表演的李大釗飾演者張桐,由於名額有限並未入圍而引發討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影視作品或是演員,與獎項失之交臂雖可惜但無需遺憾,因為有一個獎項更重要,那就是觀眾心中的口碑。
有句老話講,金盃銀盃不如觀眾的口碑,與漫長的演員生涯相比,觀眾的認可和期待,才是最值得為之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