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閲用户每週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

  現在,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閲讀 1966年 24歲的劍橋研究生史蒂芬霍金所寫的博士論文。

  劍橋大學稱,“宇宙膨脹的屬性”已經成為開放存取存儲庫中最受歡迎的文章。不過,有多少人能通過這篇論文完全理解宇宙膨脹的屬性那就另當別論了。

  史蒂芬.霍金表示,希望其免費公開其早期研究工作的做法可以鼓舞別人以同樣的方式去分享他們研究成果,而並非僅停留在供別人學習思考的目的上。

  他説:“通過讓我的博士論文開放獲取,我希望能激勵世界各地的人們別隻專注於腳下,而是去仰望星空,去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並試圖理解宇宙。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應當能不受阻礙地、自由地去接觸到任何一個偉大的具有探索精神的研究,而非僅限於我的研究。”

  劍橋大學稱這篇論文是“歷史性的和令人信服的”,它已經成為其開放存取存儲庫Apollo(阿波羅)中最受歡迎的文章。在過去的幾個月裏,該大學收到了數百名讀者的請求,希望能完整下載霍金教授的論文。

  霍金的論文考慮了宇宙膨脹的影響和後果,星系不能通過最初的小擾動增長而形成的觀點也包含在其論文結論中。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該論文現在免費提供給所有人以慶祝 2017年國際開放獲取周(Open Access Week)。霍金説到:“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就好比我年輕時在劍橋做博士研究生時,受到了牛頓、麥克斯韋爾和愛因斯坦的啓發一樣。聽到很多人已經感興趣的去下載我的論文讓我是感到非常棒,希望他們最終看到我的論文時不會失望。”

  霍金的論文上印有對其導師的打印體題詞,以及其手寫字跡“這篇論文是我的原創性工作——斯蒂芬.霍金”。從這篇論文起,他開始踏上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科學家的道路。但在他過完 21歲生日不久,他便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症),而這一疾病使得他只能以“發號施令的”形態坐在輪椅上,依靠計算機語音系統來進行演講。

  雖然最初霍金被診斷僅剩下兩年壽命,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仍在繼續進行着工作和演講。更開掛的是,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也已為霍金在“維珍銀河商旅飛船”上留了一個位置,在霍金的個人網站上也寫到:“他依舊希望有一天能進入太空。”

  霍金在 1988年出版的《時代簡史》現在已被翻譯成 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 1000萬冊,成了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科普讀物之一。

  在牛津大學,霍金並沒有像他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學醫,而是在無緣學習他最初希望的數學後便選擇攻讀物理專業。根據他的個人網站介紹,在三年工作量並不巨大的學習之後他獲得了一等榮譽學位(現在擁有 12個榮譽學位),之後便去劍橋研究宇宙學了。1979年到 2009年,霍金擔任了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 (Lucasian Professor這是愛因斯坦和牛頓都曾有過的一個頭銜),在 2009年 9月退休後劍橋仍為其保留該席位的榮譽教授稱號。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劍橋希望霍金的論文可以鼓勵其他學者能在線免費公開自己的研究工作。從今年十月開始,博士畢業生別要求須留存自己畢業論文的電子稿,並督促他們將論文公開分享。劍橋還將試圖去説服,包括 98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畢業的研究者與校友,像霍金一樣公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劍橋大學圖書館有 800萬冊圖書期刊,一百萬幅地圖,全部排放達 200多公里並以每年大約 3公里的速度增多。2017年,Apollo檔案庫中的“珍藏”已被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用户累計下載 100多萬次,其中包括 15000篇研究論文、10000幅圖像和 2400篇論文。不過,劍橋表示,對於有歷史的論文,往往需要經過一番“鬥爭”才能被免費查閲。

  劍橋學術交流副主任 Arthur Smith表示,研究結果開放存取可以消除人與知識間的屏障,幫助科學、醫學和技術等各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他説道:“傳播博士研究期間所獲得的知識尤為重要,博士論文是一個巨大的未開發的和獨特的信息寶庫,然而這些被等待使用的信息往往被封存起來而遠離了人們的視野。”


  霍金,一個在全球物理學界有着舉足輕重的頂級科學家,大家都知道他在黑洞領域以及高等物理學上的建樹,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高度。雖然其身體有着行動不便的缺陷,但是一點都不影響他在學術上的成就。給我們世人樹下了一個身殘志堅的偉岸形象。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不過,近日霍金先生在上電視節目時卻説,他自己不是活着的人口裏面最聰明的人,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員,因為只有失敗者才會自吹自擂。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當然在如今的科學界的確只有很多對我們人類事業做出一番巨大貢獻的人,在他們這羣人中有的是一心一意的為研究而生,當然也有的是沽名釣譽一輩子的偽知識分子,畢竟不同的人都披上學術研究者的外衣,就會讓外界難以辨認。

  從最近一百年的科學家的歷史事蹟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學者在一生中都是孜孜不倦的研究態度,為人類的科學事業貢獻了他們窮其一生的力量,同樣的也有道貌岸然的虛偽的人,喬裝成謙謙君子。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就拿霍金先生來説,雖然上天給了他殘缺的身體,但是他的思想邏輯都是比較清晰的,不會有自暴自棄的想法,才會研究到科學如此高端的領域中。在本次的電視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有着很強科學事業心的研究人員帶着一絲善良的笑容,在電視中給觀眾做出了一系列的演講,是當下浮躁年代大家都需要學習的代表。

  做科學,並不是去為了得到高級的地位以及獲得一筆豐厚的金錢,這跟諾貝爾獎的初衷是很相同的,諾貝爾先生之所以設立下這個獎項,並不是給他們巨大的金錢誘惑,而是一種用這種適當的物質激勵全球的科學家來推動我們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所以,在喧囂的年代,選擇一方淨土去研究自己的科學事業,是一份難得的可貴,就像霍金先生所言,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研究人員,只有失敗者才會自吹自擂。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2017-10-11)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霍金在印度發表演講時,曾大膽預言,人類不但會於未來100年內在其它星球建立新的生存基地,而且還會在此後的一個百年內或更早些,利用基因科技改良現有人種。同時他認為人類在未來數百年內,將會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培育胚胎。

  那麼,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智利六千多米高海拔的地方發現的藍色人算不算新人種呢?

  藍種人是一種渾身呈藍色的人,生活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由於終年氣温在零下40至50攝氏度,為了抵禦寒冷,這種人體內不得不大量合成血紅素,過量的血紅素充斥在大大小小的血管中,使之皮膚呈現藍色,成為藍色人。

  目前,科學家研究藍色人種的成因以及藍血人種是否應該作為一個新的人種列入人種的分類中去,仍存在着爭議。藍血人究竟是由正常的人類,因其特殊的生存環境導致的血液變異而形成了藍血人,抑或他們只是一種特殊人種存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目前,地球人類的DNA以極快速度變得更加複雜,未來人類出現新人種應該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霍金預言2100年地球將會出現新人種,就完全沒有將藍色人的研究包括在內,目前還沒有確定藍色人是不是新人種。霍金如此預言,無法讓人信服。

  (2017-10-13)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張麗 通訊員袁瑞雪)日前,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暨“現代經濟與金融研究中的歷史維度”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瞭解到,共有三篇博士論文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每篇獲獎論文獎勵10萬元、獲獎者導師獎勵2萬元。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瞭解到,中國人民大學李黎力(博士論文《明斯基經濟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羅煜(博士論文《論經濟從貨幣化向金融化的轉型》)、湖南大學胡榮尚(博士論文《我國中央銀行溝通對公眾預期的影響研究》)榮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三位獲獎者的導師——賈根良教授、貝多廣教授和張強教授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導師榮譽獎。

  “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A·蒙代爾(Robert.A Mundell)教授和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黃達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創設,每兩年評選一次。該獎項原為“黃達-蒙代爾優秀博士論文獎”,後更名為“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

  “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的獎金標準為:每篇獲獎論文獎勵10萬元、獲獎者導師獎勵2萬元。設立該獎的宗旨是推動中國經濟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經濟學科研究;搭建經濟學特別是財政金融學科領域博士培養的國際交流平台;倡導兼容幷蓄、嚴謹求實的學術品格;激勵更多的傑出青年學者為新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2017-10-17)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在如今高速發達的時代,人們對於歷史名人的印象也變得十分固定,而現在看看當時以前那些名人的舊照片,又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呢?圖為年輕時結婚的霍金,當時的他還沒有患肌肉萎縮的病,從圖中不難看出當時的他拄着枴杖和旁邊美麗的妻子站在一起十分般配,年輕時的他也十分帥氣

  圖中的是美國的第三十二屆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他的表妹,圖中的他十分年輕,還拿着表妹的頭髮捉弄她,臉上露出十分俏皮的表情,與他之後當政嚴肅的他不同,這種俏皮活潑的他也還是難得看見啊!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圖中是當時的美國一位攝影師飛利浦•哈爾斯拍攝的跳躍中的夫婦就是當時的温莎公爵夫婦,他們這一跳躍動作在現代也是十分受人們喜歡的,温莎公爵夫婦還真是潮流啊。

  圖中的名人又會是誰呢,這個名人不是特別顯眼,仔細看可以找到希特勒,這是希特勒在好友戈培爾婚禮上做伴郎,雖然有些模糊,當時他特別的小鬍子卻十分顯眼。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這是愛因斯坦當時的照片,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手裏正拿着一個牽線木偶,當時的他看似也十分俏皮。

  (2017-10-13)


  先不説別的咱先看看霍金的預言表

  2032年 世界末日

  2050年 人類移民火星。

  2100年 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

  2215年 地球將面臨毀滅

  2600年 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

  先説第一個世界末日吧

  霍金預言説世界末日有很多種原因,最主要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用的核武器導致人類無法生存、温室效應海平面上升導致人類的棲息地進一步縮小,從而人類文明崩盤,世界末日由此開啓。

  但許多學者認為霍金的提出的世界末日並不是學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所以讓大家不必恐慌,而地球資源的不斷消耗乃至枯竭,環境的惡化,國家地區利益爭端才真正是毀滅地球的原因。

  第二個人類移民火星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因為世界末日是無法避免的,而只有火星移民才能解決,但是要在火星定居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如何送過去和如何活下去的問題,不過還有34年的時間,時間會給我們答案,而我們也能等到那一天。

  第三個 人類進去太空發現新人種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外太空又稱為宇宙空間。應該意思是人類的活動範圍已經全面進入太空中,包括銀河系和其他星系,從而發現新的生命、新人類(當然對於新人種來説地球人也是新人種)。這是遲早的事情,人類太空事業發展迅速,對外探索的步伐只會越走越快,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第四個 地球自我毀滅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也就是説199年後的今天,地球已經在自我毀滅了,但是會不會涅槃重生就不得而知了。據權威機構計算地球上石油目前還有1370億噸,年開採量30億噸,還能開採40-50年,煤炭資源10萬億噸,但可供利用的只有7000億噸,年開採量34億噸,可以用205年,還是可以撐到自我毀滅的,而且還可以趁着沒毀滅帶去火星。(當然這個數據也不絕對,或許新技術的發現能解決能源問題),地球上很多資源在還沒到自我毀滅的時候基本上都用完了。

  第五個 地球變成了火球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這個我真是認為他是胡説八道的!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蝙蝠魔”:霍金也是看了UC才知道自己有説過這些話

  網友““正人君子””:一個殘廢秀秀存在感而已!2032年都世界末日啦,何來的2050年移民火星!

  網友“無可置疑◆”:胡説八道

  網友“西安用户66xxxx658”:小編哥,你不先普及一下自己的科學知識在發表自己的言論,地球毀滅時一定是個火球,原因是太陽先毀滅,太晚變成白矮星時會出現膨脹,地球會被其吞沒的你知道嗎?

  網友“重慶用户66XXXX658”:這貨一直都在胡説八道

  網友“冰凍美年達”:對一個病人不能太嚴格,病已上腦,休息吧

  網友“摯愛”:我預言霍金這個貨一輩子站不起來

  網友“火柴”:我預言小編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以我霍金的名義胡編賺稿費

  網友“wo”:霍金已經患有老年痴呆症了

  網友“我送你花”:搞笑?能説話?有自己的意識?彷彿逗我?就個工具而已,真把他當個人物,就是自己傻了。

  (2017-10-10)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我們平時看到太空員在太空站裏面,可以無拘無束的在空中漂浮和翻滾也不會突然掉下來把自己摔傷,這就是在無重力的環境下,然而別看這種看上去挺好玩的樣子。要是地球上突然有一天也像太空站上一樣,失去了重力的話,那麼這時後果就嚴重多了。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雖然這是不太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因為受到地球吸引的力才叫重力,而重力施力的物體恰恰就是地心。

  其實我們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受重力的影響和保護,至少它不會讓我們的房子和車子突然漂浮在半空中,然後撲向外太空。

  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底薪出現了樣子的問題從而導致失去重力後,那麼嚴重的後果會直接使得我們在地上站不穩。

  包括地面上的塵埃,也會瞬間全部漂浮在半空中,最嚴重的情況是,這些鋪天蓋日的塵埃甚至會將太陽光給完全遮擋住。

  由於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會使得包括水,空氣甚至是地殼發生嚴重的偏轉,而這會令我們在這種旋轉中出現危急生命的影響。

  而在人類身體器官上的生長,也會因為失去了重力而深受影響。也就是説,失去了重力使得我們的身體內會無規則瘋狂的胡亂生長,到時可能連手腳都是彎曲生長的。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然後房屋大量倒塌,因為地心失去了對他們的吸引力,另外地球突然增加的引力會導致地球和太陽的引力相互作用突然失調,地球很有可能擁向太陽的懷抱。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蒼鷹”:無知

  (2017-10-10)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英國物理與宇宙學家霍金表示,愛吹噓智商的人都是「失敗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因為不滿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罵他白痴(moron),而反嗆要公開比較兩人的智商,《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指出,着名科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13年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曾説,所有對外吹噓智商的人都是「魯蛇」。

  現年75歲的霍金是英國物理與宇宙學家,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而全身癱瘓,無法説話的他必須依靠語音合成器與他人溝通。當被問到自己的智商有多高時,霍金表示,「我沒有概念」,但「對外吹噓智商者都是魯蛇」(People who boast about their IQ are losers)。

  霍金與教宗方濟各會面。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邦普(Philip Bump)指出,特朗普一直以來喜歡吹噓自己智商,也喜歡和人一較高下。特朗普的支持者更在去年12月製作一張圖表,宣稱特朗普的智商高達156,比歷任美國總統都還要高。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網站Snopes指出,該圖表上的資料有誤,而且特朗普的智商目前還是未知數。

  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蒂勒森今年夏天曾考慮離職,更在7月20日參加五角大廈會議後,當眾罵特朗普是個「白痴」。蒂勒森雖然否認辭職説,卻沒有澄清是否罵了特朗普,把事情越描越黑。CNN指出,若蒂勒森真的沒有罵過特朗普,理應會在記者會上直接否認。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與蒂勒森的嫌隙已經無可修補。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雖然否認辭職説,卻沒有澄清是否罵了特朗普,把事情越描越黑。

  (2017-10-14)


  《萬物理論》是傳記型的電影,故事的主人翁是鼎鼎大名的物理學家及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飾演還在世的著名人物實屬不易,尤其拍攝部分畫面時,本尊霍金和前妻珍本人都在現場,但也因為劇組用心、主角用功揣摩人物心境,使得這部片被霍金本人也讚美“還原度很高”。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這是一部沒有反派的電影,處處充滿温馨,裏面的人不管是妻子、教授、室友和同學、詩班老師(他也是霍金的情敵)、看護,每一位都對霍金有著極大和長久的支持,霍金現今的成就,沒有這些人的支持能否能成功,會打上很大的問號。電影中較讓人感到爭議的應是詩班老師喬納森和珍的感情,看到一半時,會覺得霍金有強烈的情敵出現了,本以為這會是一個有心機的壞男人,想勾走內心脆弱的妻子,沒想到喬納森有著很高的道德要求,當他發現自己對珍有感情時,自動離開他們,保持距離,反倒是霍金主動邀請他回來他們的家庭,幫助他無助的妻子珍,他們之間的曖昧霍金不會沒有感覺,但他也體恤妻子給他們機會,似乎想成全他們。然而這段快要被點燃的愛情,卻在霍金在義大利感染肺炎陷入生死交關的當下戛然而止。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患上肺炎後的霍金陷入昏迷,要靠呼吸器維生,為了維持他的生命和意識,他的妻子做出了讓他們家庭巨大轉變的關鍵決定,霍金無法再用言語溝通、肢體萎縮情況更嚴重,妻子找來了資深老練的看護伊蓮,伊蓮立刻就用拼字板與霍金溝通,她的專業照顧技巧和察覺心理需求的高度敏鋭,立刻得到霍金的信賴,最後霍金放手讓妻子尋求她的幸福,離婚後,霍金娶了伊蓮、珍嫁給喬納森,但兩人的家庭依然保持友好關係。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電影中的靈魂人物就是霍金,飾演霍金的艾迪·瑞德曼在2014年的奧斯卡擊敗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成為奧斯卡最年輕的影帝,在本片中他的演技令人心服口服,從霍金年輕漸凍症尚未發病到全身癱瘓的中老年,中間經歷了意氣風發、喪志、重新找回目標、病重無助、再重新找到倚靠,這當中的詮釋實在不容易,除了肢體動作演得讓信服,在言語上愈來愈模糊、神情日趨扭曲,片中一大段時間是描述霍金氣切無法言語的時期,艾迪·瑞德曼要用大量的非語言動作表達情緒、感情,連霍金本人也説看電影時,會覺得片中的艾迪根本就是他本人。艾迪瑞德曼除了拿下奧斯卡影帝外,還拿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男主角獎。

  這是一部劇情、分鏡講究,演員表現精湛的動人電影,值得推薦!!

  (2017-10-11)


  當代最著名的物理學家兼科普作家莫過於霍金了,他的那本《時間簡史》已經成為很多人探索未知世界的起步。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往往只是知道霍金是個身殘志堅的物理學家,而他常提到的“黑洞”“蟲洞”“時間縫隙”往往又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其實這些概念是對自然宇宙的描述,既然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的自然宇宙中,也就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思想理解它!

  首先,大家得明白物理學中“時間”的概念!那麼什麼是時間呢?當別人問你時間是什麼的的時候,我想你會有自己的思考,或許你認為時間只是存在你大腦中的感覺而已!

  其實,我們都知道,世間萬物都在無時無刻的運動之中,物質在運動,事物在運動,運動在這個世界上是絕對的。不是有句老話説的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在變”。在物理上,對運動現象有着各種各樣的度量,比如速度,加速度,力,能量。這些都是對運動的度量,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靜止了,那麼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也就沒有意義的。 事實上,時間也是對運動的一種度量。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物質,也更沒有運動,那麼時間也就不存在。大爆炸之後,物質誕生了,它們變成各種各樣的天體,地球上又誕生了生命。這個時候的宇宙在加速膨脹,地球又在生機盎然的進行物質循環。這一切都體現了世界無時無刻都在運動着,每一時刻和下一時刻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用時間可以度量出不同時刻的物質狀態!我們可以試想:“如果大爆炸之後的某個階段,全宇宙的物質都會全部靜止,包括電子運動等,那麼這個階段之後“2秒內”的上一時刻和下一時刻的物質狀態就會是一樣的,即便再過“10億年”還是一樣的,那麼時間還有意義嗎?” 所以有運動才能有時間!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那麼時間縫隙是什麼?其實我們用時間度量運動,總得有個單位,我們生活中常用秒為單位計時。但是世界萬物在理論上都是可以無限細分的,一個物體可以無限細分下去,總是沒完沒了。其實時間也是一樣,我們人類習慣用秒來度量某個間隔的物質變化量,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更小的時間量來度量物質運動啊!比如毫秒,微秒等,也可以更小哦! 其實不管是物體還是時間都可以無限細分,但是人類的能力有限,不可以也不可能一直細分下去。但是每一次細分都可以讓下一單位的物體之間產生縫隙。比如把人體細分成細胞,那麼細胞和細胞之間就有縫隙。把原子核分成中子和質子,那麼它們之間就有縫隙。 時間也是如此,空間亦是如此。這就是時間縫隙。

  那麼蟲洞就存在在時間和空間的縫隙之中。所以時空縫隙也是我們去往另個宇宙或者穿越的捷徑!

  (2017-10-14)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60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最大聲:​霍金​1966年​博士論文​首次開放獲取,成劍橋大學“最受歡迎文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