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他長得帥一點,性格好一點”“懂事一點,聽話一點”“三觀一樣的”……上海某公園相親角人頭攢動,有父母來給子女物色結婚對象的,也有年輕人自己上陣的。近日開播的電視劇《婆婆的鐲子》就在這樣一個喧囂的場面里拉開了序幕。《婆婆的鐲子》並不忌諱將“婚戀”與“條件”“市場”這些字眼聯繫在一起。不可否認,它們始終存在於實際生活中,但也只有穿越這片迷霧和荊棘,才能參透情感和生活的本質。
一隻手鐲引發的故事,它究竟屬於誰
90後滬漂劉茵(藍盈瑩飾)與上海“經濟適用男”石磊相戀三年,二人遲遲不結婚的理由便來自石磊的母親李霜清(鄔君梅飾)。外地來的、家裏還有個弟弟,這些都是李霜清反對的理由。因此,這對今後的婆媳在見面之前就已心存芥蒂。劉茵初見家長的情景也相當戲劇性,一家人在麻將桌上你來我往,準婆婆強勢出擊,準兒媳見招拆招,石磊則在一旁左右為難。
一週時間,電視劇僅播出兩集,《婆婆的鐲子》的劇情推進卻相當之快,絲毫不拖沓,“為房結婚”“婚前健康檢查”“舉辦婚禮”等一個個橋段充實着劇情,首集劉茵和石磊還在為結婚苦惱,第二集小兩口就已經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作品的名字頗具新意,讓人一看便生好奇,而鐲子在劇中正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這隻2000年就要價15萬元的翡翠手鐲是石家的“傳家寶”,結婚前,李霜清把它送給劉茵,滿足了劉家對於彩禮的要求。然而,這隻手鐲餘波不斷,成為全劇的矛盾中心。經同事提醒,劉茵發現手中的鐲子是假貨,真鐲子竟然在李霜清親生女兒石舟欣手上,慌亂之下的錯拿又讓真假鐲子調了包。一時間,手鐲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將所有人都捲入了混沌之中,也難怪劉茵感慨:“真希望沒有這隻鐲子。”
當“我”變成“我們”,留下許多待解的課題
雖然鐲子巧妙地勾連起劇中人物,讓故事高潮迭起,但以帶領觀眾感受當代家庭關係為目標,《婆婆的鐲子》的主旨並非釐清手鐲的孰真孰假、最終歸屬,而是探討其背後家庭關係中的深層矛盾——信任與邊界。當劉茵拿着假鐲子一邊想着自己曾説“對婆婆要比對自己親媽還好”一邊心灰意冷時,當李霜清不斷打擾新婚夫婦的小家時,婆媳關係其實已經岌岌可危。
婚姻將兩家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緊緊纏繞在一起,相處變成了必須直面的課題。在石劉兩家初次會面的飯桌上,雙方你進一尺,我進一寸,充滿着試探的意味。除此之外,兩代人對於婚姻的態度碰撞也是《婆婆的鐲子》聚焦刻畫的一大主題:劉茵媽媽向男方家長索要禮金不是為了讓女兒未來在婆家過得有體面,而是為了貼補弟弟,李霜清反對結婚的隱藏原因是不捨面對兒子即將要構建自己的小家……
以李霜清為代表的新家庭關係重新構建時尋找平衡的傳統婆婆、以劉茵為代表的期待在大城市實現夢想與愛情的“滬漂”、以石磊為代表困在母親和妻子之間左右為難的兒子與丈夫,他們都是社會最小單元“家庭”的構成部分,他們各有各的顧慮和難處,房子和財富並非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信任與包容才是家人間最強的黏合劑。就像第一集開頭説的那樣:“生活不該在抱怨和懷疑裏繼續,説到底還是沒法自洽,真的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那抬頭便滿是温柔了。”
圖片為劇照
作者:王筱麗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