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春夏飛雪,晝夜飄風。位於新疆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乾地區的塔吉克自治縣,風光秀美,卻難以遮蔽這裏世代村民的貧瘠。由林韜導演,李晨浩、曹⼒、姑麗米熱·多爾兵主演的脱貧攻堅題材電影《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就取材於此地,於7月23日在全國上映以來,引發了觀眾熱議好評,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人與山
作為一部風格特別的主旋律題材電影,《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首先充分利用了帕米爾高原的獨特自然風光。它講邊疆扶貧故事,從青年學生彭光亮和紮根在此的漢族書記楊信達兩位人物視角講起,首先展現在人物視點之前的,就是自然環境。
彭光亮是學旅遊的,帶着運用專業所學開發旅遊業的熱情與志向,來到了皮樂村。可是,前來接他的楊信達中途換車、七轉八拐,再到依靠兩條腿步行前往,口頭上的“快到了”和在石頭縫隙裏艱難跋涉的前路形成對比。彭光亮一到村子裏,首先看到了村民們護送孩子們上學,踏過山脈、行過危橋。沒有路、沒有水、沒有網,偏遠且隔絕的現實生存環境,與天高雲闊、雪峯高聳的美麗自然環境,既是對比,也是一體兩面。在這裏展開扶貧工作,很大程度上便是與自然作鬥爭的過程。
人與山的關係,可能和諧,也可能撕裂,可能堅守,也可能產生逃離。作為外來者的彭光亮是最早想要逃離這種環境的。直到“五通”(通路通電通水通網)文件的正式到來,讓彭光亮看到了希望,他決意留下來。在這裏,人與山的關係,既要依存,也得戰勝。可是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很難依靠個體實現,於是,電影背後真正的邏輯——來自國家與黨的政策與扶助,才是讓這個故事得以成立的前提。
點擊獲取影片更多資訊
情與貧
人與山之間,是戈壁與湖水,是泥土與四季。帕米爾高原上的人與人之間,是鄉情與暖意,是堅韌與樂觀。護邊員巴亞克老人一家世代擔負起護邊重任,而每巡邏一次邊境,就要花費整整一個月時間。遇到惡劣天氣,妻子只能立於山間,為巴亞克默默祈禱,卻不為此多喊一分痛,給楊書記多添一分煩。特警阿布作為前緝毒英雄,紮根在此毫無架子,大到危房救災小到村民鬧離婚,皆不辭勞苦一管到底。
影片沒有説教,也沒有為誰樹碑立傳,只是花費大量鏡頭與時間給到普通的皮樂村村民,給到他們的文化與日常。房子塌了,羊圈裂了,仍不影響村民們過傳統節日——肖貢巴哈爾節。就如同電影中那句台詞:“修房子每日都可以,過節只有今天。”只要還有羊、還有牛、還有草地,村民們秉持着樂觀主義精神就能圍起篝火,放歌起舞。對當地塔吉克族來説,物質條件可能是貧瘠的,但他們的精神世界並不空虛,在大自然下和歌起舞的節日,正體現了他們世代生存下來的樂觀與堅韌。
在這個層面上,《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值得稱讚的以一種平等心態描繪了塔吉克族人的生活日常,雖是扶貧故事,卻沒有居高臨下,沒有多餘的賣慘同情,援疆幹部與當地村民,真正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平等的交流與情感的共通。尤其彭光亮與楊信達兩個角色,不僅傳遞了兩代援疆幹部之間感人的羈絆與傳承,更在與村民建立起的情感聯結中,體現了心手相牽、民族團結的奉獻力與凝聚力,十分讓人動容。
正如同本片編劇吳波所説,電影展現了天、地、人共存的願景,以及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勤勞、善良、勇敢,希望他們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日前正在上映中。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