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的鄭爽,被鄰里孤立了?剛看到這個消息,就覺得是有人在無事生非。
知道鄭爽因為DY事件,受千夫所指。所以趁着這個話題的熱度,擬了這樣一個符合多數網友情緒的標題。
朋友和鄭爽住同一個小區,傳鄭爽被集體孤立
日前,有人爆料,自己的朋友,和鄭爽一家人在同一個小區生活。鄭爽因為DY事件,退出娛樂圈,如今已然是個素人了。
不是明星藝人了,繼續在外飄着也不是個辦法。而且,外面的聲音,對自己很不友好。索性,決定回東北老家,暫避風頭。
只是鄭爽沒想到,即便回到老家,也躲不開“有心人”的觀察。
於是,這個自稱有朋友和鄭爽同區居住的傢伙,又掀起了一波巨浪。
據這個人透露,小區裏的人,對鄭爽一家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在小區的生活社羣裏,大家都在討論,珍愛生命,遠離鄭爽。
這個人自説自話,可信度不高。但時下“鄭爽”這個名字,無論搭上什麼話題,都一定會再次引發洪水滔天。
尤其是那些不動腦子的,聽到鄭爽的名字,就條件反射想罵人的。這些人一定會被帶節奏,還是那句話,內情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吐槽有夠“爽”。
所以看了下評論,果然,又是一票人,在那兒開罵。
“鄭爽真不是個東西,生下孩子,又不要了。”
“聽錄音,她爸媽還説打掉孩子,不行的話就送人。好無情,好殘忍。”
“必須遠離啊,這樣的一家人,多可怕啊。”
還有更多難聽的詞彙,都為鄭爽被孤立的事情,為鄰居們點贊。
別以為,鄭爽的鄰居,都是一樣的人
朋友和鄭爽同住一個小區,請問,所謂的朋友,是誰?
“社區羣裏,都在説遠離鄭爽家。”聊天截圖呢,請呈上來讓瓜友們看看唄。沒有?沒有就閉嘴。假使有截圖,希望不是P出來的。
更重要的一個邏輯,小區裏那麼多人,我就不相信了,所有人的意見都是一致的嗎?
鄭爽被批鬥的時候,網絡上尚且還有替她説好話的,怎麼回到老家,這個小區裏的人,想法都出奇的一致了?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再者説,城居的人們,和山裏、屯裏的鄰里,是不一樣的。
鄉下同一個村子裏的人,遠遠碰面就問:“吃了沒?”永遠那麼主動,永遠那麼熱情。
城鎮上的人能一樣嗎,很多人都是早上睡懶覺,然後急匆匆去上班,晚上通勤回來,幾乎都碰不上面。冷漠一些,不是很正常嘛。
當然,理性分析,肯定也有遠離鄭爽的人存在。對這部分人,我也表示能夠理解。大概是三分厭惡,七分擔憂吧。
厭惡,是因為鄭爽生而不養,內心價值觀不能認同此人。擔憂,是知道鄭爽雖然回來了,但媒體的鏡頭,不會放過她。不是每個素人,都愛往媒體的鏡頭裏鑽。
正確看待犯過錯的人,理性分析新聞的真實感
還有,必須要説的,鄭爽DY又棄而不養,錯了就是錯了,不是她的腦殘粉,這件事沒有任何辯護的餘地。
但是今天這個熱議,不是在替鄭爽洗白,而是看不慣某些人又蹦躂出來亂帶節奏。
對一個犯了錯,也付出了相應代價的人,不主張將對方一直釘在恥辱柱上。得饒人處且饒人,揪着往事不放,這瓜吃的就沒味道了。
不論多麼理性的人,都有八卦的心理。看你是人云亦云的人,還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是的,鄭爽做了一件,實為不該的事兒。該批評的時候,不能任其糊弄過去。
所以,我也曾參與到,批鬥的大軍中。
但是,我懂得“矯枉過正”的道理。
(知識普及:矯枉過正,意思是“把彎曲的東西扭直,結果過了頭,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所以,親們,一定要理性啊。
從德行方面來説,鄭爽不便繼續扮演,一個公眾人物的形象。因為身為公眾人物,就有天然的社會責任。
所以退圈,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回到老家,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是思過,是懺悔都可以。鄰居,也是老鄉,就不必刻意疏離了。
另外這種爆料,看得多了,套路感挺強烈的。對一般人有效,容易帶起他們的情緒,但不是所有人,都會信以為真的。你的一篇報道,不能代表所有鄰里的態度。
唉!想必此時,一定有很多文章,正在討伐的路上。你們可有曾想過,這樣的報道,對鄭爽來説,無非是再來一刀,但是鄰居很無辜啊。
抱着不同想法的鄰居,一定想不通。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報道,要把我們寫的不近人情。疏離她?從來沒想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