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愛的小孩》大家看了嗎?
昨晚央視首播,除了上頭的劇情,討論中引發共鳴最多的,一是真,太真了——
“媽呀,這怕不是在我家裝了監控“。還有網友説:終於看到一部不再懸浮的家庭生活劇了。
二是絕:全員好演技,太絕了!
尤其是,主演秦昊和任素汐,一個劇中老公的角色,被“罵”了一整晚,一個,被觀眾同情了一整晚:女人生娃,太難了!
再看收視,全國第一,作為一部央八推出的相當嚴肅的家庭劇,這成績,不俗。
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果然,來源於生活的國劇,才能真正戳中觀眾的心。
如果你以為,《親愛的小孩》只是張嘉益余男影版的故事翻拍,那就大錯特錯了。
連夜追完六集,我敢説,該劇不僅在原版基礎上,做出了大幅度拓展,在近年國產劇中也鮮少有,很難再有像《親愛的小孩》這樣,以如此高像素審視還原家庭、生娃、育兒的每一寸肌理,呈現兩個家庭糾纏的故事。
它想要給觀眾看的其實不是兩個家庭如何救一個小孩的故事本身,而是一點一點剝開“家庭”表面那層閃閃發光的鍍金。
露出下面隨歲月堆積而起的,最真實的一塵泥。
這匹收視黑馬,到底有多黑?又一部家庭劇收視口碑雙王炸,終於要來了嗎?來,一起來看看,這《親愛的小孩》。
1、 入戲:好久沒在國劇中看到,這麼真實的生娃場面了改編自經典國產片《左右》,《隱秘的角落》原班人馬,《親愛的小孩》的野心肉眼可見。
起手大框架:一個孩子,兩個家庭,一場糾纏難解的合力拯救。
如何起筆?當然,是要先有個孩子。
全劇一開場,就是一場生育大戲。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説起來美好,但真正經歷過的人都懂,這過程可真的一點都不“美好”。
任素汐飾演的女主方一諾,尋常人家,接近生育期了還在上課,正教育學生不要早戀,一轉眼間羊水破了。
她一手扶住課桌,讓學生們都別動,一邊大腦飛速運轉,給秦昊飾演的老公打電話,那邊正在舞獅。
結果她不慌不忙,扶住腰,自己走起,臨走還不忘交代一句:你們好好給我學,我先去生個孩子。
可一到醫院,肚子又沒了動靜,全家人只能在醫院等着。
接下來,就是一副當代生娃家庭圖景——
緊張、糟心、崩潰,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男主接了個工作電話,她一看丈夫有事,説你先去忙吧,
秦昊一開始假裝拒絕,什麼都沒你生娃重要啊,但任素汐假裝堅持,於是丈夫假裝在她的強烈要求下,離開病房忙去了。
丈夫前腳剛走,任素汐嘟囔了一句,真走啊!
現實感,是不是撲面而來了?
走也就走了吧,可男主走後,處理完工作,一個人在家裏喝着啤酒,看着球賽也不想去醫院,第二天,他還沒醒,那邊真的要生了。
老公接到電話,趕緊往醫院趕,女主已經被送進了產房。
下一幕,應該是近年國劇中最接近紀錄片的生育場景——
哪怕一大家子人圍着團團轉,但是開骨縫宮縮陣痛的那種疼卻誰都幫不上忙,只能自己咬着牙熬。
到最後,孩子生下來,又在母親面前假裝沒事人。
這就算生完孩子了?
糟心的事才剛開始。
下場戲,秦昊的角色面色輕鬆走進老婆病房,一進來就是一句,怎麼有股味兒啊。
下一個鏡頭,人被推出去,一條簾子擋起來,這是幹嘛?
原來是孕婦有傷口不方便上廁所,大小號都只能藉助紙尿褲,有觀眾説看着看着立馬代入了。
這些,總還算生娃日常,尷尬,忍一忍就過去了,但下一個情節,忍不了——
男主前一秒還説不會拿自己孩子的胎盤去給叔叔進補,下一秒就不管不顧自己剛剛生產的老婆,把胎盤交給了李勤勤飾演的親媽,幹嘛?給自己遊手好閒的弟弟燉湯,“大補”。還不忘叮囑自己的母親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婆和岳父岳母。
氣得秦昊老婆伊能靜都忍不住發微博吐槽了哈哈哈。
科普一句,胎盤保存在醫院中是有道理的,萬一孩子有了疾病,關鍵時刻可以拿出來救命。被吃掉了,孩子有病怎麼辦呢?這顯然,也是主創的一記伏筆。
而開場個頂個的細節,幾乎都是活生生的現實翻版。
熟悉,扎心,有血有肉。不似電視劇,更似生活。
也是這場生育大戲,讓一對新手爸媽,兩個不同家庭的思維、習慣在故事裏彼此衝撞。
也為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
此時的二人也沒想到,他們會分道揚鑣,卻又難分難捨。
生活就是如此,flag立得有多狠。顯形的時候就有多狼狽。
鏡頭,簡直像一雙冷靜凝視的眼。注視的不止是劇中兩個家庭,而是劇外的無數個生產的家庭。
穿破現實的鋭度,由此彰顯。
主角起起落落的命運,開始與大眾共振。
有網友説:這怕不是製造焦慮,讓人恐婚恐育?
但,開場中所有的無力,壓抑、焦慮,其實都來自於對現實呈現的入木三分。
讓人焦慮的不是故事,而是現實。
而孩子生下的那一刻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
2、 抓心:如果你被劇情氣到了,那是因為生活本來如此有網友説:劇中的幾個情節還挺真實的,的確生活裏會發生,不能因為看着生氣就覺得誇張,歡迎來到現實的世界。
現實的世界是怎樣的?生活中樁樁瑣事才是心力交瘁。
生育就意味着各種現實考驗:習慣、愛好、三觀的不同,長輩的矛盾,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抓心掏肺。
心塞一:丈夫逃避。心塞指數:頭疼。
開場有場戲,是秦昊在吃長沙路邊攤,叮囑老闆多加點辣椒,吃得那叫一個得勁兒。
鏡頭那邊,任素汐正餓着等飯,收音機裏講着撫養新生寶寶的小知識。回到家,老公把粉端上來,沒辣椒,老婆一撇嘴。老公説懷孕不能吃辣椒,忍一忍。讓她先吃。
任素汐上來就是一句,你吃過了?
秦昊聽了一個慌亂的小眼神,趕緊説:沒,我沒吃呢,來,陪你吃。
一個善意的謊言背後,是不是,一個已婚男人面對老婆的熟練操作?
這次是善意的,那下次呢?
但這只是熱身,生完孩子之後,各種雞毛蒜皮開始高密度爆發。
心塞二:月嫂不靠譜。心塞指數:呼吸困難。
誰能想到,老戲骨劉琳,這次飾演的是一個如此不及格的月嫂。
剛來的時候,滿嘴説得一個熱乎:我以前的主顧,大人小孩都離不開我!
看着劉琳這張臉,觀眾本來都信了,下一秒,女兒黃疸過高住進了醫院。
任素汐回來興師問罪,結果劉琳一口一個委屈,最後秦昊還為她説話。
有觀眾説氣得頭都暈了,想打老公。
女兒住院,月嫂也不敢請了,只能請兩家的老人來照顧。沒想到這才是帶娃噩夢的開始。
心塞三:婆婆帶娃不認真,孩子摔了。心塞程度:氣得掐人中。
這應該劇中最接近懸疑動作片的時刻,女主下下樓找婆婆,婆婆帶着娃,看着打麻將,幫別人抽了一張牌,抽着抽着投入了。
手一鬆,忽略了隨坡而下的嬰兒車,直到有人大喊:孩子孩子!
女主聞聲而去,還是沒接着,孩子摔着了。
做媽媽的見此情此景,崩潰地大哭起來。
娃沒大事,事情過去了?錯,這才是真正的真正的戲眼,之前掩蓋的兩個家庭的矛盾,就像高壓一樣,爆開了。
心塞四:兩個家庭吵成一團。心塞程度:高血壓。
孩子摔了,原來兩個家庭引而不發的矛盾就像點燃了引線,徹底炸開。
從長輩到不靠譜的小舅子,全部加入戰團,吵得天昏地暗。
觀眾説簡直像看到了自己家:婆媳關係緊張,婆媽關係焦灼,親媽解圍,丈夫萬金油,不着調的小舅子上來插一槓子。
看着很捉急,但感覺好像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一樣。高血壓的觀眾血管都快爆了。
這才是 “沉浸式”追劇,那些育兒過程中內心深處本真的茫然、孤獨、絕望、希冀、堅強……都是共通的。
而正是這份「共情」,能打破地域、語言、年齡、價值觀的限制,讓每個觀眾都產生共鳴。
生活中的雞毛蒜皮不需要原型,因為處處都是原型。
整個前六集,從生孩子,到辭月嫂,婆婆來,媽媽來,小舅子來,夫妻感情變淡,老公遇上心動女生,一集一個爆點,輪番上陣,男女主人離婚已經是意料之中,就算沒有出現在男主世界裏的女孩,感情也已經被生活磨損地差不多了。
也正因如此,故事才觸碰到中國家庭的冰面之下,那些生育、育兒中形成的共振:抽搐、陣痛、焦慮。
如果説有人從中看出了懸疑驚悚片的味道,那是因為現實確實如此。
3、 演技:導演找的都是什麼演員啊,也太會演了主創的野心很大,如何讓野心落地?人物。
準確説,是人物的血肉,在敍事框架裏鋪滿真實細節,才能讓故事可信、可感。前六集,演員表現是一大亮點。
尤其是秦昊和任素汐,他們的表演中要呈現一對新手夫妻,從初嘗生子焦慮到遭遇產後陣痛,再到夫妻感情不斷淡化的隱痛,外形和心理狀態都有極大變化,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而他們完全撐住了觀眾對實力派的高期待——
先説任素汐。
一上來,就讓觀眾體驗到角色的痛苦、絕望和窒息。
故事開篇,就是一張任素汐的臉,倔強、有神,但又帶着新手媽媽的焦慮。
一摸臉,粉底下,分明是心生的妊娠斑。
任素汐的表情,幾秒之內,不斷變幻:先是疑惑,然後緊張,接着是有些生氣,轉而假裝無所謂,卸妝,但真的無所謂嗎?無所謂,又怎麼會下一秒,就繃不住哭了?
最後,是調整情緒,對着鏡子深呼吸,僵硬地笑了一下,就彷彿戴上了微笑面具。
一場獨角戲,已經奠定了整部劇的表演品質。
老實説,這個女主,不討好,甚至於,有些歇斯底里。
看誰都不順眼,得理不饒人,整個人都極度敏感、暴脾氣、説什麼都夾槍帶棒,讓人喘不過氣,甚至由此能理解,為什麼秦昊飾演的老公,一直在逃避。錯,當然在老公這邊,但換成你,面對這張停不下來的利嘴,不疲憊嗎?
但,正是這樣的表演,讓人眼前一亮,生育前後女性的激素會發生改變,精神緊張都是常有的事,所以更需要家人的體貼跟關懷,一起走出這段日子。
任素汐演的,不正是一個真正的新手媽媽嗎?
特別驚豔的,還有那場孩子被摔後,她作為母親撕心裂肺的哭戲。
在表演普遍程式化的國產劇中,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一開始,不是哭,而是看,抓緊時間看孩子摔成什麼樣了。
確認沒大礙,眼神下垂,嘴唇微張,她還在恍惚,但恍惚中,又有着自責和後怕。
然後,才是哭泣。
這段表演,是如此逼真自然,難怪許多觀眾跟着入戲了。
相比之下,秦昊的戲份好像沒這麼突出,但這位演技派的表演,同樣不簡單。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場吃飯戲。
一場,是他偷摸摸一個人在外邊吃粉,每一次咀嚼都帶勁,吃得過癮啊,為什麼過癮,終於可以解脱一小會兒了。
另一場,是兩大家子都來照顧老婆,一起吃早飯,再看他,沒有用力,沒有刻意,關注點完全在別的事情上,吃飯全憑肌肉記憶。
下意識地大口扒,再到吞嚥。整個吃飯的狀態又都是完整的。
不懸浮,貼地。
一張被疲憊、麻木填滿的面孔,躍然而出,那種新手爸爸面對兩個家庭的矛盾,巨大壓力下的焦躁無賴演得絲絲入扣。
另一場兩大家子吵成一團的戲,鏡頭靜靜地停在秦昊臉上,一開始,麻木、面無表情,然後他靜靜一句:吵,吵吧,大家高興就好。
接着,是一段崩潰後的哭訴:人物在矛盾面前的無力與被逼到極致的情緒爆發,都演繹得入木三分。
雖然觀眾知道這是個不及格丈夫,但許多人説,看着秦昊哭的那場戲,還是同步流淚了,因為秦昊演出了,那種撲面而來的真實。
哪個新手爸爸還沒有被兩大家子人逼到無語的瞬間呢?
而男女主之間難以彌合的裂痕,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除了男女主,劉琳、李勤勤、嶽紅這些老戲骨的表演,都個頂個的紮實,可以説,是集體演出了生活的質感,每個角色,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帶着生活的真實味道,和每個角色情感的真情流露,這種東西,就叫煙火氣。
4、 真實:藝術來源於生活,終於又有一部國產家庭劇做到了從故事大綱看,雖然前六集衝突不斷,但真正的戲劇高潮,才剛剛揭開蓋。
接下來,一場孩子滿月宴上愛上男主的女孩的鬧場,才讓故事迎來第一個大高潮,接下來,故事應該會出現男主離婚、重組家庭、孩子得病。
醫生建議,再生一個孩子,利用新生兒的臍帶血來進行骨髓配型。那個原版電影中,有關家庭倫理的終極拷問也會再次被擺出來。
到那時,觀眾在揪心和焦慮後,眼淚或許會猝不及防地奪眶而出。
但主創並沒有過早把這個核心情節點擺出來,反倒用了大量篇幅,去鋪排兩個家庭面對一場生育的種種困境。
去帶領觀眾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一對新手爸媽,變成了彼此心中最討厭的模樣?
兩個家庭又是如何走到現在這一步?
真是有些觀眾説的,製造焦慮嗎?但如果生活本身是如此,到底是生活令人焦慮,還是故事製造焦慮?
如果把真實生活原原本本拍出來,就是製造焦慮,那麼是不是一定要為故事加上一層美好的濾鏡才對呢?
我反倒認為,故事真正做的,是戳破了許多觀眾對生育的童話想象,告訴那些新手爸媽們,生育,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這樣的真實情節固然讓人心塞,但至少讓即將做媽媽的女性有一些心理準備,也讓觀眾直面現實中的不合格丈夫,更能讓觀眾設身處地,給自己的另一半更多理解和耐心。
國產劇確實不乏刻意製造狗血套路、懸浮劣質的家庭劇,但對生活的真實呈現不是製造狗血,因為婚育本就該被慎重對待。
真實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嗎?新手夫妻們一邊忍不住破防互相傷害,又互相舔舐傷口。
比起理想化的浪漫,那些寄存着我們對婚育美好幻想的烏托邦。本劇則更像是一部老百姓的“平民育兒史”。
今天有越來越多以現實主義為標籤的電視作品。但什麼是我們期待的現實主義?
不是僅僅搬運熱搜和社會新聞。而是觸及了你和我,那一個個在生活中拼盡全力的普通人的故事。
劇中有秦昊飾演的老公,有任素汐這樣得理不饒人的新媽媽,有不負責任的婆婆,因為生活中也有。
故事情節有時“讓人窒息”,因為生活永遠躲不開一個個扎心時刻。
沒有童話的婚育,才是生活的常態。
兩個家庭,始終都覺得對方虧欠了自己,在彼此糾纏中越捆越緊。這也是常態。
那麼《親愛的小孩》,只有焦慮嗎?
但在我看,正視生育中的一切困境,包括它的殘酷,才是真正的尊重生活。
生育,不僅會帶來肉眼可見的各種焦慮、矛盾、痛苦。
更是那些無形之中緩慢卻又堅定的突破與求索。
我們仍然可以相信小孩。
但不是相信童話,而是相信,直面現實之下,日復一日面對的矛盾與挑戰,以及不為外人道的堅韌與勇氣。
終於又有一部國產劇,能拍出直面生活的真誠,把婚姻裏,生育中,那些温暖的、痛苦的、窒息的、糾葛的、心照不宣的,一次全抖落在太陽下。
新一代的年輕人覺得焦慮,可能也就對了。
永遠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但生了孩子,就要承擔起所有父母的責任。
焦慮嗎?現實只會比故事更焦慮。紅塵滾滾,地久天長。
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依然熱愛生活。對於一個個新手爸媽來説,生孩子 ,就是生活中最大的英雄主義,因為從十月懷胎那一刻起,你們就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英雄。
這樣的國產家庭劇,來一部,我看一部,哪怕氣到血壓飆升,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