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喜歡看韓劇和美劇,對我們自產的反映特定歷史文化的古裝劇不太感興趣。實際上我們也有許多經典的影視劇作品,《大宅門》就是其中之一。由陳寶國主演的《大宅門》可謂風靡一時,就今天來看,劇中演員的演技依然卓越,是一部經典之作。去年備家風課時,我又特意將《大宅門》看了一遍。儘管這部電視劇已有將近二十年,但劇中所藴含了豐富的道理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家風就是其中之一。
《大宅門》一共講述了五代人的故事,均以醫學傳家,是京城乃至全國有名的醫學世家。劇中的第一代老太爺精研醫學、懸壺濟世,乃至家族振興,在京城頗有名氣。至第二代,劇中的大爺精通醫學,常給慈禧瞧病,可謂風光無限,但終因觸犯權貴而獲殺身之罪;二爺雖精通醫學,但為人平庸,做事老實,挑不起大梁;三爺最為神氣,但有嚴重的富二代習氣,基本屬於不學無術的二代。第三代人當中出了位白景琦,排行老七,此子天賦異稟,為人正氣浩然,精通醫藥之術,有天生的傲骨,白家在他治理下有過一段"春天",第四代人當中都是隻會吃喝玩樂的敗家子兒。直到第五代人,才又出了位像模像樣的人才白佔元,而他所信仰的正是共產主義。
《大宅門》中的白家何以一步步走向沒落,其中的幾大原因值得我們深思。一是爭強好勝心太強,我們説民再大也是民,而官再小也是官,白家沒落的起點就在於白家老太爺為了爭一口氣而與當權派的王爺作對,王爺的女兒未婚先孕,這在封建社會是極其丟臉面的事情,老太爺為了保住白家的臉面而傷了王爺的面子,民與官鬥,勝算自古很小。二是政治敏鋭性不強。我們説白家大爺深得慈禧喜歡,經常出沒於宮廷內外,沒有一定的醫學水平是不可能的,這樣一位有名大夫最後又如何被慈禧痛下殺令,這就與當時的宮廷鬥爭有關,慈禧太后動了殺嬪主子的心,眾太醫都避而不去,而白家大爺卻去給她瞧病,甚至還要説出真相,這就是自討苦吃。
三是家教不嚴,白家三代以後不能説沒受過教育,但是他們都沒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第四代中的白敬業抽了一輩子的大煙,兄弟之間做生意互坑,甚至大打出手,六親不認;第五代更是不學無術,大多都惦記着家裏的產業,都只想分遺產,最後是瘋的瘋,死的死,為了爭得遺產毫無親情。四是男人不中用,整個《大宅門》中斯琴高娃主演的二奶奶深入人心,最後白老太爺去世前竟讓她掌管家族,在那個封建社會里,可見《大宅門》裏的男人是多麼不中用,二奶奶也是不負眾望,拿回白家老匾,重振家族;此後除了三代的白景琦和五代人中的白佔元,其他不是平庸無窮就是好吃懶做,用白七爺的話講:"白家門裏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歸了包堆,全他媽是王八蛋"。
實際上爭強好勝、政治敏鋭性不強都是外部因素,而真正導致白家沒落的內部因素是家教不嚴、家風不正,沒有可用的"將才";其中真正有傳承性的是家教與家風,家教好、家風正,遲早要家道振興,否則都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