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要求在搏鬥中運用拳腳的技法時,必須配合好呼吸,也就是以氣催氣。以便於使力量集中在攻擊點上,從而促成深具破壞力的攻擊成功。曾看過李小龍功夫電影的人,都會留意到他揮拳踢腿時那具有特色的怪嘯聲。
李小龍對攻擊目標時嘯聲的分析和解釋是,發聲為補足發力細微的不及,其運用之效力在運用聲波鼓動滿全身細胞工作。他還説其意不在於威嚇,而聞之者則會頓起猝然驚恐之感,實因其發聲力併發,與徒作喊身意在威嚇者不同。李小龍還要求發聲時吶之氣盡量不得外吐,乃運用聲由內轉的功夫,初試求有聲,漸從有聲變無聲,而且有聲則如幽谷撞鐘,無聲則氣衝毛髮。在擊技中,發聲主要是以氣催力以求攻擊的整勁,故聲不整則為不整。
在截拳道中,無論哪種腿法的運用,都應以身體俯向前或後仰時吐氣,恢復原位時則以吸氣為原則。在吸氣時,舌頭要頂住上牙牀,呼氣發聲時,舌頭要抵在下牙牀,也可用口腔呼氣。且呼氣發聲時,要把氣全部吐淨,如果呼吸或説是發聲不徹底,則會因身體供氧不足而使攻擊變得軟弱,並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攻勢。李小龍在踢腿時,則將發力和發聲合併練習,即在正面整體發力,並在全身“爆炸”的一剎那,同時喊出極短促的怪嘯聲。李小龍對自己的呼聲發力功的概括是:非筆墨毫端可以形容,須使研習者觀其神、聞其聲、度其理、揣其意。然後以發聲呼氣之情態去重創對手,方能有得。所以説,呼聲發力功對於對手精神上的打擊仍不失為一有效方法。
在發聲的訓練過程中拳手可一邊採取站立或移動姿勢,一邊平靜地呼吸,當深深地吸入氣後,也就是在剛剛呼出一點氣的同時,便迅速踢擊瞬間出現的目標,這樣能發揮出最大的攻擊力量。攻擊目標時需吐氣,攻擊到目標剎那間則要停止呼吸,所以李小龍的拳腳攻擊所到之處均無堅不摧,這是很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在截拳道的防禦中,當身體在抵抗對手打擊的同時也應呼氣或發聲,因為在此階段,正確的發聲起着保護臟腑,促進精氣治經絡快速運行並集中全身勁力於被擊部位產生強大的抗力作用。此外,行動擊打的發聲或呼吸還有着調整並調動整體勁力而達到增加激能的效果。此階段中操作時呼吸可貫氣提勁,使聲到、氣到、勁到、力到。這“聲、氣、勁、力”實力練習者成功秘訣。
截拳道腿法技術在攻擊的一剎那都會發出“呀”的一聲,這是李小龍出拳時要把胸中的氣完全吐出,並集中精神的原因。這聲“呀”可以拉得很長,直到擊到目標,但是如果繼續叫下去的話,則不能得到最大的力量。因為擊技中的力本來就是靠精神的集中才能發揮出來。李小龍曾在《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一書中寫道:“我聽説過古代愛爾蘭勇士們利用英雄喊叫能迫使敵人後退,説到傳奇,古希臘森林裏的喊叫聲,能使勇敢的人發抖、哆嗦,最後使他們嚇成一團。這些喊叫歸功於潘神。我認為,人們語言裏的‘驚慌失措’就來源於這種傳説”。李小龍認為“如果你對這種技藝的物理性表示懷疑,就請你把一把小提琴和一個喝水的玻璃杯放在一起,當小提琴拉出調子時,玻璃杯就會振裂。”李小龍更可以用他洪亮的怪嘯聲把玻璃杯震碎。在亞音速和超音速領域裏,科學家們現在能用聲音製冷、制熱和進行切割。因此聲音更易制服一個人。自由搏擊的真正實效並不在於形式的正確,不論用什麼招勢,是簡單還是複雜,只要他能擊敗對手而取勝,就能夠算是最具實效的。(本節完)關注下節威龍飛身攻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