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我們為何還懷念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20年後,我們為何還懷念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千禧年那年,當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剛引進的時候,母親便在第一時間買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哈利·波特與密室》給我。

那時候,剛上小學的我還沒能識得多少字,晚上睡前,母親就會孜孜不倦地給我每晚讀一段書。儘管母親形容那時候聽故事的我“表情呆呆的”,喪氣地以為我沒能聽懂;但事實上,昏黃的燈光下,伶俐的貓頭鷹海德薇、生來就有着閃電胎記的哈利,還有胖表哥達利的模樣,都在我腦海中逐漸形成了最初的輪廓。

後來,我稍大一些後,待補完了前兩本魔法書,還一路追隨着哈利·波特出書的速度,看完了全套書籍,並且自2002年上映首部電影以來,在影院看完了全部系列電影。在我留學英國期間,也去遍了對角巷、9又3/4站台和魁地奇比賽的取景地,為的是在哈利·波特的故事完結之後,依舊試圖去抓一抓青春的尾巴。

近日,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下簡稱《魔法石》)內地重映,我又去貢獻了一次票房。因為對我來説,哈利·波特是與名偵探柯南、周杰倫一樣,融入我青春骨骼裏的基因。同樣走進了影院的,還有無數的80後、90後,使得重映片在疫情之後獲得了空前關注。

8月14日,《魔法石》單日3198萬票房奪冠,刷新了復工以來的單日單片票房紀錄,這個紀錄直到新片《八佰》大規模點映之後才開始被超越;《魔法石》重映4日便將2002年5500多萬的票房推升至了1億,並且截止到8月19日,該數據進一步攀升至了1.77億,可見哈迷的基數之廣,去院線觀影的意願之強。

20年後,我們為何還懷念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哈利波特重映4日票房過億

“你為什麼會選擇去影院看《魔法石》的重映呢?”鈦媒體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很多哈迷。

比較多的回答,是一些在院線沒看過《魔法石》的觀眾想為喜愛的內容補票的心理:

“這麼多年看的幾次都是在電腦、電視上,記得幾年前有一次北京電影節有八集連映,但那次因為工作坐班,很遺憾錯過了。這次有機會,是一定要圓了大銀幕看哈利·波特的願望的。”網友Rita對鈦媒體表示。

但很多人更深層次談到的,還是對哈利·波特世界觀的着迷。

“小時候第一次感受到歐美魔法世界,這種設定就是哈利·波特了”;“整個有魔法師、也有魔法動物的世界,是讓人無比相信真實存在的另外一個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充斥着為了獲得火焰杯而存在的屠戮、以金色飛賊為目標的魁地奇球賽中各學院的派系爭鬥、為了打敗伏地魔而必須做出的犧牲……這一切的生活裏,與我們不會魔法的“麻瓜世界”既有着天壤之別,卻又有着殊途同歸的人生哲學:關於權力、慾望,愛與恨的交織,還有對命運的掌控。

一位叫“鵝廠老闆娘”的網友就認為,她很喜歡哈利·波特的命運設定——有着悲情人物的宿命感。然而,當17歲的哈利戰勝了不可一世的伏地魔,那種被認為是“救世主”的壓力和肩負着整個世界未來的逼仄使命感,原來也可以通過融入自身的理想與信念,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然後最終衝破命運的枷鎖。

這與去年《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傳遞的價值觀,也頗有幾分相似——在系列電影中,哈利·波特從一年級起已初顯露膽識,到此後面臨更多的人生挑戰,他在負隅頑抗中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哈利·波特和他的兩位朋友羅恩和赫敏,多年來也激勵着許多在生活中遇到困境而進退維谷的哈迷。

另一位哈迷“青苔上的蛋撻”則表示,正是因為這像是“另一個真實的世界”,所以每當她覺得工作壓力大時,就會看一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如今,有幾部已經看了四五遍了。

或許,正是因為處在而立之年前後的我們,過着聽起來瀟灑的“三十而已”的生活,可畢竟要面臨工作壓力、房租與買房的經濟壓力,抑或者婚後與孩子養育相關的、時間與資金方面的壓力。

而在那個哈利·波特的“真實”平行宇宙裏,那些最窮兇極惡的怪獸都被打敗了,那個不能被提名字的魔頭永遠不會回來了;想要逃避時穿着隱形衣遁形、想要獲得什麼就可以在厄里斯魔鏡(慾念之鏡)中看到一切、咒語之下人可以從一處到另一處幻影移形、想要讓敵人卸下防備就可以用魔棒喊出“除你武器”……

這一切,使得裹挾着焦慮的當代年輕人,能在影片中感受到暫時逃遁現實困境的、壓力的釋放,這顯然是80後與90後羣體依然熱愛魔法世界的原因之一。

而作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第一部的《魔法石》,哈利還沒有與伏地魔進行正面對抗,魔法世界的陰鬱還沒有徹底顯現,對於80後與90後來説,更多的還是回憶初入魔法世界的震撼與驚喜,那種乍見之歡。

並且,第一部電影中,英倫哥特式建築風格、詭譎的音樂和魁地奇賽的恢弘設定場景,讓人覺得那便是書中描寫的高度還原的樣子,為整個系列電影奠定了基本基調,這也是其在8部電影中有着不可替代地位的原因。

《魔法石》的重映,對於大量的90後、95後來説,彌補了童年時期的未能在大銀幕上看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的缺憾;而對於80後來説,在影院看《魔法石》更多意味着緬懷、減壓,有些也意味着傳承——為2010後的孩子們構建起魔法世界的啓蒙認知。

“這次帶娃去看,是為了讓娃接觸到這個魔法世界。”一位80後媽媽對鈦媒體表示,她也曾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每一本書,當初第一次看電影《魔法石》的時候,媒介還是光盤。18年後,她帶着對哈利·波特IP的深度熱愛,自己和孩子都去影院看了一次《魔法石》。

儘管多年以後,在更豐饒的科技土壤之下,人類創作者一定會創作出更引人矚目的魔幻IP;但不可否認的是,值得代際傳承的哈利·波特IP系列,一定不會失去其在魔幻世界中里程碑式的地位。(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2 字。

轉載請註明: 20年後,我們為何還懷念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