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變了。
那個“好男人”黃磊,變了。
黃磊出道第一部戲拍的是陳凱歌的《夜半歌聲》,搭檔張國榮、吳倩蓮、黎明等明星。
一部十足的哥特式愛情電影,他在其中飾演嚮往理想主義愛情的男青年。
後來黃磊演過浪漫詩人、憂鬱歌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的名字是“文藝男青年”的代名詞。
小宋佳曾説過:
每個80後文藝女青年心裏都曾住着一個黃磊。
年輕時是少女的夢,到了中年,黃磊成為了婦女之友。
大概從2010年的《婚姻保衞戰》開始,黃磊在熒幕上的“好男人”形象屹立不倒。
後來拍的,無論是早期的《夫妻那些事》,還是近幾年的《小別離》系列,他都是生活劇中事業成功又疼老婆、懂孩子的好老公。
在現實中,黃磊也以一己之力頂住了內娛“好男人”的半邊天,成為了無數人婚姻生活中的談資。
除了“好男人”之外,還有綜藝《極限挑戰》中的“神算子”和《嚮往的生活》中的“廚神”兩大人設,讓黃磊方方面面的優秀展露無遺。
一時之間,他堪稱國內中年男性“內卷”第一人。
一直到2021年,黃磊被稱為“好男人”的第十個年頭。
他依然穩坐“好男人”寶座第一位,無數男星轟然塌房,他依然扛着大旗笑看風雲。
彷彿為了歡慶這個不平凡的年頭一樣,黃磊又一力作《小敏家》播出,不出意料的依舊是“好男人”人設。
而我,開始期待黃磊“塌房”了。
大家先別急,此“塌房”非彼“塌房”。
之所以有這麼“特殊”的要求,並非是黃磊這個演員惹到我了,而是他在熒幕上的“好男人”形象,我實在是看膩了。
何出此言?
首先是,黃磊演了太多“好男人”實在是讓人審美疲勞。
其次是,他不僅演“好男人”,還是千篇一律的好。
你們發現沒有,“好男人”黃磊最氣人的點,並非是他每個角色都能事業有成。
而是他總能把控好生活裏的一切,運籌帷幄。
不僅能將老婆哄得舒舒服服,還很懂得教育,同時還能將一切婆媳、母子、鄰居等等關係調節得恰當妥帖。
面對中年危機,他無一例外豁達,靈活閃避世事中那些難唸的經。
以往黃磊刻畫的人物角色,在劇中自如應對生活煩惱,是很爽,很有魅力,但是不真實。
這些“好男人”角色,太像一個人情世故處理器,或是精心刻畫出來的萬事通。
所幸,我在新劇《張衞國的夏天》中,看到黃磊變了。
首先,他飾演的張衞國,失去了無所不能的“超能力”,擁有了中年男人可能會有的困惑。
張衞國,北京胡同裏的普通百姓,據説早年間是個厲害的京劇演員。
94年的全市優秀京劇劇目評選大賽上,他一個失誤,從高處摔下。
傷了腰,沒法兒再上舞台。
如今,張衞國淪落為京劇團的龍套演員兼道具師,但他心態良好。
“要不是當年傷了腰,我早就成角兒了。”
他認栽了,但認為自己還能發揮發揮餘熱。
幹着本職工作,偶爾對小徒弟們説教兩句,覺得生活還算過得去。
可劇團年輕的後生,表面上叫他張師傅,背地裏卻囑咐徒弟們別理他。
不僅如此,出了劇團的門,張衞國也沒少受白眼。
前去參加同學聚會,他騎着自行車晃晃悠悠到了飯店門口。
沒成想遭到保安驅趕,還要把他的自行車扔出去,直到開着豪車的師哥趕來才化解危機。
除了這些糟心的小事兒,張衞國人到中年走起的黴運更是不少。
正是渴望家庭温暖的年紀,張衞國的父親就在這時候去世了。
活了半輩子尋求一個社會地位的認同,他自以為的“皇族”身份也隨着父親的去世被難堪的戳破,自己家的四合院原來也是租的。
想發筆“橫財”吧,慘遭被騙,中年在錢上摔了大跟頭,下半輩子可怎麼辦啊。
父親去世、“皇族”夢碎、“橫財”無望,張衞國簡直是一步一難。
比起黃磊以往的“好男人”角色,張衞國的生活更戲劇化,但為什麼更貼近生活了呢?
我想,大概因為在戲劇化的表達之下,矛盾的內核是每個中年人都會面臨的困惑。
這樣關乎於命運,關乎於人生的大難題,並不是憑人力“做得好”或是“説得好”就可以“活得好”的。
張衞國的“倒黴”,背後揭示的其實是人生的無常。
其次,他飾演的張衞國,不再是洞若觀火的大哲學家,變成了有血有肉有情的市井平民。
張衞國這個普通中年男人,閒着沒事愛買買彩票,雖然運氣一般但下次一定還接着買。
同時他不知從哪裏找到一位鑑寶的董老師,把家裏的老物件發過去看看,異想天開的想借此發筆“橫財”。
同學聚會上,混得不咋地又十分愛面子的他搶着買單,到了結賬台卻軟聲讓服務員給打個折。
喪偶的中年男人張衞國喜逢學生時代暗戀的師姐,鞍前馬後幫人家買炸醬麪,同時還大言不慚以後有事兒找他。
轉頭一看人家開了輛豪車,自愧不如的他馬上啞了火。
“發橫財”、愛面子、第二春,張衞國的這點小心思裏,不言而喻着多少中年男人的辛酸和寂寞啊。
黃磊以往擁有高光的“好男人”角色,生活中必然存在,但不是普羅大眾的寫照。
在生活中,更多的人在柴米油鹽中泡着,在辛酸苦辣中體會人生。
雖然有點自己的小毛病,也有點小心思,不是大善人,但也不是大惡人。
只不過,是想要給日子找點奔頭的平凡百姓。
這樣有滋有味的日子,並不比風采奪目的低劣,反而在平凡之處更見動人。
《張衞國的夏天》裏,我不僅看到了黃磊的改變,更欣喜於國產生活劇的“迴歸”。
2000年左右,新舊世紀交替。
這個歷史的重要節點,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感受到時代於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所有人的困惑與期待匯聚成洪流,曾引發了國產劇市場對於人生的一次大感悟。
在這個時期,大量優質國產生活劇井噴。
其中,就有我最愛的《貧民張大嘴》。
在父親去世後,張大嘴幫着母親撐起了有四個弟妹的六口之家。
娶妻生子之後,不僅要顧着張家這個大家,更是要關懷好自己的小家。
他事事周旋,處處留心,但一家人的生活依然鬧鬧嚷嚷。
生活總有那麼多的不盡人意,張大民只能出一份力再出一份力,用自己的“貧嘴”去對抗生活的千瘡百孔。
這部劇中刻畫的張大民這個人物形象真實鮮活,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熟悉之感。
讓我們在影視劇中,找到了生活的常態。
你看吧,平凡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超人”,也沒有那麼多的完美人生。
誰還不是笑一會兒,哭一會兒,再撐一會兒呢?
正如羅曼·羅蘭所説,“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
感謝這部《張衞國的夏天》,能讓我在如今的生活劇中,還能看見活生生喘着氣的“真人”。
青石電影 | 雀雀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