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落的華語樂壇
不一定説年齡越老就越愛聽老歌,如今的一些90後和00後都是喜歡經典老歌。
而一些新歌為何不再有人喜歡呢,尤其是很多新歌被打上了口水歌的標籤,又或者叫做網絡歌曲。
總之,不管是口水歌或者網絡歌曲,都是歌迷心中認為很Low的一種音樂形式,登不上大雅之堂。
我們如今的華語樂壇,雖然每天都有各種網絡神曲和歌手誕生,可是真正能被歌迷奉為實力派的少之又少。
我們的華語樂壇,其實已經面臨着斷代的尷尬局面,老一代歌星們已經漸漸老去,慢慢地退出音樂的江湖,而新生代們卻不爭氣,創造不出令人難忘的作品出來。
在華語樂壇上,其實我們又經歷過幾個流金時代,如台灣的校園民謠,香港的粵語情歌,大陸的流行歌曲。
而這些歌曲活躍的時期幾乎都是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進入到新世紀以後,樂壇就走向了衰退。
錄音的技術在進步,而音樂作品的製作卻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或許是浮躁的社會已經讓我們的靈魂跟不上滾滾的紅塵世俗,一切都在向前看,沒有人認認真真地去打造一首歌了。
這或許是時代的悲哀,又或許是時代的必然。
【二】台灣的校園民謠
校園民謠最初起源於台灣,在70年代開始流行,主要在校園的學生羣體中傳播,表達的是學生的校園生活或日常心情感想。
校園民謠創作的代表人物就是羅大佑了,他的《童年》《明天會更好》《你的樣子》《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追夢人》等都是經典的作品。
另外還有劉文正的《蘭花草》《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三月裏的小雨》《秋蟬》等歌曲。
後來,校園民謠風靡到大陸,一些音樂人也製作了大量的校園歌曲,如老狼的《同桌的你》,走過同窗歲月的人都會知道的一首歌曲。
後來,水木年華、朴樹等都是創作校園民謠的代表,他們現在的歌曲都成為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如今,作為走過80後的我們,完全不知道校園裏面在流行着什麼歌曲,但完全不會是我們熟悉的。
相比當年的校園民謠,其實不僅僅只是流行於校園的歌曲,而是先在社會上流行以後才進入校園的。
所以,當年的校園民謠,很多歌曲並不完全反應的是校園生活,只是流行於校園,受學生們喜歡的音樂類型。
現在,很多流行於校園的歌曲,可能是一些賣弄古風的曲調,歌詞中總是帶着白馬公子西風佳人等句段,處處想賣弄高雅的情調。
卻完全沒有了像《愛江山更愛美人》這樣充滿古風卻又很隨意灑脱的旋律,以前的歌曲也不會過分強調古典的詞句,卻更顯得自然樸實。
【三】香港的粵語情歌
再説到香港的粵語情歌,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創和發揚光大的鼻祖。
他的《半斤八兩》《浪子心聲》《滄海一聲笑》《財神到》《雙星情歌》等都是經典的粵語金曲。
由於語言的相通性因素,粵語歌曲在開始的時候只流行於兩廣等南方地區,後來也開始慢慢往上發展。
特別是一些北方的朋友,學習粵語還是從聽粵語歌曲開始的,如陳慧嫺的《千千闕歌》《飄雪》等歌曲,都是不懂粵語的歌迷最喜愛的。
許冠傑之後,粵語歌曲的發揚又傳承到了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李克勤、葉倩文等歌手。
尤其是張學友,被稱為許冠傑之後的第二代歌神,他的《只願一生愛一人》《遙遠的她》《舊情綿綿》《等你等到我心痛》《餓狼傳説》等都是經典粵語金曲。
當然,還有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等這其他天王也是對粵語歌曲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上世紀9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神仙打架的時代,不僅有四大天王,還有李克勤、杜德偉、張衞健、林憶蓮、王菲、BEYOND、草蜢等強勁的組合和歌手。
百花齊放、紛爭不斷,造就了一個多姿多彩的香港娛樂圈,尤其是每一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晚會上。
【四】內地流行歌曲
而在內地,90年代的流行樂壇,也是產生了毛寧、楊鈺瑩、田震、毛阿敏、黃格選、高林生、伊揚、陳汝佳、李春波等偶像歌手。
那些流行的歌曲《濤聲依舊》《牽掛你的人是我》《真的好想你》《我不想説》《潮濕的心》《中華民謠》《九九女兒紅》等,成為70後80後美好的回憶。
不管是在台灣還是香港,又或者是內地,華語樂壇進入了一個全盛的時期,而後進入新世紀以來,華語樂壇開始式微,隨着網絡歌曲大行其道,傳統創造傳統傳播的那些歌曲漸漸地沒落了。
追求商業價值,追求快速流量模式,成為一些歌手和音樂人的必要手段,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創造出來的歌曲,還能有什麼經典可言呢?
當然,在八九十年代的歌手和歌曲也都是精心包裝才能走紅,不過那個時候的歌曲創作以質量為先,即便是翻唱外國歌曲,也都是精益求精。
如當年的“千夕之爭”,雖然翻唱同一首日本歌曲,但陳慧嫺演唱的《千千闕歌》總有一種離別的愁腸,而梅豔芳的《夕陽之歌》在當初剛剛推出來的時候並沒有超越《千千闕歌》的歡迎程度,只是隨着歲月的增長,歌曲才發揮出它的韻味來。
老歌手們都老了,雖然還愛唱歌,但已經無法再續輝煌了,譚詠麟偶爾還會出新歌,許冠傑仍然在盡力歌壇,可是華語樂壇何時還能再有一次神仙打架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