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藍色防線》:紅與藍
上週五是“九一八”。作為一個東北人,我對這個日子可以説有一種本能的反應。在老家的時候,每年9月18日上午10:00,全城都能聽到防空警報,淒厲、刺耳、綿延不絕。
也是在這一天,中國發表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向世界宣告: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還是在這一天,紀錄片《藍色防線》悄無聲息地公映了。它講述了一支中國維和部隊的故事。
説悄無聲息是因為,本片的宣傳與排片寥寥無幾,豆瓣也一直沒有評分。
豆瓣沒有評分,看上去並不是因為評價人數不足,這裏就不多説了;排片少倒是很好理解,因為一般來説,中國國內的大部分觀眾對這個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都不太感興趣。
但是,我仍然認為,大家還是值得花點時間去看一下《藍色防線》。這麼説主要基於三點:
第一,本片是中國維和部隊的戰地紀實,真實展現了中國軍人的世界責任;
第二,本片製作手法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中國大陸紀錄片、主旋律片,沒有任何説教,能夠帶給你完全沉浸式、自主式的體驗;
第三,本片既向中國觀眾、也向國際觀眾成功傳遞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包括中國軍人在內的中國人,在這個世界上尋求的意義是什麼——這也就是本文題目《紅與藍》的含義所在。
接下來我就展開説説這三點。
一、“中國首部戰地紀實電影”首先來稍微瞭解一下本片背景。
2011年,在漫長的兩次蘇丹內戰後,南蘇丹共和國從蘇丹共和國獨立,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聯合國南蘇丹共和國特派團隨即成立並進駐南蘇丹,中國維和部隊也加入了這支特派團。
2013年,南蘇丹因為內部兩大部族衝突,爆發內戰。從蘇丹內戰打到南蘇丹內戰,這塊土地的混亂可見一斑。內戰爆發後,聯合國特派團承擔了保護難民的職責。
2015年12月,中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啓程前往南蘇丹,一直執行任務到2016年12月回國。
這支部隊,就是《藍色防線》的主角。
本片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也是本片主體,來自這支維和部隊士兵所拍攝的大量素材,集中記錄了他們在這一年中,從國內準備、到進駐南蘇丹、再到執勤作戰、並最終凱旋的完整過程。
第二方面,主要是對部隊當事人的事後訪談,穿插在主體間,以對主體內容進行補充或評論。
這兩個方面都是聚焦微觀,展現了一個個普通但鮮活的中國軍人面孔。
第三方面,是援引中外媒體報道,還是穿插在主體間,從宏觀上展現這次維和行動的世界影響,也讓觀眾意識到,這些普通的中國軍人,已然成為世界歷史的鑄造者。
《藍色防線》的一張海報上有一句宣傳語:“中國首部戰地紀實電影”。此言不虛。90年代以後的現代戰爭,中國的介入程度很低,相關素材要麼缺乏要麼涉密,自然也就沒有相關的戰地紀實電影。
就連戰士們在訪談中也説,聽到要出征時會想念家人,但也感到興奮,因為沒經歷過現代戰爭,想知道那是個什麼滋味。
戰士尚且如此,那麼中國觀眾,對現代戰爭的樣子就更不瞭解了。而本片就通過中國軍人的眼睛,給了你近距離貼近戰爭方方面面的機會。
在片中,你會看到政府軍坦克攆着反政府軍士兵跑、政府軍12.7毫米重機槍把反政府軍士兵藏身的茅草屋打得稀巴爛。
你會看到難民流離失所、遊行抗議、打架鬥毆。
你會看到中國軍人站崗巡邏、救死扶傷、處突鎮暴;會看到他們團結一心、互幫互助、苦中作樂;還會看到他們中暑、被流彈襲擊、重傷乃至陣亡,而活下來的人只能揹負着痛苦與愧疚繼續前行。
戰爭很真實,真實到我鄰座的小孩,看到某個見血的場面吐了。他爸爸領他出去,他走一路吐一路。當然這裏得説一句,本片並不血腥,主要是孩子的承受力本來就低,我相信成年人去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這仍足以説明本片戰爭之真實。
中國大陸的紀錄片,尤其是主旋律,基本上都有一個旁白。其實旁白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定要將觀點明明白白地灌輸給觀眾。因為紀錄片的素材是有限的,沒法像劇情片那樣自由組織語言,所以接不上或難以表達的地方,就由旁白來完成本應由鏡頭完成的任務。其實很多“省事兒”的劇情片也會有旁白,原因就在於此。
《藍色防線》沒有旁白,只有開頭有少量交代背景的字幕、結尾有少量交代尾聲的字幕。所以你就知道,本片幾乎可以當作劇情片來看。
這得益於導演劉欣。她在美國讀書時就注意到“美國紀錄片更偏電影化”,也學到了“按照劇情片的邏輯創作紀錄片”。
怎樣實現這一點呢?
劇情片,首先是要有角色。於是主創團隊從海量的素材中認人,認一個個士兵陌生的臉。接下來,跟這些士兵“混熟”了之後,就去追蹤他們的故事,然後搭建起一個能囊括這些故事的大框架,也就是核心主題。最後,就是把大框架寫成完整的“劇本”,起到一個將無序素材邏輯化的作用。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就像前文説的,旁白灌輸過於生硬,“電影化”則“潤物細無聲”,給觀眾帶來沉浸感和自主權。而且本片整體上是客觀中立、冷靜剋制的。觀眾將沉浸在一個自然的故事中,自主地尋求這個故事的意義,並與片中人同呼吸共命運。。
但本片的客觀中立、冷靜剋制也絕不是麻木冷血的。例如本片用到的一個素材,忠實記錄了中國軍人的犧牲全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説,這種呈現是很冷血的;但本着對歷史負責、對烈士負責的態度,必須有人來記錄這一切。所以本片給了一個記錄者的鏡頭:這個士兵舉着DV拍烈士,淚流滿面,卻努力地穩住舉DV的胳膊。他在努力地平衡人性與職責的衝突。於是本來好像沒有感情的鏡頭,活了過來。記錄者記錄到的現實,和他本身的感情,都明明白白地傳遞給觀眾。
所以本片不需要再多説什麼,觀眾都可以懂。
中國大陸的現代軍事題材影視作品,在近年出現了很明顯的主題轉向。從《和平年代》(1996)、《突出重圍》(2000)、《士兵突擊》(2006)這些以“和平年代保家衞國”為主題的作品,轉向《戰狼》(2015)、《戰狼2》(2017)、《湄公河行動》(2016)、《紅海行動》(2018)這些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為主題的作品。
很顯然,中國在發展中,必然要更深地介入到這個動盪的世界中,而這個世界的動盪也更加容易侵蝕中國人民。於是出現這種轉向就是水到渠成的。
這些“展示武力”的影片當然必不可少,但展示着展示着,就很容易讓人忘記最初的方向。《戰狼》系列很難獲得外國觀眾理解,因為他們會覺得中國軍隊只是為中國利益服務,甚至會損害世界利益;部分中國觀眾也會覺得中國軍隊就該為中國利益服務,即使損人利己也無所謂。“看到祖國這麼流氓,我就放心了。”
其實,這句網絡流行語,當作段子講講,倒也無可厚非;但要是真的這麼想,未免格調太低。世界確實險惡,遇到流氓可能也確實只能採用流氓手段應付,但“流氓”並不是中國軍隊的初衷。
中國軍隊的初衷是什麼?是維護中國利益嗎?當然是,但前提是不損害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藍色防線》體現了中國維和部隊用實際行動嚴格恪守的基本三原則:當事國同意、保持中立、非自衞或履行授權不使用武力。這與某些外國軍隊的作風有天壤之別。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軍隊:它確有強大的武力;但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和平。
紅與藍,並不衝突,而是和諧共生,這不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麼?
這樣的主題,才能使中國軍隊獲得外國觀眾的理解,才能使一些中國觀眾明白自己子弟兵的真實使命。
觀看《藍色防線》,有很多“戳痛”的情節。
天真的孩子會問出徵的父親:“爸爸,你不會掛了吧?”用戲謔的“掛”,代替沉重的“死”,這裏面藴含着怎樣的感情呢?是不懂事,還是太懂事了以至於不願面對?
戰友犧牲,活下來的人痛不欲生,直想拿槍幹一架,但是紀律不允許他們這麼做。環境越險惡、對手越流氓,而你的理想越崇高,你所揹負的就越沉重。否則,你就會變成你所憎惡的人。
《藍色防線》用事實(而不是編出來的劇情)告訴觀眾:中國軍隊,永遠是崇高的。
所以,它值得有更多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