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日晚,由劉國彤執導,費慧君、李曉亮編劇,靳東(飾 方遠)、成毅(飾 周亦安)、蔡文靜(飾 葉芯)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底線》首播。作為首部全景展現我國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題材劇,《底線》首播當晚即領跑收視,在CSM全國網、CSM城域、CSM64城、歡網、酷雲、CCData中均位列第一。今天的燈塔、貓眼等第三方平台統計也顯示,《底線》位列電視劇全網正片播放市佔率榜首。一部法治題材劇何以成為市場熱劇?
近日,我國首部全景式展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進步成果的電視劇——《底線》播出,該劇憑藉真實客觀、有深度、有温度的法治故事引發觀眾的關注與熱議。
《底線》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電視局指導創作,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監製,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給予支持。該劇立足當下,以當代中國法治現象與法治故事為敍事線索,通過一系列複雜、糾葛的法治案件,多維度展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國法治建設的輝煌成果,傳遞司法自信。
當代中國法治化進程呼喚更多傳遞司法自信的藝術精品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法治建設對於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2035年,中國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2020年5月28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中國正昂首闊步邁進法治化社會建設新徵程,文藝創作應自覺擔當,自覺、主動投身於在這場偉大的社會建設中。
近年來,立足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的實際,文藝工作者敏鋭把握時代脈搏,創作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法治題材作品,如《人民檢察官》《陽光下的法庭》《小鎮大法官》《決勝法庭》《執行利劍》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視角、不同側重點反映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嶄新風貌,但以基層法院工作為題材的文藝作品,相對較少。
《底線》應時而生,精良製作。在最高人民法院、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廣播電視局的指導下,《底線》以瀟湘電影集團旗下當燃影業為依託於2019年開始構思,2020年10月開始採風,2022年2月《底線》開機,同年5月30日殺青,整個項目歷時3年,超過1128個小時反覆打磨劇本,前後修改共計20稿,AB雙組拍攝94天,最終完成了40集成片。
《底線》求真、求實、求精,劇情與當下社會民生熱點緊密相連,用心甄選一切與人民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件作為創作基底,使得觀眾在觀看電視劇時,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和感同身受。作品還將新時代遇到的新問題一一呈現,如“婚姻問題”“社區糾紛”“親子問題”“網絡詐騙”“直播帶貨”等,力求全方位多維度展現社會生活。此外,劇情設置嚴格遵循科學規範的司法程序,實現了普及法律知識、進行法治教育、傳遞法治價值的初衷。
法立於上,教弘於下
《底線》自始至終深度聚焦老百姓生活,將藝術化與生活化結合來塑造法治人物;將真實性與劇情化結合來呈現法治案件;以專業客觀,又不失鮮活的接地氣語言貫穿始終。
法治人物的塑造是法治題材影視劇創作的難點,這些人物是傳達法治精神和法治思想的第一扇窗户,這要求主創團隊深入挖掘法律工作者職業的真實性和特殊性,塑造出立體、豐饒、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司法人物。既需要呈現他們的真實性,更需要展現他們的專業性,力戒概念化、平面化、套路化的公式去塑造人物。一部優秀的法治電視劇呼喚的是生動鮮活、血肉豐滿的當代法律工作者形象,是能夠進入新時代中國影視人物長廊之中的形象。
《底線》中的法院工作者有深度、有温度,他們堅守的立場,運籌帷幄的智慧,個人的成長和肩負的道義,都融入到人物的一舉一動之中。劇中方遠負責的“中介喝酒致死案”、葉芯負責調解的一宗“奶茶店加盟案”、宋羽霏負責的“幫你拉跳車身亡案”、方遠和陳康承辦的“穆子琪丈夫訴葛晴晴案”等,見案也見人,案件審理過程,也是法官們一心為民、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內心世界的展示過程。
《底線》客觀真實的鏡頭傳達出深刻的法治思想與真摯的人文關懷,在一樁樁案件、一個個人物、一句句台詞中無不體現出對法律的尊嚴和生命的價值的思考。劇中有一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法官的話這麼重要嗎?當初為什麼學法律,又為什麼來法院?”這句話不僅是這位法官的自我發問,更是每一位觀眾在心裏思考法律何為、法律為何的契機。對法務工作者而言,這個問題和他們身上的信條緊密相連;對於普通的人民大眾而言,這個問題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法律是經國序民的重要渠道,但法裏有德、法裏有情,一個個判決要的是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實踐崇德向善的價值理念,一個個判決裏面有着法律尊嚴、公平正義、人情温度。正如劇中所説:每一本卷宗的背後,都是一場悲歡離合。這一場場悲歡離合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和人生,都有着百轉千回的心酸甚至血淚,《底線》將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相結合,細節化、劇情化地展現這一場場悲歡離合,為觀眾呈現出對人性、司法、社會的統籌觀察和藝術再現。
作者:湯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