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的一代人 青春將在銀幕上永駐
於藍牢牢記着撲向火熱生活這一藝術創作的真諦,一記就是一輩子。她始終覺得,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才能捧出符合人民心中所需的作品,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演員。
“頭可斷,血可流,共產黨員的意志,你是永遠打垮不了的!”直到2018年,她仍清晰地在採訪中説出電影《烈火中永生》的台詞。彼時,為中國電影事業奉獻了一輩子的老藝術家説,“希望大家忘記於藍,而永遠記住江姐和江姐的精神”。
北京時間6月27日晚,“最美奮鬥者”、“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榮譽獎得主、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電影事業家於藍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無數人在網上悼念於藍,“在我心中,您是永遠的江姐”。北京大學教授李道新回憶,他曾在《中國電影史》課堂做過調研問卷,瞭解於藍在90後、00後大學生中的知曉度。有北大學子隨問卷附上了向於藍奶奶致敬的話語:“是您和老一輩藝術家一起塑造了我們祖輩、父輩的形象。有信仰的一代人,青春將在銀幕上永駐。有些精神可以通過光影穿越時空,您為90後的我們帶來了當時熾烈的愛國情,您給了我們認識歷史、記住歷史的機會。”
當精神穿透了時間,於藍也活成了江姐的模樣、在人們心底永生的模樣。
她堅持的藝術真諦:到人民中去、到火熱生活中去
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生於遼寧。“九一八事變”後,她隨父親揮別故土東北。1938年夏天,於藍第一次聽説有個地方叫延安,革命在那裏如火如荼。她決定,“到延安去”。1000多里路,道阻而艱,但一路上大家唱着抗日歌曲,繞過一個又一個封鎖區,歷經50多天,終於一步一步走到了延安。
延安魯藝實驗劇團是於藍藝術之路的起點。在那裏,她從跑龍套開始,一直到主演話劇《日出》《佃户》等。延安還是於藍遇見一生愛人田方的地方,更是她確認信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聖地。新中國的黎明前夜,她回到東北,從東北電影製片廠的《白衣戰士》正式開啓電影人生。
在大銀幕上,她是《烈火中永生》裏觀眾最熟悉的“江姐”,是《翠崗紅旗》中支持紅軍的普通農村婦女,是《林家鋪子》那個在1930年代經濟風暴中絕望的寡婦,也是《革命家庭》裏身在腥風血雨年代的堅強母親。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也把最佳女演員獎頒給這張東方面孔,她讓全世界看到了新舊兩個社會下的中國女性所走過的坎坷又偉大的道路。
於藍的表演為何能超越語言、打動國內外觀眾?2009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的頒獎詞中有一段--她的表演有一份天然的質樸和真誠,那是源於延安時期的滋養。在延安,她的舞台就在田間地頭、在最堅實的現實土壤裏,與最普通的大眾面對面。於藍牢牢記着撲向火熱生活這一藝術創作的真諦,一記就是一輩子。出演《龍鬚溝》“程娘子”時,她懷着田壯壯,走過北京許多大雜院。她去天橋一帶觀察賣大餅的小媳婦們説話時的姿態,去德勝門曉市揣摩婦女數票子時的神情和用雞毛撣子時的動作幅度……
她曾經説,很感激自己體驗生活時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民羣眾,“他們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師,給了我創造的依據和創造的活力”。她始終覺得,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才能捧出符合人民心中所需的作品,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演員。
她信仰的人生理想:對黨和人民忠誠一輩子
1965年,電影《烈火中永生》上映。銀幕上的江姐是如此平靜,卻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頭掀起波瀾;她沒等到自由的時刻,卻讓不同年代的觀眾看見理想之炬的光芒。
當年許多觀眾並不知道,江姐的故事能搬上大銀幕,和於藍的力薦分不開。1961年,她因病住院,病牀上,她為報紙上連載的小説《紅巖》吸引,被江姐的故事深深觸動,“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我在延安見過好多這樣的人”。那些天,她雖病着,卻時常激動地把江姐的故事講給病友們聽,情到深處,淚流滿面。一出院,她就託人找來小説的完整稿,一夜夜長讀;還和歐陽紅櫻、水華等創作者奔赴重慶,採訪渣滓洞中所有幸存的共產黨人,整理出20萬字的人物故事。後來,在夏衍的啓發下,一個割捨了龐大人物線索,緊緊圍繞江姐、她的革命伴侶許雲峯、還有她的孩子的電影劇本誕生。
無數觀眾被江姐打動,紛紛給演員寫信,表達敬意。於藍連稱“慚愧”,在她看來,“是烈士本身的事蹟感動了人、教育了人,並不是我這個演員有多了不起”。
1981年,文化部黨組根據中央工作會議的精神,決定成立兒童電影製片廠,任命於藍為廠長。一沒經驗,二沒經費,可就是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許多事情因陋就簡地辦,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掛牌了。從此,表演藝術家成為電影的創業者,為中國兒童電影墾荒。甚至,在凍傷了無名指後,花甲之年的於藍用九根手指,撐起了中國兒童電影的一片天。銀髮滿頭、疾病纏身時,她依然為孩子而奔忙,“多關心一些兒童電影吧,關心孩子就是關心未來”。
在於藍張羅的那些年,兒影廠的導演陣容堪稱“豪華”,張藝謀、馮小寧、張建亞、謝小晶、田壯壯、王興東等,這些後來蜚聲海內外的創作者,都在兒影廠完成了他們最初的作品;那些年,《紅象》《少年彭德懷》《鴿子迷奇遇》《哦!香雪》《豆蔻年華》《我的九月》《好爸爸、壞爸爸》等兒童電影問世,温暖和陪伴了那個時代孩子的成長。
2001年,80歲的於藍從兒童電影製片廠正式退休。退休後,她偶爾會在大銀幕上出現。一直到2019年,家庭題材影片《一切如你》中還有她親切又熟悉的笑容。
生前,於藍講過許多次類似的話,“我一直記得,成為一名演員前,老師反覆問,藝術是為了誰?我知道,就是對黨和人民忠誠一輩子”。(首席記者 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