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1年後,虞書欣前對手換了張臉在韓國出道?竟好看了這麼多?
大家好,我是Gigi。
或許,大家還記得青你2的選手林韋希嗎?
一年前的她,在國內綜藝上是這樣的
笑起來有甜甜的梨渦,眼睛彎彎很有鄰家妹妹的感覺。
在青你2被淘汰後,林韋希轉頭到了韓國,並將於2月份以韓國女團TRI.BE的身份出道。
看到官方發佈的公式照,Gigi的反應和眾多網友一樣——
這是同一個人?!
對於南韓這堪比換頭的包裝技術,Gigi是真的respect
同樣是參加過青你2的選手韓東,當時在節目上是這樣
在韓國時期,面相的疲態改善了很多,瞬間就有女團內味了
對比一下,是不是右邊的妝造更適合她一些?
不得不説,南韓在包裝愛豆這方面確實有一手,在妝造、打光、濾鏡等的加持下,大部分人的顏值都能往上提高几個檔位。
男愛豆也不例外。
比如魏子越,相比在國內參加《以團之名》的時候,去了韓國染了橘頭之後變帥了很多。
韓網粉絲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鹿晗的影子。
這就不得不提範丞丞,17年在和家人的合照中,還是一個黑髮順毛的乖巧小夥。
去韓國當了一段時間時間練習生,回國後就變成這樣了
還有前陣子上過一次熱搜的南柱赫,出道前後的反差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同一個人。
大家都知道韓國包裝術很牛批,但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厲害?
那麼今天,Gigi就來和大家探討探討——
幕後功臣:美容室
美容整形業和偶像產業發達的南韓,衍生出來的美容室產業,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專業的體系。
追韓娛的同學應該知道,表面光鮮的南韓愛豆,實質地位並沒有想象中高。
和我們國內的情況不同,他們大多沒有專屬的獨立造型團隊。
那如果要出席活動或者參加節目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候,他們一般會在美容室化妝之後再上班,也有部分愛豆大火有錢之後,才有自己的cody。
通俗點來説,美容室就是理髮店+化妝店的結合。
更大型也更專業的美容室,還會有皮膚管理、紋繡、美甲等項目,從頭到腳都有對應的服務。
往往這種美容室會佔據一棟整棟樓,不同樓層負責不同項目。化完妝可以立馬移步另一個地方做頭髮,一條龍服務方便到不行。
cr:YouTube@安妞Alina
當然,價格也要高一些,單次服務價格上千至上萬不等。
演員愛豆經常光顧的也不外乎那幾家,畢竟這些明星美容室,專業水平有保證,出來的造型都不會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與Woosun美容室合作的藝人造型
那些去韓國出道的人,正是被這樣一種專業機構,精心包裝成符合愛豆審美標準的樣子——
特別白的水光肌底妝、橘紅色眼影、發光的卧蠶、墊高的顱頂……
要説審美單一嗎?確實是存在的,畢竟一個美容室一天可能要服務好幾個愛豆,短平快套模板的作業方式效率更高。
很多慕名去愛豆同款美容室的人,“改造”後也不可避免地有着熟悉的韓式包裝的味道。
cr:YouTube@Mira's Garden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經過工業化的形象包裝後,人的美貌值確實能夠得到提升。
也正因如此,這些年,我們在批判韓式審美模板化的同時,卻又在乖乖接受着對方的審美輸出。
在一個個引領風尚的明星愛豆、一部部掀起潮流的韓劇背後,美容室這樣一種專業化造星機構,絕對功不可沒。
不過,形象包裝只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則是如何將包裝好的俊男靚女向外輸出,讓更多的人為韓式審美折服。
美貌輸出:審美洗腦
雖然人的審美傾向是先天產生的,但審美標準卻是可以被後天塑造的。
舉個例子,本來在我們的審美體系裏,栗子頭就是「土憨」的代名詞。
但當媒體和周圍的人都在大肆鼓吹這種髮型時,我們就容易從接受栗子頭,漸漸發展為覺得栗子頭很帥,最後被審美洗腦,觸發羣體效應的模仿機制。
去年引發模仿潮流的栗子頭
除了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南韓還很會利用他們的花式彩虹屁技能,通過貼標籤的方式進行審美輸出。
標籤還要足夠新奇,出圈的可能性才越大。
例如什麼牛奶皮膚、臉蛋天才、人間芭比、南韓腿精……
這天花亂墜思路清奇的形容,讓人不禁感嘆:
原來夸人好看還能有這麼多種表達方式,只恨自己不早接觸飯圈,不然高考作文興許還能多兩分。
貼標籤常見的一種方式是,抓住氣質特點往誇張了吹。
例如之前Gigi寫過的Mina名井南,説實話,單論五官硬件,好看但不夠抓眼,想要在眾多愛豆中出彩其實沒那麼容易。
但是她的長相氣質有種貴氣+清美疏離的感覺,於是南韓網友給她貼了“亡國公主”的標籤。
根據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這個標籤會漸漸從局部擴散到整體形象,賦予了名井南獨有的悽楚的美人氛圍,於是自然而然地在我們眼中就變得特別了。
後來再看到她的出圈落淚圖,會不自覺地代入亡國公主的角色。
公司也深知這一點,於是讓造型團隊為她打造更符合這個標籤的妝造。
你們瞧,與形象標籤貼合度越高,是不是就越覺得她好看了?
貼標籤還有另一種慣用手法,就是無限放大身體某個部位。
這個方法,BLACKPINK的宣傳團隊可謂是駕輕就熟了,稱之為行業標杆案例也不為過。
像現在,我們提起直角肩,必會想到Jennie;提到螞蟻腰,必然離不開Lisa。
現在網上絕大部分女生都在追求同款螞蟻腰、直角肩、高顱頂,將其奉為美的標準。
當一種審美現象發展到被一定羣體所共同認可和模仿,也就可以説,這種審美洗腦方式無疑是成功的。
做到這一步,在大大小小的美容室努力砸錢氪金的偶像愛豆,也算是沒有錯付。
魅力翻倍:濾鏡打光
網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説法:
離開了韓式濾鏡,絕大部分明星愛豆顏值都會下降。
之前因為這個話題上過熱搜的,還是Lisa。
在韓式濾鏡下可甜可酷的人間芭比,一遇上國內的死亡鏡頭,顏值魅力就被腰斬。
五官還是那個五官,但無論打光還是濾鏡,都沒有在韓網圖上看的那麼動人。
客觀點講,問題其實並不出在Lisa本身顏值身上,而在於舞美——
尤其是濾鏡和打光。
韓式打光↓
國內打光↓
反過來也是一樣,為什麼我國藝人到了韓國出道後都變好看了,除了改變妝造的原因,打光也佔了很大比重。
講究的打光和適度的濾鏡,是可以為美貌加成的。
如果本身顏值硬件就很好的人,如果遇上了合適的打光和濾鏡,輕輕鬆鬆就能憑顏封神。
韓式打光&濾鏡下的劉詩詩
這些年我國綜藝和影視劇也大肆套用磨皮和調色濾鏡,但相對來説,都還只停留在生搬硬套的階段——
磨皮開最大,最好糊到媽都不認;打光調色從頭到尾一種感覺,從不考慮是否突出要人物和場景氛圍。
於是可以看到,在韓劇中的Rain,是帥氣成熟的精英形象
到了國內的偶像劇裏,變成了完全沒有質感的奶油小白臉
同樣的角度和動作,國內打光相比韓國打光,缺少了點氛圍美感。
就連網友都忍不住吐槽:國內打光看起來像在工地焊鋼筋。
當我們對韓式濾鏡的印象,還停留在清一色高度磨皮和亮到自體發光的調色時,他們已經漸漸摸索出能夠既能優化皮膚狀態、突出個人優勢,又能保留氛圍細節的包裝手法。
磨皮當然也是有的,但點到為止,恰好能夠保留臉部輪廓。
而且尤其注重還會利用光的明暗勾勒,用鏡頭語言放大拍攝對象的優點。
舉個例子,張亮本身顴骨較高,蘋果肌也有點突出。
國內打光沒有考慮到要優化這點,甚至還讓蘋果肌看起來更僵更假。
而他在韓劇《Doctor異鄉人》中,顴骨和蘋果肌都被打光給修飾了,拍攝角度也更突出了張亮的五官輪廓,看起來異常有蘇感。
不得不説,在揚長避短這方面,韓國是真的很會。
其實我們國內帥哥美女資源也很多,論硬件論資本,都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為什麼會在置景布光、服裝化妝上出現這種反差?
説到底,根本問題還是出在資本分配上。
我們常常能看到某某明星輕輕鬆鬆收入X億的新聞,可包括打光造型在內的製作團隊,又能拿到其中的幾個零頭?
無論影視劇還是宣傳活動,製作費用大部分都花在請明星上面,資本分配不平衡、製作團隊跟不上,他們沒有話語權也缺乏足夠的水平,也就難怪呈現出來的效果會如此不盡人意。
在這種環境下,國內的服化道審美想要突出重圍,道阻且長。
或許很多人會對“韓國包裝術”有偏見,覺得靠包裝取勝的人不值得褒獎。
因此很多人一邊吐槽天朝的打光、造型的同時,還很自豪地説:
「XX的顏值在天朝的照妖鏡下抗住了」
「國內好看的藝人放到韓國分分鐘一騎絕塵」
把重點放在明星本人的五官等硬件條件上,揪着臉和皮膚不放,卻沒有想過造型以及現場布光等問題更需要得到改進。
如此一來,不但加重了審美焦慮,還不利於造型和製作團隊的發展。
可是要知道,美感的來源並非單一的,光有美的五官或者光有好的包裝,都比不上兩者共同協奏的效果。
韓國包裝術儘管存在審美單一、過度營銷等問題,但也確實能夠通過化妝、造型、打光、濾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放大個人優點。
而我們也更應該在研究、學習他們的包裝技巧的同時,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Gigi看來,與其自怨自艾對自己容貌不自信,不如平和地接受自己的顏值,並加強包裝技術,為自己的美感加成。
這又有什麼錯呢?
部分圖片 / 網絡
責任編輯 / 白女士
編輯 / 雞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