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時隔六年再發新專輯,但在主打歌發佈前,豆瓣平台就已提前“開分”,不少網友自稱“已聽過”並打上一星,導致總分“超前大跌”。對此,豆瓣官方致歉並關閉相關評分,表示將密切關注音樂條目改版事宜,確保不再出現類似差錯。
説起來,“超前點評”並不新鮮。有的影視劇作首播因故晚點,“一星”與“五星”的打分惡鬥卻如期開戰;有的影視女主尚未登場,質疑演技的惡評就已鋪天蓋地。對於“愛豆”無原則支持,對於其競爭者無條件攻擊,種種立場先行的做法打破了“先看作品再打分”的基本遊戲規則。更惡劣的是,大量短時間內井噴的口吻相近、彼此配合的評價,都是有組織、有策劃的集體行動。荒誕的場景,攪局的水軍,輕易綁架了作品評價的客觀性,使這“榜”那“分”不同程度淪為營銷手段與炒作素材。
控評刷分做數據,本質上是以虛假信息引流量、帶節奏。而隨着拉踩營銷的低劣手段成為“公開的秘密”,許多評分系統的公信力一損再損。當然,被坑得多了,觀眾也會根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各種分數加以甄別校正。君不見,那些被捧得老高的爛片,往往迅速招致羣嘲,最後跌得比誰都慘。試圖通過踐踏規則控評刷分達到拉踩目的,其實已越來越得不償失。
對海量的文藝作品,需要構建一套健康真實、理性優質的評分體系。儘可能給評分系統擠擠“水”,也是在為多出好作品創造條件。相關平台要充分認識到,盡好守土之責才是長遠經營之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變相為水軍提供混戰場地,最終砸的可是自己的口碑和飯碗。確保評分最大限度基於客觀理性,就得最大限度壓縮“粉黑對戰”的空間,斬斷水軍控評綁架的鏈條。哪家平台的評分乾淨、生態清朗,哪家平台才不會被公眾“差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胡宇齊
流程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