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沒想到,會有這麼大膽的電影出現。”
電影《媽媽!》放映結束之後,有觀眾如此談及。
誠然,當一部由兩位老年演員(84歲的吳彥姝和67歲的奚美娟)主演的作品面對市場時,它的商業性和話題性都會退居後位,而電影代表藝術的本質內容,則成為了真正值得探討的核心。
電影《媽媽!》入圍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也是開票之初,較早售罄的影片之一。
因為該片是導演楊荔鈉繼《春潮》之後,又一部關注女性題材的作品;更因為觀眾對兩位“老戲骨”吳彥姝和奚美娟之間“對戲”的期待。
作為首批觀眾,1905電影網第一時間奉上這份全網最新鮮的觀影測評。
《媽媽!》是記住,也是遺忘,更是對時空的打破。母女之間的情感,在平靜外表下面,暗藏洶湧,同時完成了對時代的銘記。
演員的表演是本片的核心,吳彥姝和奚美娟的對手戲,就如同影片中母女的情感關係一樣,相互借力,相互成就,缺少一環都會失色。在“教科書級的演技”已經被濫用的當下,她們則對這個詞進行了全新的定義。
Part.01
用一句話來解釋《媽媽!》的故事,就是85歲的母親,照顧65歲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女兒。母女關係在這段過程中,慢慢發生了某種特殊的情感平移。
或許導演是紀錄片出身的緣故,幾個生活化的鏡頭,就讓觀眾好似住在這對母女隔壁的鄰居,對這家子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
電影開場,導演並沒有給這對母女太多對話的機會,甚至只是用便籤紙溝通的形式,塑造出了母親較為任性的“頑童”一面。女兒則反而像“母親”一樣,想着辦法讓這位“老頑童”的生活舒適。
房間的擺設,很快也讓觀眾瞭解並相信,一家子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這也為後面看似咬文嚼字的台詞,找到了立足點。
和導演楊荔鈉前作《春潮》一樣,這仍是一部雙女主的電影,和此前郝蕾與金燕玲的對戲一樣,吳彥姝和奚美娟之間近乎完美的對手戲,成就了《媽媽!》。
從《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之後,吳彥姝每每都能在不同的作品中,給出亮眼的表現。但不可否認的是,年紀的限制,也讓她的角色非常受限。好在,她總能給每個角色帶去不同的細節層次。
同上一部備受關注的《又見奈良》不同,《媽媽!》是全方位體現了吳彥姝的演技,甚至“蔣玉芝”這個形象近乎是她過往較多形象的融合。
但這種融合不是拼貼,而是人物成長和情感變化的展現,她始終以“女子本弱,為人母則剛”的情緒點,為這個角色找到了根,也給她注入了情感。
電影中,在她得知女兒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時候,她有一句台詞,“我退休了20年,休息了20年,你讓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價值。”這裏正是母親發生情感變化的明顯分界點。
在此之前,她始終是保持着年輕時的理想狀態,讀詩、看報、逗貓,生活的一切都交給女兒安排,把生活過得非常爛漫,甚至和女兒達成共識,把丈夫的忌日,當作節日。她還會睡前拿一瓶酒來找女兒,説這比安眠藥好用,又會像孩子一樣,希望女兒和她睡一起,更是無畏生死,開着各種看似不合時宜的玩笑。
就像生活中,大家時常調侃的,老人越老,越像小孩。
母親這個角色生動、趣味,是頑童,更像是少女。似乎她並不是媽媽,而是女兒的好姐妹。只是隨着女兒病情的加重,她慢慢迴歸成為家裏的頂樑柱,但始終不變的是她身上那股,時代遺留下來的天真和豁達。
女兒的身上,同樣延續了特定時代中的氣質。
只是相較於媽媽很直接完整的狀態變化,女兒馮濟真因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人物狀態在較短時間中,會更加多變。這種多變賦予了演員足夠大的表演空間,但遺憾的是,片段化的剪輯,讓演員反差變化更突出的同時,也消磨了她本身表演的完整性。
奚美娟浸淫戲劇舞台多年,對那類外放的表演可以説是信手捏來。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對內斂情緒的表達,甚至成為了她在這部電影中,最關鍵的戲眼。
正如兩位演員在《媽媽!》映後談到,在片場兩人惺惺相惜,才有瞭如今成片的效果。母女的身份,其實在換位過程中,真正找到了該有的位置。
Part.02
和《春潮》一樣,《媽媽!》雖然講述了母女之間的關係,但是男性角色並沒因此缺席。
尤其是父親的形象,他始終如幽靈般存在於這個家庭記憶中。隨着女兒的病情加重,關於父親的形象如“考古”一般,也提煉出了時代印跡。
這段意象的描寫,實則延續了《春潮》裏暗藏的時代傷痕,只是到了《媽媽!》,這種情感處理得更隱晦,更具情感張力。
只是比較遺憾的是,導演楊荔鈉把父親的形象處理得仍舊過於寫實突出,如果能像“考古學家”的身份一樣,表現得再符號化一點,反而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不可忽略的是,相較於前作,《媽媽!》找來了《少年的你》攝影指導的餘靜萍,造型指導則是《七月與安生》的吳裏璐,這些幕後團隊提高了影片的質感。更難得可貴的是,一羣女性電影人為這部女性題材電影,增添了美麗。
或許是女性影人的加入,又或是兩位演員的表演,《媽媽!》並不會讓觀眾感受這是一部老年題材的電影,老年只是外殼,核心仍是母女,是全年齡段都能感受到的情感。
正如電影中的一句台詞,不是每個女人都是媽媽,但所有女人都是女兒。
文淇飾演的神秘女子,某種程度上是在為馮濟真從未當作母親的缺口。
雖然正如文淇在映後所説,這個角色有點像一縷陽光照進這個故事,像一抹色彩,闖進母女的生活。但故事在編排上,這個角色並沒有很好兼顧,功能性反而顯得割裂。
當然,對於《媽媽!》而言,或許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更多人關注到阿爾茲海默症。
根據我國首個《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診療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中國60歲及以上人羣有1507萬痴呆患者,其中阿爾茲海默症達983萬,我國已經是全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
我們每個人終有一天會老去,也會面對死亡,但是如果有一天,面對最親的人,卻不再被認識,還被拋出一句,“你是誰”的時候,或許陪伴只能是最後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