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作者:作者 | 黃豔如,編輯:胡玲玲,36氪經授權發佈。

這兩年的文娛圈,“得女性者得天下”被奉為圭臬。想吃香餑餑者眾,有人贏得滿堂彩,有人卻摔得狗啃泥。同為描摹女性羣像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好評如潮,改編自漫畫《澀女郎》的《愛的理想生活》卻遭羣嘲;同為採取“母愛策略”調動觀眾情緒的賀歲檔電影,賈玲導演的處女作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破52億,票房口碑雙豐收,《唐人街探案3》卻把“女性敍事”變成了男性凝視下的“女性想象”,引發輿論譁然。“她文化”如何井噴?“她勢力”因何崛起?“她作品”要避免踩哪些“雷區”?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為您逐一盤點。

文娛圈迎來“她時代”。

從《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乘風破浪的姐姐》等女性選秀綜藝備受追捧,到《錦心似玉》《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花木蘭》等以女性角色為主的影視劇熱播,再到電影《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均採取“母愛策略”來調動觀眾情緒……近兩年來,女性題材集體爆發,漸成霸屏之勢。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無論電影、綜藝,或是電視劇,紛紛將鏡頭對準女性羣體,關注女性用户、深耕女性市場,儼然已經成為了電視劇、電影、綜藝領域的“不二定律”。

“她文化”井噴

種種跡象表明,2021年的文娛圈,“她文化”將繼續井噴。

近幾年在“她文化”的影響下,《歡樂頌》《三十而已》《安家》等影視劇幾乎是一經播出就成為“爆款”。而在今年的電視劇市場上,“她力量”依舊不容小覷。

從目前發佈的2021年片單來看,愛奇藝、騰訊視頻和芒果 TV的電視劇集數量分別為 70、73、65部,同比增加 1、36、24部。其中,女性題材仍為佈局重點,2021 片單中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 TV偏女性題材數量佔比分別達到 57.1%、74.0%、75.4%。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就細分題材來觀,女性電視劇集主要聚焦在都市、愛情、古裝、甜寵上,翻拍劇、劇N代扎堆出現。例如,打開女性羣像劇市場的《歡樂頌》系列今年有望重回觀眾視野,去年備受矚目的《二十不惑》將推出第二季。同時,各大平台不約而同地選擇在現實主義女性題材上求得突破。如芒果tv推出現實家庭劇《她們的鐲子》、愛奇藝推出“小升初”家庭劇《小捨得》等。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在綜藝方面,在2020年,除了類似《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的“強女性向綜藝”外,更多頭部綜藝也在原有內容架構內觸及“女性話題”:不論是以《樂隊的夏天》為代表的圈層音樂綜藝,還是以《脱口秀大會》為代表的喜劇選秀,亦或是演員競演類綜藝《演員請就位》,以《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為代表的人物訪談,各類型綜藝不約而同地將女性視角融入節目內容,豐富節目的話題質感與社會價值。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2020年度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向綜藝,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而在2021年的綜藝片單上,“她綜藝”將繼續成為綜藝圈流量擔當,題材覆蓋選秀、時尚、母嬰親子、婚戀交友等多個領域。目前已定檔的“她綜藝”有《姐妹俱樂部》《姐姐妹妹的武館》《超A女壹號》《上班啦!媽媽》等。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2021年“她綜藝”部分片單

“她經濟”崛起

“她文化”為何愈來愈火?

在筆者看來,女性題材受歡迎的原因,主要可以從社會端、供給端、需求端三個方面的底層邏輯進行考量。

從社會端來看,伴隨着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女性社會價值的升級迭代,女性是在情感、家庭、職場的困惑中突圍、搖擺與堅守,無形中成為集體情感的最大公約數。輿論氛圍和性別產品允許女性以羣體性別身份佔據主流話語,從自身立場出發,解釋外部世界,大膽宣揚個人慾望,對女性自我進行全面審視。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從供給端來看,在“女性主義”成為社會熱點的時代背景下,不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綜藝,女性題材都成為內容創作的靈感來源。女性題材內容更加多元化,從多維度關愛女性成長,反映女性在職場、感情、家庭等不同角色裏的現實狀態。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從需求端來看,現代女性的自我認知意識越來越強,相比男性,女性的共情能力更強、情緒更敏感,更傾向於在電視劇、綜藝等作品中尋求圈層共鳴。此外,女性的娛樂生活習慣致使女性對在線視頻的粘性更強,視頻內容是女性生活中最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近五年女性網民佔比整體提升情況

但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她文化”繁盛的真正原因在於,女性消費的“大女主”時代已經來臨。中國市場,擁有近4億年齡在20-60歲的女性消費者。她們每年掌控的消費支出高達10萬億人民幣,接近歐洲德國、法國、英國零售市場的總和,足以構成世界第三大消費市場。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國泰君安證券關於“她經濟”的報告顯示,根據中國年度消費數據,全國75%的家庭總消費由女性貢獻,50%的男性定位產品由女性購買。換言之,女性掌握了消費市場最核心的命脈,在女性力量崛起的同時,“她經濟”迅速崛起,帶動一場消費市場狂歡。

於是,大量品牌將營銷的側重放在女性身上,這導致任何有廣告營銷空間的文化內容產品紛紛把定位直接鎖定為女性觀眾,希望在“抓住女人眼、讀懂女人心”的過程中獲得經濟效益、實現商業價值變現。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古裝劇中植入某面膜品牌廣告

“她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她力量”推動“她文化”呈現井噴之勢,也在持續賦能商業新徵途。

“她作品”要避踩三雷

“她文化”井噴、“她經濟”崛起,人人想分一杯羹。

有人講好了故事,贏得滿堂彩;有人講錯了方向,被喝了倒彩。筆者認為,要做好女性題材作品,要免踩以下三大“雷區”。

第一,“她文化”拒絕“她標籤”。

當下,在看似繁榮的電視劇市場裏,儘管湧現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女性題材作品,但大量的劇集依然沒有擺脱女性價值取向窄化、女性形象標籤化、角色與現實失真的問題。

古裝劇裏貌美如花爭恩寵、扎宮斗的妃嬪,家庭倫理劇裏囿於瑣碎家務和婆媳關係的全職太太,職場劇裏西裝筆挺、走路帶風的女強人……這種塑造女性角色的刻板化,在影視圈中已成常態。而對刻板化、失真化角色不滿意的觀眾則集體抱怨:“什麼年代了,電視劇裏的中國女性怎麼還是一副面孔”。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某劇“傻白甜”女總裁形象讓觀眾咋舌

套路滿滿的劇本經不起推敲、導演與流量握手言和、小鮮肉演員備受詬病……追求速成、缺乏真誠、充斥着植入廣告的女性題材作品,暴露出影視市場的浮躁心態,卻難逃觀眾的火眼金睛。

記得劉天池老師在《演員的誕生》曾對年輕演員説,你們的生活裏排滿通告,但真正好的演員是在生活中誕生的,你要到街市上感受煙火氣,表演才會有更有層次感、才能更豐滿。對於當下的女性題材創作者而言,何嘗不是同理?當生活承包了創作的源頭,當劇情呼應了當代女性真實的聲音,更新的熒屏中國女性形象完全可以不那麼單調籠統。

第二,“她文化”謝絕“他視角”。

坦率説,拍攝“女性題材”有相當難度的,尤其對男性導演而言。因為,一不小心,男性導演的敍事視角往往會陷入“男權”的敍事泥淖中而渾然不覺,從而使得其“女性敍事”變成一種男性視角下的“女性想象”,變成一種點綴在男性話語下的奢侈附麗。電影《唐人街探案3》的問題恰在於此。

和《你好,李煥英》中自然、美好的女性形象相比,電影《唐人街探案3》中充滿着男性對女性的凝視和臆想。比如,影片中小林杏奈的母親被丈夫拋棄後為了撫養女兒長大,只能出賣自己的身體或者“去偷去搶”,強行煽情的橋段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沒有男人作為收入來源之後,女性就喪失了獨立撫養子女的合理性與可能性?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唐探3》並非個例。女性依附於男性並受男性宰制的“男權中心主義”,根植於女性題材作品的現象並不鮮見。時代迫切呼喚更多真正的“女性主義”作品的誕生,通過展現當代女性真實的困惑與突圍、真實的搖擺與堅守,去引導觀眾理性思索,喚醒大眾對女性命運的思考自覺。

第三,“她文化”不等於“排他化”。

“她文化”的核心是女性獨立,而這種獨立可以分為“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與他共創共享美好生活的信心與勇氣、與他比翼齊飛貢獻人類發展的信念與意志”三個層面。因此,“她文化”所立足的社會背景並非“男女對立”,而應該是“男女共謀”。

期待更多的女性題材作品,能夠讓男女角色在職場上的進取法則、人性中的良知道德、情感上的共通訴求上實現平等對話、得體鋪陳,這樣的作品,共情、共鳴便是水到渠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47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煥英破52億,澀女郎卻遭眾嘲,“她文化”該何去何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