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快消品,綜藝節目往往折射着社會情緒和心理的變動,也發揮着重要的社會功能。因此有人曾以“公共安撫器”來形容綜藝節目的社會價值。近幾年來,全球疫情造成的衝擊給大眾帶來了更大的生活和心理上的壓力,人們因此渴求更加簡單直接、毫無負擔的快樂來消解不同層面的煩惱與焦慮,尋求更長久、穩定的情感陪伴,同時社會也普遍瀰漫着懷舊的情緒。通過觀察這兩年的綜藝節目,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社會情緒已成為節目創作的重要抓手。

懷舊:復興曾經的文化與生活

在去年的戛納電視節上,國際知名的節目模式專家維吉利亞·慕斯勒用“復興”一詞來總結當下的節目創意趨勢,很多似乎已經過時的綜藝節目題材或形式得到了重生。“復興”現象的出現與疫情的大背景有密切關係,懷舊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緒。

這種情緒造就了2022年口碑最好的“黑馬”綜藝——由2007屆《快樂男聲》選手們擔任嘉賓的《歡迎來到蘑菇屋》和《快樂再出發》。從當年參加比賽至今,“0713再就業男團”已經有超過15年的情誼,如今通過節目在公眾面前重聚,無論是他們毫不拘謹、直來直去的玩鬧,還是在隨時隨地的即興創作中展現出的音樂才華和默契,都讓觀眾在感慨時光流逝的同時,也再次重温自己和嘉賓共同經歷過的青春。正如字幕所説:旋律有凍結時間的能力,再唱時你還如年輕那般哭泣。

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同時,作為最受大眾歡迎的綜藝品類之一,音樂類節目也打起了“懷舊”牌。從《乘風破浪》初舞台上王心凌的《愛你》,到《時光音樂會》中田震、孫悦等淡出熒屏多年的歌手唱響記憶中的旋律,再到《我們的民謠2022》幾乎將國內代表性的民謠歌手一網打盡,讓文藝中年和青年們在一首首曾循環播放的歌曲中熱淚盈眶。

而從《聲生不息》中《海闊天空》《東方之珠》《下一站天后》等歌曲的現場大合唱版本在網絡刷屏,到《無限超越班》裏重現《金枝欲孽》《使徒行者》《衝上雲霄》等經典港劇的片段引發熱議,熱門的綜藝裏,香港的藝人、音樂、港劇等也佔據着重要的位置,這不僅是因為2022年時值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也因為香港的這些文藝作品曾經深刻構建了大眾對於流行文化的記憶。

一波波的“回憶殺”成為綜藝屢試不爽的方式,那些過去看似平常的文藝作品和生活片段在回憶的光環裏被鑲上了金邊,潛藏着我們渴望逃脱疫情、迴歸正常的日常生活的渴望。

快樂:在喜劇裏尋找釋放壓力的出口

近兩年的綜藝品類中,喜劇類節目是最受觀眾歡迎,也是最受廣告商追捧的內容。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人們渴求更加簡單直接、毫無負擔的快樂來釋放生活的壓力,而喜劇節目無疑是最對口的類型。

在電視端,總枱打造了《金牌喜劇班》《喜劇的喜聚》等節目,尋找和培養優秀的喜劇傳承人,而三位導師彷彿也連綴起一部中國喜劇從1990年代至今的歷史。互聯網喜劇節目則朝着不同的方向發展。首先是喜劇廠牌“團綜”的集中亮相,如《象牙山愛逗團》《麻花特開心》《怎麼辦?脱口秀專場》等。喜劇廠牌的藝人們自帶人物關係和觀眾基礎,但在節目創意上和內容架構上還欠缺打磨,喜劇競演和挑戰真人秀往往嫁接得頗為生硬,播出效果因此也不甚理想。

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隨着時代的發展,搞笑段子、短視頻廣泛傳播,大眾審美趣味也不斷提升,對長視頻喜劇內容的創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脱口秀大會》第五季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可以看到語言類和舞台小品類兩種主流喜劇產品,是如何在互聯網語境下,契合年輕人的審美趣味與時俱進地發展成為“電子榨菜”的。

這兩檔節目的共性在於,將對現實生活的洞察和對大眾情緒的捕捉,轉化為輕巧的喜劇形態,結合社會話題,直擊用户的情感痛點。《脱口秀大會》第五季中小佳、黑燈的自我調侃,呼蘭為打工人的發聲,龐博的“十八歲的我自己”,《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中的《少爺和我》和《再見老張》等作品,均藉助短視頻的傳播刷屏、破圈。在這兩檔節目重合的播出週期內,綜藝收穫了熱度和討論度的年度峯值。

在線下各項活動尚未完全恢復的日子裏,人們更多地在線上虛擬世界裏尋求娛樂活動。喜劇綜藝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一需求,儘管節目本身的創新也開始面臨瓶頸,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

陪伴:社交、情感類節目的情緒價值

一段時間以來,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在社交網絡持續發酵,成為不同圈層的共同話題。通過分享測試結果,人們不僅在表達“我是誰”,也在尋求着認同感、歸屬感,從共同的答案中感受着彼此某種程度的社會聯結。加之疫情影響下,人們有了更長的居家時間,社會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疏離,但卻因此更需要情感上的陪伴與撫慰。

《毛雪汪》主打的便是消除社交距離的好友陪伴。毛不易和李雪琴二人在客廳的場景裏,與每期到訪的嘉賓吃飯、聊天、看電視,展現出最舒服的情緒和狀態。過去的真人秀往往追求較極端的情境設定,通過陌生感帶給觀眾新奇體驗。但在當下,大眾普遍希望生活能回到過去那種可控的舒適狀態,因此真人秀的日常化成為潮流。

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在居家隔離的情況下,人們越發意識到社區關係的重要性,“樓長”“團長”的出現,保證着每個社區集體的日常生活得以正常運轉。《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繼續展開了一場社會生活實驗,在其構建的社區場景下還原了個體在羣體中獲得羣體認同、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觀眾從個性各異的嘉賓身上找到了自身的投射,也在節目對社會羣居生活與規則趣味化的映射裏,獲得對社交關係的思考。

以《心動的信號》《喜歡你我也是》《相遇的夏天》為代表的戀愛社交真人秀,通過對當下年輕男女的戀愛新模式的洞察來保持自身的創新。例如《心動的信號》第五季開啓了“雙線社交”模式,男女嘉賓從羣聊、朋友圈、語音聊天等線上社交來建立初印象,再到線下小屋中進一步交流,反映了手機媒介、虛擬世界等對當代人情感狀態的影響。

《令人心動的offer》《閃閃發光的你》《初入職場的我們:法醫季》等職場類綜藝則通過呈現各種自帶光環或神秘感的行業吸引觀眾的目光,置身其中接受考驗的實習生們所對應的正是屏幕前綜藝的核心用户:正在上學或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羣。

藉助綜藝和社交網絡,年輕觀眾們圍繞跟自己生活貼近的戀愛、職場類節目形成了粘性頗高的粉絲羣體,以至於這些節目裏的很多嘉賓成為了高人氣的網紅,而這些網絡社羣形成的背後所折射的則是年輕人們希望找到陪伴彼此共同成長的同伴的渴求。

懷舊、快樂、陪伴,這三大關鍵詞總結了近兩年最受到觀眾追捧的那些綜藝所提供的情緒價值。2023年,我們的生活將逐漸回覆正常,但疫情對人的心理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意味着上述的情緒價值或許仍將主導今年的綜藝節目創作。另一方面,後疫情階段所出現的新的社會現象和心理也將折射在綜藝中,例如伴隨出境旅遊的恢復,帶領觀眾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行類真人秀或將捲土重來;而户外活動的放開,或許將催生出更多的户外遊戲類節目。對於平台和創作者而言,也會越來越將節目能為用户提供的情緒價值作為創作的核心。幫助大眾更好地紓解後疫情階段脆弱而複雜的社會情緒,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綜藝創作的關鍵立足點。

作者:彭侃 劉翠翠

編輯:郭超豪

責任編輯:王雪瑛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8 字。

轉載請註明: 文藝評論 | 懷舊、快樂、陪伴:熱門綜藝的三種情緒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