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回想姜昆當年在相聲界,也是極富盛名的人物。

但如今再説起他,那必定就會和當紅的郭德綱聯繫在一起。

話説這對冤家,可是在相聲界出了名的不對眼,雙方交惡多年依舊水火不容。

就連徒弟們也都力挺各自的師傅,話裏話外的挑刺對方。

而兩人究竟有什麼矛盾?為何至今都無法調和呢?

今天就帶大家走進姜昆的人生,瞭解下他的過往吧。

姜昆出生於1950年的北京,祖籍是山東煙台。

由於家住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附近,父親又特別愛看京味話劇。

年幼時期的姜昆,也在父親的帶領下,時常能以最低票價看一場話劇。

也是因為常年受這樣的文藝薰陶,那時的姜昆也特別渴望成為話劇演員。

儘管家庭條件拮据,但父母依舊滿足了他在文藝愛好方面的追求。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小學四年級,姜昆就如願考進 了少年宮的戲劇組。

一次次在舞台上演出,讓他對演員夢也更加痴迷。

因此在小學六年級時,姜昆就鬧着讓家人帶去考中國戲曲學校。

但父親在得知學校的小演員,自小就要吃苦練功後,覺得十分心疼。

就沒捨得將姜昆送出去,不過眼看要與演藝夢失之交臂時。

15歲的姜昆就被帶去拍電影,也是因為那次演藝接觸。

讓姜昆對自己的演員夢大打折扣,由於不是主角,姜昆當時還為了這個角色,全心投入了5天時間。

最後沒有絲毫成就感不説,姜昆還因為此舉,在家人面前感到難以啓齒。

從那之後,姜昆才開始收心,打算一心撲在學習上。

然而就在他臨近畢業期間,卻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最終沒能拿到中學文憑。

姜昆再次失去了方向,整日無所事事。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不過,也是在那閒暇時其,姜昆偶然發現自己能在朗誦時找回自信。

於是姜昆又重拾文藝夢。

併為了實現當文藝戰士的夢想,姜昆還積極參加了紅衞兵的宣傳隊。

開始和幾個同樣愛好文藝的夥伴,走上了話劇舞台。

短短兩個星期,姜昆就和同伴連演了五十多場話劇。

從台前到幕後親力親為,日子也過得十分充實。

不過,年輕時的姜昆骨子裏還是不安於現狀。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後來便自告奮勇的報名,上山下鄉去了北大荒做了8年知青。

那時的姜昆,能唱會演,在文藝創作上也頗有一番才華。

漸漸地,姜昆的賣力演出,讓他逐漸在兵團裏小有名氣。

也是在那段期間,姜昆邂逅瞭如今的妻子,李靜民。

兩人情投意合,最終走到了一起,並在之後組建了家庭。

姜昆在收穫愛情的那幾年,事業也開始漸入佳境。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當年中央廣播文工團的相聲演員,郝愛民和李文華到北大荒慰問演出時。

姜昆就激動的坐了一個小時火車,去看兩人的相聲演出。

也是那次表演的觸動,讓回家後的姜昆下定決心,要往相聲事業發展。

而當時的姜昆不僅僅在口頭上堅定了信念,他還當即付諸了行動。

憑藉記憶將相聲默寫了出來,並開始在隊裏進行排練表演。

在獨自摸索了幾年後,和出生相聲名家的師勝傑,做起了搭檔。

1976年,姜昆為了出人頭地,去北京參加了全國曲藝匯演。

姜昆使出渾身解數,最終不僅被中國廣播藝術團相中。

他的能力也被台下的相聲大師馬季,視為潛力股。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據當時姜昆回憶,自己當年參加完比賽後。

就在一頭霧水下,被民警給帶走了。

就連後來推門進入房間,看到大名鼎鼎的馬季和唐傑忠,依舊是一臉驚訝。

在經過大致三輪問答後,正式拜入馬季門下。

也是那次簡短的對話,成了他人生最具歷史意義的時刻。

姜昆後來在馬季的指點下,終是苦盡甘來。

屬於他的藝術生涯也有了嶄新的開始。

姜昆在羣學苦練下,開始在相聲界嶄露頭角。

而姜昆在相聲界的出現,又恰好趕上文藝復甦的大好時期。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壓抑已久的老百姓對笑星的出現,也是非常渴望。

在當時網絡科技還不發達的時期,街邊大廣播聽段相聲,聽段評書都算奢望。

而姜昆就是在這麼一個,在特定時期出現的笑星。

從當初如此照相一炮而紅後, 姜昆就開始受到大眾追捧。

姜昆當年在接過馬季的相聲大旗後,就以歌頌式相聲聞名。

大火後的姜昆,還在1983年和當紅巨星劉曉慶,迎來了首屆央視春晚的開端。

也是從那年起,姜昆成了央視春晚的常客。

而當時師從馬季門下的弟子,除了姜昆,當時的馮鞏也是無人不識。

馮鞏當年在相聲界也是創下過33年登台央視春晚的記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不過,兩人雖説是同出師門的師兄弟,但私下關係在外界眼中卻始終是不對付。

當年姜昆和李文華共同合作瞭如此照相之後,就迅速在主流相聲界,站穩腳根。

而後又陸續創作出虎口遐想,捕風捉影等優秀作品,從而家喻户曉。

隨着人氣飆升,姜昆還在1985年成為了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

等多重職務,身兼數職的姜昆。

逐漸將重心放在了團內的幕後創作中,而彼時的馮鞏,雖説地位要比姜昆低一些。

但那幾年的馮鞏,同樣在熒幕前大放異彩。

頻頻現身央視春晚,一句親愛的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

更是成為了他標誌性的口頭禪,也讓觀眾懷念至今。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而作為相聲大師馬季的得意門生,馮鞏不光在相聲界擁有一定聲望。

幕後的他,多年來也一直在為相聲事業做貢獻。

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從他手中帶出去的徒弟中,最火的莫過於現在的新晉導演,賈玲。

而彼時逐漸步入中老年階段的姜昆,由於在熒幕前減少了創新作品。

多年來,一直靠吃老本維持相聲口碑。

不過淡出熒幕的姜昆,卻絲毫沒有停止為相聲事業做貢獻。

2003年,姜昆還被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隔年就被聘任為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負責統籌全國的曲藝工作,挖掘更多的曲藝人才。

也就是在那幾年,姜昆不僅和馮鞏的關係有所疏離。

和郭德綱的恩怨,也在當時一觸即發。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眾人皆知,郭德綱當年的學藝之路並不順。

雖説從小家境貧寒,早年學藝又沒有可靠背景。

但郭德綱卻自命不凡,帶着無門無派的相聲藝術,獨闖北京。

並在之後創立了德雲社,不過當時的德雲社還未壯大。

就連郭德綱本人,都無法入業界大人物的眼。

不過好在後來遇到了患難搭檔于謙,自此成為了至交。

也是因為于謙的關係,郭德綱後來才被引薦給相聲大師侯耀文。

當年郭德綱為了保住德雲社,被節目組安排作為櫥窗作品全天展示。

只為拿到幾千塊錢的工資,如今想想也是心酸。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而就在大家摒棄他是野路子出身時,侯耀文卻力排眾議,收他為徒。

從此,郭德綱開始有了靠山,不再無門無派。

於是從2005年起,郭德綱的相聲事業日益壯大。

他的德雲社也開始有了一家獨大的趨勢,收穫了眾多粉絲和老百姓的歡迎。

漸漸地大家在説起相聲就不由的提到郭德綱,而那些殿堂級的相聲大師卻逐漸被人遺忘。

這也引起了傳統主流相聲界的防範,甚至覺得野路子出身的郭德綱。

雖然創作的相聲通俗幽默,但由於太過通俗而失了高雅。

於是便被曲藝界打壓,認為他拉低了傳統主流相聲的檔次。

因此在2006年,作為曲藝家協會主席的姜昆,開始呼籲同行,發起了反三俗的會議。

力將低俗 媚俗及庸俗的低質量相聲表演,進行規範。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而當時相聲事業剛起步的郭德綱,就被姜昆立下的三俗給打壓。

此事一出,便在網上引起了爭議。

尤其是當時郭德綱事業平穩起步後,坐擁諸多鋼絲粉後,許多人開始為他打抱不平。

認為姜昆在郭德綱大火後,故意和他過不去。

而當時作為師兄弟的馮鞏,當時在姜昆提出反三俗後,既沒有站隊任何一方。

早年還對郭德綱還有過中肯的評價,這也導致網上流出了同門師兄不合的消息。

至於和郭德綱的糾紛,隨着輿論發酵,也是越傳越離譜。

而現如今70歲的姜昆,疑似要退位曲藝協會主席之位後,又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而話題無非就是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恩怨,但關於兩人的真實關係。

早年就曾被名嘴老梁,搬到台前裏過一遍頭緒。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老梁對姜昆有過高度的好評,稱他是中國相聲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當然也沒有否認郭德綱的才能,並且非常中肯的表示。

兩人都屬於不同時代的創作人,既不在一個軌道,也不存在衝突。

如今郭德綱成了主流相聲,頗負盛名。

但對於德雲社小劇場演出的擦邊球作品,作為協會主席的姜昆。

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管,為了維持相聲界的純淨,姜昆也有責任和義務適當打壓。

在老梁口中,兩人多年來的相互制約,反倒更好的促進了發展。

但如今姜昆即將下馬,似乎只有老梁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那麼大家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和馮鞏不對付,被郭德綱瞧不起,姜昆下馬後為啥只有老梁到處求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