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這一季的《我就是演員》,基本已經進入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兩位導師因故退出,僅存的導師章子怡本應扛起大梁,不過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似乎也偏離了軌道。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吃瓜羣眾們向來對於節目奉獻的衝突和矛盾,樂而觀之。對於導師犀利又毒舌的點評,也是津津樂道。

繼“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毫無意義”的言論之後,面對金莎和金子涵的表演,章子怡直言猛批,甚至有些出離憤怒的表示“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想要到這來分一杯羹”。

不過這一次,觀眾好像並不買賬。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也正是因為這一句話,圍繞在章子怡、金莎、金子涵之間的話題,從節目開播到現在仍在持續發酵。

在眾人紛爭之中,當事人之一的金莎發文回應,並“抱歉”自己的表現。只是從這語氣來看,卻透露着一絲不服的意味。尤其是那句“不喜歡人家攻擊我人格”,更是頗有正面剛的態度。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表面看,金莎道了歉、低了頭。可章子怡就真的贏了嗎?

通過從藝經歷、演藝成績來看,相對於金莎,章子怡當之無愧的大前輩。可要知道,金莎也曾是演員出身,只不過因着角色單一導致接不到合適的劇本,始終不温不火,甚至面臨過氣現狀。

一個高坐枱上當評委,一個立於台下成選手,站着的總是看上去處於弱勢一些。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回過頭我們想問一句:什麼是導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可如今看看章子怡類的導師們,似乎並沒真正起到“師者”的作用。

導師們的點評口吻,很像那些不懂方法只知道一味批評的家長:她們會告訴你,你錯了,並袒露出個人失望與憤懣。但是卻從不告訴你,錯了以後應該如何改正,如何變得更好。

所以,這種訓導,誰需要?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誠然,參加《我就是演員》的藝人們,要麼就是自帶資源,無非想再添話題;要麼就是為了增加曝光度,積累流量。

可也必須承認一點的是,無論出於哪種目的,大部分藝人來到這個節目還是想要得到導師們,在演技專業上的建議和評價。否則,何必頂着捱罵的風險,費力不討好。

身為導師,又何必去打擊別人的自信心?相反,為什麼不説説金莎身上的具體問題是什麼,然後告訴她們一些方法,幫助她改正呢?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事後冷靜下來的章子怡也坦言“自己沒有針對任何一個演員,只是對演員行業浮躁的現狀感到擔憂”。

客觀的講,章子怡的點評雖然犀利但並不全無道理。只不過,迴歸到“導師”這層身份上,她們更要做的或許是“調教”,而非逞一時口快,去貢獻頗具爭議的話題。

前有李誠儒,現有章子怡。相較於台下的選手們,他們本就已經站在了比其他人更高的位置,這也就決定了他們掌握了評判的話語權。説得多了,也就油膩了。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油膩”常常被擺上枱面,身材和表情的管理,都成了判斷油膩的依據。不過在我看來,站在話語權的至高點上,對別人公開“行刑”,這也是一種油膩的表現。

正所謂“站得越高,責任越大”。就像節目初衷所講,讓那些“闊別舞台多年的實力派,人氣超高的偶像派,都將在這裏轉型再造”。可如今“轉型”卻成了被抨擊的源頭,“跨界”也成了原罪。

我們無法去定義一個好的評委的標準是什麼,但至少,一個合格的導師、評委,是懂得通過自己的指導、建議,讓選手變得更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氣急敗壞的對別人橫加指責,以此來凸顯自己的高明。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這也是大家此次對章子怡此番言論,頗多微詞的另一原因,無外乎是她有些“看人下菜碟”。

這方言辭激烈的強調演員“門檻説”,認為“跨界”讓演員行業變成了一個爛大街的、人人都能做,甚至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另一面,卻又上演了大型雙標現場,曾公開發文稱讚愛豆出身的孟美岐。這樣“自打臉”的操作,讓旁人看得雲裏霧裏。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説好的要天賦、要門檻的標準呢?或許連章子怡自己都忘了,在她奮力捍衞演員門檻的時候,卻也曾踐踏過歌手行業的門檻。

早在2013年的時候,章子怡受邀成為了《中國最強音》的評委。而該節目的另外三位評委分別是羅大佑、陳奕迅和鄭鈞。

這三位,要不就是華語樂壇“教父級”的存在,要不就是搖滾樂的先驅,再者還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面對音樂圈的三位大咖,章子怡顯得格格不入。不知出於何種目的,章子怡竟然真的足夠自信去參加一檔“音樂類綜藝”。

於她而言,作為音樂節目的評委,章子怡並不能給出足夠專業的指導或點評。也難怪同為音樂節目導師的那英直言“隔行如隔山,這是我對她的勸告”。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不僅如此,2008年的春晚,章子怡以“歌手”身份,一身粉衣登台獻唱《天女散花》。當時已貴為“國際章”的她,現身春晚表演本是一件看點十足的事情。誰承想,事後卻被網友扒出當時的演唱對不上口型。

顯然,章子怡的“跨界”並不理想。只是不知道,現在的她捍衞“門檻説”的時候,是否想過自己也曾拉低了“歌手”的行業標準。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其實,章子怡的打臉行為,不單單隻表現在對金莎和孟美岐的“雙標”評價上。

在之前的節目中,章子怡曾怒懟盛一倫,告訴他“不要接爛戲”。更結合個人經驗和恩師張藝謀的話,來證明不要接爛戲的重要性。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可是,由章子怡監製並主演的5.9分的《非常完美》和4.6分的《非常幸運》,哪一部不是在爛戲範疇中。

這又與她自己所表達的意思相悖,讓人摸不着頭腦。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迴歸到《我就是演員》這檔節目,客觀的講,金莎和金子涵這場對手戲,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兩人表現很業餘,距離演員的標準相去甚遠。

不過,我們可以把這種不足的根源歸結為演技的“技巧”問題。但是卻並不能如節目導師所認為的,因為門檻低,所以才演戲的理由上面。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從初出茅廬的《我的父親母親》,到蜚聲國際的《卧虎藏龍》,再到一戰達巔峯的《一代宗師》。的確,章子怡一直以來都以一種“驕傲”的姿態,詮釋着每一個角色。也或許是多年來,在國際、國內獲獎無數的背景下,她對自己演技的不容置喙的自信。

章子怡的“優越感”,讓她總是不自覺地過於主觀的輸入個人觀點和點評,甚至是要求別人按照她的方式和想法,去演繹角色和故事。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就像此前,在第一季《我就是演員》節目裏,章子怡就曾痛批齊溪在《歲月神偷》中的演技。點評齊溪在失去兒子時的表現不夠悲傷,如果是自己來演,她身體會顫抖。

可是轉過頭來,齊溪就憑藉在電影《桃源》的表演,一舉拿下“最佳演員”的殊榮。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給了章子怡的評價,一個響亮的巴掌。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近年來,章子怡在影視作品上的輸出並不多。相反,頻頻亮相綜藝的章子怡,正在消耗着多年來用影視作品積累下的好感。

觀眾和影視圈總是在強調演員的“神秘性”,只有和觀眾保持一定的距離,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才不會讓大家跳戲,也才能讓演員更深入、完全的融入到角色當中。

顯而易見,多年來大家對章子怡的好感度一直提不上去,一方面源於從前關於她的種種爭議;另一方面,大家很難再看到她在“演員”這個身份上的突破和驚喜。

就像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員》中,曾示範的《少年的你》中的片段。對此,許多觀眾認為章子怡的表演並沒有凸顯出演技,甚至遠不如周冬雨的表演打動人心。

的確,相較於二十年前的“玉嬌龍”,如今的章子怡隨着戲齡的增長,眼中的“光”反而越來越少。或許是在娛樂圈的名利場浮沉久了,初心也就慢慢消失殆盡。

綜藝參加的多了,就不會特別珍惜自己演員的“羽毛”了。演員的純粹,終究會被名利場的油膩給浸染了。

最後,借用一句章子怡“恩師”張藝謀的話:成熟的演員,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綜藝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4 字。

轉載請註明: 在綜藝上頻頻“放大招”的章子怡,詮釋了另一種境界的“油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