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看完新一季《五十公里桃花塢》前兩集,觀感有點矛盾。

喜歡某些段落的輕鬆好笑,又抗拒過於明顯的“搞爭議搞事情”企圖心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一,路數常規但效果拉滿。

武大靖和王傳君跳舞,王傳君的神態一半視死如歸、一半手足無措,手腳都尷尬到像剛剛組裝上、左右手和身體彼此不大熟。

而武大靖一臉認真、勾腿,過於好笑。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兩位不及格人士,熱衷於嫌棄和指揮對方“轉轉轉”“甩頭”。

武大靖做完動作還報告“甩完了”,王傳君還嫌棄武大靖“你嗯哼什麼”。

門外看熱鬧的汪蘇瀧發出靈魂質疑“這都是什麼東西”,哈哈哈是我本人沒錯了!

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三,一起跳出了並列倒數第一但非常驚豔的爆笑效果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這段任務設計是常見基礎模式,本身並不新鮮、也並不一定能保證出效果,但武大靖和王傳君這段真是“笑”果拉滿。

他們和王鶴棣三位在一起的畫風也有意思。

對比重複出現的“孟子義唱歌是災難”梗,個人更傾向於看別的新鮮笑點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王傳君一本滿足,欣賞海邊長提風情,看鋼琴家和模特牽着馬美美走過來、很像賞心悦目的文藝片。

突然,後面亂入了努力拉扯不聽話小馬駒的宋妍霏。

(雖然唯美畫風坍塌,但小馬好可愛啊!)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王鶴棣很能get到王傳君的點,笑成一團“那哥這算什麼”,武大靖在一旁一臉沒反應過來、畫風很喜慶。

如果從遛馬這條任務線出發呈現內容,未必會有亮點看頭。

而這一段是遛馬任務之外的“閒雜人等”王鶴棣三位,從旁觀者視角看遛馬、自行構建從文藝片到搞笑片的“欣賞和坍塌之旅”。

反而呈現出了看點。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這就又迴歸了本源問題,綜藝節目的看點來源,首先是找到有趣的人,其次是安排合適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再次是捕捉他們之間的化學反應

這幾點上《五十公里桃花塢》新一季完成度都不錯,但這檔節目似乎又過於依賴目的性明顯的“爭議話題製造機”,似乎着力於打造社交修羅場並由此引發討論,叫人觀感複雜。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二,爭議點。

《五十公里桃花塢》裏個人最不喜歡的部分是畫外音設定。

這一季畫外音比重似乎降低了,基本出現在描述心理學概念或社交理論時。

觀感不太好的原因,一部分或許是第一季的“畫外音話多且內容低幼又尷尬”後遺症。

如今用畫外音講解人羣社交狀態,用法途徑對口很多,但突兀出現、觀感也並不那麼嚴絲合縫。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綜藝節目有娛樂屬性之外的超越追求,本無可厚非,但直接引用理論內容、切片式嵌入,終究更像某種畫風不那麼合拍的裝飾品。

節目中引發更多關注的,自然是第一集結尾處宋丹丹提議搞晚會,一眾年輕人或直接或間接反對的名場面。

安排專業女團男團選手跳不專業的簡單廣場舞,安排專業鋼琴家跳不對口的舞。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我個人最有不適感的部分,其實不是節目內容本身,而是發酵之後、發佈會上宋丹丹的回應,她説王傳君打視頻來快哭了(道歉)“丹”如何如何,説李雪琴給她發信息(安慰)“丹媽”。

並不是針對宋丹丹,我的尷尬之處,是出門就“隨便給人當媽”的硬要親切硬要一家人的毛病

貴圈素來如此,前同事未必熟但要捆綁賣CP才有錢掙,一起錄幾周的綜藝開口閉口全是媽。

如果都是郭麒麟這般個性和表現,觀感會自然很多。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他在強社交環境下長大、很熱絡且很有分寸感,他叫“媽”叫姐姐妹妹弟弟都不會讓人不適,且很有綜藝感。

但這套“不是一家人話術卻偏要我們都團團圓圓很好”話術,,更多時候呈現出的質感,又硬又尷尬又勉強。

這檔綜藝的主打看點之一,似乎就是尷尬,可是節目呈現的尷尬點、和真實感受上尷尬的點,又未必完全重合。

打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像劇作寫了一個討厭的反派讓人罵,但反派本身未必討厭、反而是這張“快來罵出熱度”的迫切臉讓人退後一步。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三,社交狀態的映射和偏差。

説回宋丹丹和李雪琴在第一集中的不同觀點和出發點,宋丹丹是老派的“我們好着呢什麼問題都沒有”,李雪琴是“我們年輕人不想這麼內卷”。

宋丹丹聽完李雪琴的分工建議,完全抓錯重點,抓住了“搶活”這個表述。

過於強勢拍桌子,“你不能沒有矛盾,你憑空製造一個矛盾”。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她在意的點,是大家要和和氣氣、什麼矛盾也沒有。

發佈會上她一口一個強調“媽”,努力畫一張閤家歡圖景,一樣的出發點。

但對於李雪琴而言,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她想表達的是“不要內卷不要卷生卷死”,和“大家彼此之間有矛盾”一毛錢關係也沒有,壓根不是一回事。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兩位的這段溝通,雞同鴨講。

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前置經驗、從既成知識結構中,從內心真正在乎的核心版塊裏,對一段相同內容產生出完全不同的解讀

言者在説一二三四,聽者聽出完全不同的意思。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這兩位關於分工的無效溝通,倒是讓我感同身受甚至心有慼慼。

互聯網上的諸多紛爭,很多時候都是如此。

寫東西要反覆加括號補充説明,沒有xx的意思,也沒有xxx的意思,更不是説xxxx的意思。

節目中這段後半部分的分歧,在於是否要辦篝火晚會。

第一期裏至少一半年輕人對篝火晚會興趣都不大,第二期裏節目則播出“大家台上好開心台下更開心”的圖景。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第一集嘴硬説我不喜歡這讓我不舒服的王傳君,第二集裏不要太high

其實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屬於偷換概念,或者説給出“完美特例”。

第一集中部分年輕人不想搞晚會,對標的是當下部分年輕人不愛出門搞團建、尤其是和不熟的領導同事團建的普遍心態。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這種心態裏,抗拒的是一羣不熟的人在一起做一件老套且無趣的尷尬的事,彼此心不在焉卻都要假裝其樂融融。

第二集《五十公里桃花塢》呈現的畫面,則是一羣好朋友玩得好開心。

一百八十度大反轉,真實世界的職場社交、應酬尷尬,未必都能如此輕鬆反轉。

節目在映射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感、社交倦怠感的擔憂心理之後,一百八十度轉彎跑向另一個路數。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或許是綜藝想要爭議熱點又不敢撕出事的半途尷尬,這或許是節目定位上的搖擺和模糊。

如果是海邊度假、山邊田園,會撞型隔壁某檔節目;

如果是藝人集體經營,本質上也和此前各路客棧有接近之處(儘管並不營業)。

所以,桃花塢似乎將重要落點放在“社交尷尬”,以此來映射生活中的社交喜怒。

至於能否讓人產生共鳴、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內容的刻意程度。

而“太想奔着爭議去”這一點,看似是最捷徑的直球,或許只是提前透支。

如何在舒適笑點和爭議出圈內容之間找到平衡,《五十公里桃花塢》未必是標準答案、但至少在熱鬧嘗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8 字。

轉載請註明: 《五十公里桃花塢》,爭議當真是王道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