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不出意外的,《三十而已》火了。

就算你沒看過《三十而已》,恐怕也早已在微博朋友圈小紅書快手抖音把這部劇的精華段落刷了個遍。三個性格迥異、處於不同情感階段的三十歲都市女性顧佳、王漫妮和鍾曉芹,已然成了隔壁家小姐姐、大姨閨女或者是早兩年畢業的學姐,愛恨情仇職場打拼一時引發全民追劇潮,社交網站每日一問:顧佳/鍾曉芹怎麼還不離婚?!王漫妮啥時候和渣男分手?!

而其中登上熱搜最頻繁的,最讓觀眾操心的,要數已然成家立業有娃的顧佳。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剛一登場,她是協助丈夫白手起家,為了兒子退居家庭二線的全能主婦。

然而,和想象中的富家全職媽媽生活不同,顧佳的人生如同打仗一般。

為了兒子有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不惜咬牙買下與家庭收入不太匹配的豪宅,為了能上高級幼兒園,不惜彎腰伏低做小給富太太提鞋博得好感。而當兒子遭遇家委會家長欺凌對待,她又化身女超人,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教訓對方。

為了企業能有正常運轉,她擅於處理“藝術家”老公扔下的爛攤子,也能在安全檢查中憑藉蛛絲馬跡防患未然。至於公司裏對丈夫獻媚討好的女同事,她也能用一頓橘子優雅化解危機。

為了打入更高階層的社交圈獲取資源,她咬牙買下一輛車價格的奢侈品包,作為打入貴婦圈的敲門磚,懂得見縫插針尋找機會博得對方青睞,拓展自家生意。

聽上去,顧佳符合了一些人對於“完美女性”的想象,一時間網絡甚至誕生一個詞——顧學。用以形容顧佳一樣,雙商在線、御夫育娃如魚得水、拼事業也能原地逆襲的都市新女性。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然而人設越完美,遭遇的打擊也就越慘烈。

先是自己撿漏“太太圈”的茶廠竟然是個“隱雷”,非但資質過期,更是長期業績虧損。打掉牙往自己肚子咽,顧佳選擇與“冠夫姓”的太太圈切割,專注經營事業。

昔日顧家體貼、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的丈夫,依舊架不住“後浪”襲來,年輕女孩唱歌彈琴踢球自拍一頓操作猛如虎,“再也不見”就成了“續了一年房租”,一如顧佳自己所説,彷彿過去那些年,自己只是活在對於美好婚姻的幻想之中。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一時間全民入戲,掀起“渣男小三”罵戰,甚至有觀眾把飾演插足者的女演員連帶辱罵。“心疼顧佳”幾乎每天都掛在微博熱搜之上,被熱心觀眾擴寫成小論文,鼓勵顧佳及時止損,專注自身事業,獨立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能夠讓觀眾如此入戲,無疑側面肯定了電視劇《三十而已》的水準。無論從劇情敍事還是製作品相上看,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然而有人説是因為其細膩展現了當代都市人奮力掙扎的真實生活狀態,甚至將劇中顧佳視為都市女性奮鬥榜樣,恐怕還是要畫上一個問號。

誠然,比起一眾懸浮偶像劇,不必操心事業、積累知識,成天談情説愛卻依舊能夠風生水起的粗糙製作來説,《三十而已》及其展現的都市女性生活更有説服力。劇中沒有活得順遂的人——儘管坐擁江景豪宅,但還是要為公司訂單着落奔波;哪怕名牌包傍身,也同樣要穿梭於擁擠的通勤地鐵;即便憑藉努力所得擁有體面生活,仍然可以因為感情糾紛職場危機,瞬間讓多年城漂生活就此終結……

然而當你撥開這些被戲劇衝突繪聲繪色上演的“真實”濾鏡,重新回到問題本身,會發現與其説是成仙了大都市裏年輕女性的真實生活狀態,不如説是呈現了被成功學浸染、被物質主義和營銷號毒雞湯強行推送的焦慮。

現實生活中的顧佳本可以選擇協助丈夫經營好現有事業,將兒子送入家庭收入環境相匹配的幼兒園,穩紮穩打。可她偏偏劍走偏鋒,通過一棟豪宅便試圖夢想中的所謂“上流社會”,快速進入社交圈層來達成目的。

追求更好品質的生活、為下一代謀求更優質的成長環境不是問題,但將其視為必然選擇,野心大於實際能力,甚至不惜走捷徑、耍小聰明,並不可取。

劇中被觀眾津津樂道的一個戲劇化場景,是顧佳被初次介紹道所謂“太太圈”,很快發現在場每一個太太都擁有某頂級品牌的奢侈品包。儘管自己所攜帶的限量版名牌包同樣價值不菲,可似乎不被認同,在聚會合影中慘遭p掉。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這一情節立即吸引一眾時尚博主競相向大眾科普:c位的太太拿的包限量版全球多少隻價格多少;哪兩個太太的包外強中乾,看得出只是普通款強撐場面;顧佳的包儘管也價值不菲,在一眾鉑金包面前有多“捉襟見肘”……

見此科普,不少觀眾感慨劇集製作用心,將不同人設具體到了包的細節之上,身價幾何一目瞭然。並就此點贊此後顧佳肯咬牙買下一隻鉑金包獲得潛在資源的魄力。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可很快有明眼人就點出這個細節與多年前的一本《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所描述的紐約上東區現象如出一轍。精英媽媽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不但需要盡心培育子女,還需要用物質商品武裝自己!

如此移植暫且拋開是否“水土不服”不談,就單論購買與家庭不相匹配的奢侈品,以換取打入所謂圈層資源的機會,撬動生活層次躍升的方式,同樣不值得提倡和讚揚。

如此迎來合作訂單、兒子入園機會的顧佳,與其説是一個成功榜樣,不如説是一個成功學模板。

更貴价的包袋,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多精英家庭選擇的教育環境,都被包裝成“更好的生活”,讓都市人疲憊不堪。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劇中梁漫妮一角亦是如此。擁有一萬七的月薪,卻選擇租住8000元的貴价公寓。在員工福利旅遊中執意自費分期付款升艙,收穫一頓紅酒牛排餐時感慨的是——為什麼那些普通艙的遊客不願意花錢享受一頓美食。旅途最珍貴的是風景,與其説是她在自費的優質服務與餐食中體會到了生活品質與樂趣,不如説是隻能在消費符號的包裹下才能獲得滿足感。

而這也就不難理解,邂逅多金不婚主義男子追求,為何對於閨蜜“看中的是錢”選擇逃避,自我催眠為“真愛”。正如資深娛評人吐槽的,拋開了金錢堆砌而來的品味與體面,她眼中的真愛只會是時尚旅遊博主。而這也是為什麼,當城市漂泊多年的她迴歸小鎮生活,僅僅因為一杯拿鐵的不對味,就感到無所適從。讓她一身狼狽的不是已經適應大城市工作生活節奏與生活習慣,無法回到平淡的心態變化,而是逐步被物質生活所負累的“精緻窮”生活理念。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當我們在“心疼顧佳”時,我們究竟在心疼什麼?我們心疼的是,她竭盡所能活成了人人嚮往的成功學模板,卻依舊要遭遇更多的苦與難,甚至被摧毀普通人最基礎的家庭幸福。

然而,努力自律,不單是為了體重秤上越來越小的數字,一口純正的鮮磨咖啡,不單是為了銀行卡上不斷增加的存款,更不是子女掌握了多少門外語會背多少首唐詩宋詞……相比於此,還是老一輩觀眾在這部劇的片尾,沒有台詞的一家人身上,找到了生活的真味。

經營流動小吃攤的一家三口風裏來雨裏去,母親烙餅,兒子在旁幫忙或自顧自的玩耍,丈夫奔波跑外賣也沒忘給兒子帶回各種小禮物。兒子自制小人書讓玩遍各種高端玩具的顧佳兒子也能挪不開眼睛。而天黑收攤,一家三口的互相顧盼,會否是顧佳午夜夢迴裏最美好的場景?

作者:比由

編輯:張禎希

責任編輯:黃啓哲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3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疼顧佳”熱搜不斷:讓《三十而已》爆火的是呈現真實還是炮製焦慮? - 楠木軒